即使还没有二战的计划,也应该对一战有个总结,虽然迟了这么久,但毕竟是告一段落了,做任何事情总要善始善终的。 分析一下,认识到自己的备考过程中还是有诸多漏洞,我认为像我这种英文基础较差的人是容不得有如此多的不足的,因为我不太相信运气(相信AWA的成绩也是努力后的回报吧)。 也希望我对自己一战失利的原因剖析(不知道算不算得上)能对还在奋战的XDJM们有所启发。 一战失利小结 MATH 1)一战材料 OG(PS前300题+DS)、陈向东(前三章)、FF数学宝典、JJ 2)实战感觉 精力不够集中。有些长题目需要反复读,对于计算量大的题目不能专心计算,至少有两题是反复演算两遍才得出答案的,直接影响速度(并且影响心态)。遇到十几道JJ,有几道没有算直接选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才按时完成。 3)分析不足 a. 对很多题目的解题思路不真正理解,不能举一反三; b. 耐心不够,不能从容应对阅读或计算量大的题目; c. 提前并且认真地做了JJ,但24号更换题库后有些慌乱,做新JJ时没有条理。
VERBAL SC,是在一战备考过程中花时间最多,也最有把握的一部分。 1)一战材料 OG10th、大全、GWD、PREP 2)实战感觉 题目更接近PREP,但没有长句子(低分区吧),语法规则不明显,做题没有十足的把握;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虽然看了不下五遍,可遍数不能说明什么,有时候还真导致自欺欺人。前两次的总结收获不大,真正有收获是在最后一遍总结,但没能巩固,没有深刻体会OG的精髓,并且在考前一个月开始GWD之后把OG放下直到考试没再去碰; b. 大全,一遍半,第一遍的正确率勉强维持在80%,没有总结。第二遍因为有印象,正确率提高,恐怕造成了进步假象,错题不同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c. GWD,正确率尚可,几乎每套都做过详细的总结,但只此一遍,最后的错难争议题总结也只看过一遍; d. PREP,只做了一遍(局限于原有解释,对不赞同的解释也没有认真分析),又挑错难题看了一遍。实在讲,最后有些盲目自信,没有认真反复总结PREP。
CR,在一战备考中花费精力最多,但直到考试都没有任何把握。 1)一战材料 OG10-11th、大全、FF135、GWD 2)实战感觉 似乎没有读题上的障碍,但是对题目理解不到位,无法迅速排除选项。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看了也不下五遍,第四遍时才有感觉,但始终没有系统的总结,只是对照着lawyer的分类琢磨解释; b. 大全,一遍,正确率低,没有认真总结; c. GWD,正确率不稳定,只针对错难题有些总结,但主要是参考CD上的解释,自己没有深入思考,恐怕也是不能举一反三的原因之一。复习分类总结时已经不动脑子。 d. 自始至终没有真正领会到逻辑的要领:找前提结论、排除无关选项
RC,还是要靠实力,JJ也有帮助。 1)一战材料 OG10、XDF、GWD 2)实战感觉 因为有遇到三篇JJ,所以阅读上没有障碍,做题的感觉也不错,只有一篇选答案时有些困难,自己感觉低分的原因应该不是在阅读上。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只在第一遍认真做题,后面只是看,有四五遍,总结分析的不到位; b. GWD,正确率低,两遍总结,第二遍做题时精力总不能完全集中。
PACE 一战失败,最大的体会是PACE的重要性! 1)实战感觉 实战时因为遇到阅读JJ,所以做前20题的速度较快(甚至有些沾沾自喜?),PACE全乱,算不清楚时间,因为在GWD模考时没有这种做题快的情况。后面似乎CR题目较多,花费时间多,阵脚大乱。最后几题时发现时间不够(和GWD模考的情况几乎相同),即使是SC也不能集中精力了,何况CR,几乎全是猜的。 2)分析不足 做GWD全部超时,少则三五分钟,多达十几二十分钟,正确率稳定恐怕也是建立在速度慢的基础上的,这是根源所在。一开始就没有培养PACE的意识,到最后似乎已经习惯了前松后紧且最后5题左右超时的情况!以为考试时在有阅读JJ的情况下能纠正过来,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8 11:44:0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