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4509|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备考心经] 一战失利小结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2-28 11:40:00 | 只看该作者

一战失利小结

即使还没有二战的计划,也应该对一战有个总结,虽然迟了这么久,但毕竟是告一段落了,做任何事情总要善始善终的。

分析一下,认识到自己的备考过程中还是有诸多漏洞,我认为像我这种英文基础较差的人是容不得有如此多的不足的,因为我不太相信运气(相信AWA的成绩也是努力后的回报吧)。

也希望我对自己一战失利的原因剖析(不知道算不算得上)能对还在奋战的XDJM们有所启发。

一战失利小结

MATH

1)一战材料

OGPS300+DS)、陈向东(前三章)、FF数学宝典、JJ

2)实战感觉

精力不够集中。有些长题目需要反复读,对于计算量大的题目不能专心计算,至少有两题是反复演算两遍才得出答案的,直接影响速度(并且影响心态)。遇到十几道JJ,有几道没有算直接选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才按时完成。

3)分析不足

a. 对很多题目的解题思路不真正理解,不能举一反三;

b. 耐心不够,不能从容应对阅读或计算量大的题目;

c. 提前并且认真地做了JJ,但24号更换题库后有些慌乱,做新JJ时没有条理。

 

VERBAL

SC是在一战备考过程中花时间最多,也最有把握的一部分。

1)一战材料

OG10th、大全、GWDPREP

2)实战感觉

题目更接近PREP,但没有长句子(低分区吧),语法规则不明显,做题没有十足的把握;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虽然看了不下五遍,可遍数不能说明什么,有时候还真导致自欺欺人。前两次的总结收获不大,真正有收获是在最后一遍总结,但没能巩固,没有深刻体会OG的精髓,并且在考前一个月开始GWD之后把OG放下直到考试没再去碰;

b. 大全,一遍半,第一遍的正确率勉强维持在80%,没有总结。第二遍因为有印象,正确率提高,恐怕造成了进步假象,错题不同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c. GWD,正确率尚可,几乎每套都做过详细的总结,但只此一遍,最后的错难争议题总结也只看过一遍;

d. PREP,只做了一遍(局限于原有解释,对不赞同的解释也没有认真分析),又挑错难题看了一遍。实在讲,最后有些盲目自信,没有认真反复总结PREP

 

CR,在一战备考中花费精力最多,但直到考试都没有任何把握。

1)一战材料

OG10-11th、大全、FF135GWD

2)实战感觉

似乎没有读题上的障碍,但是对题目理解不到位,无法迅速排除选项。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看了也不下五遍,第四遍时才有感觉,但始终没有系统的总结,只是对照着lawyer的分类琢磨解释;

b. 大全,一遍,正确率低,没有认真总结;

c. GWD,正确率不稳定,只针对错难题有些总结,但主要是参考CD上的解释,自己没有深入思考,恐怕也是不能举一反三的原因之一。复习分类总结时已经不动脑子。

d. 自始至终没有真正领会到逻辑的要领:找前提结论、排除无关选项

RC,还是要靠实力,JJ也有帮助。

1)一战材料

OG10XDFGWD

2)实战感觉

因为有遇到三篇JJ,所以阅读上没有障碍,做题的感觉也不错,只有一篇选答案时有些困难,自己感觉低分的原因应该不是在阅读上。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只在第一遍认真做题,后面只是看,有四五遍,总结分析的不到位;

b. GWD,正确率低,两遍总结,第二遍做题时精力总不能完全集中。

 

PACE

一战失败,最大的体会是PACE的重要性!

1)实战感觉

实战时因为遇到阅读JJ,所以做前20题的速度较快(甚至有些沾沾自喜?),PACE全乱,算不清楚时间,因为在GWD模考时没有这种做题快的情况。后面似乎CR题目较多,花费时间多,阵脚大乱。最后几题时发现时间不够(和GWD模考的情况几乎相同),即使是SC也不能集中精力了,何况CR,几乎全是猜的。

2)分析不足

GWD全部超时,少则三五分钟,多达十几二十分钟,正确率稳定恐怕也是建立在速度慢的基础上的,这是根源所在。一开始就没有培养PACE的意识,到最后似乎已经习惯了前松后紧且最后5题左右超时的情况!以为考试时在有阅读JJ的情况下能纠正过来,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2-28 11:44:07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7-2-28 11:47: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很诚恳。比那些浮夸的1周考700的帖子好多了。呵呵。

再接再厉。。。

谢谢分享。。。

板凳
发表于 2007-2-28 12:0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地板
发表于 2007-2-28 12:5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wei_wangyan在2007-2-28 11:40:00的发言:

即使还没有二战的计划,也应该对一战有个总结,虽然迟了这么久,但毕竟是告一段落了,做任何事情总要善始善终的。

分析一下,认识到自己的备考过程中还是有诸多漏洞,我认为像我这种英文基础较差的人是容不得有如此多的不足的,因为我不太相信运气(相信AWA的成绩也是努力后的回报吧)。

也希望我对自己一战失利的原因剖析(不知道算不算得上)能对还在奋战的XDJM们有所启发。

一战失利小结

MATH
                        

1)一战材料
                        

OGPS300+DS)、陈向东(前三章)、FF数学宝典、JJ

2)实战感觉
                        

精力不够集中。有些长题目需要反复读,对于计算量大的题目不能专心计算,至少有两题是反复演算两遍才得出答案的,直接影响速度(并且影响心态)。遇到十几道JJ,有几道没有算直接选了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才按时完成。
                    

3)分析不足
                        

a. 对很多题目的解题思路不真正理解,不能举一反三;
                    

b. 耐心不够,不能从容应对阅读或计算量大的题目;
                    

c. 提前并且认真地做了JJ,但24号更换题库后有些慌乱,做新JJ时没有条理。
                    

 

VERBAL
                

SC是在一战备考过程中花时间最多,也最有把握的一部分。
                    

1)一战材料
                        

OG10th、大全、GWDPREP

2)实战感觉
                        

题目更接近PREP,但没有长句子(低分区吧),语法规则不明显,做题没有十足的把握;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虽然看了不下五遍,可遍数不能说明什么,有时候还真导致自欺欺人。前两次的总结收获不大,真正有收获是在最后一遍总结,但没能巩固,没有深刻体会OG的精髓,并且在考前一个月开始GWD之后把OG放下直到考试没再去碰;
                    

b. 大全,一遍半,第一遍的正确率勉强维持在80%,没有总结。第二遍因为有印象,正确率提高,恐怕造成了进步假象,错题不同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c. GWD,正确率尚可,几乎每套都做过详细的总结,但只此一遍,最后的错难争议题总结也只看过一遍;
                    

d. PREP,只做了一遍(局限于原有解释,对不赞同的解释也没有认真分析),又挑错难题看了一遍。实在讲,最后有些盲目自信,没有认真反复总结PREP
                    

 

CR,在一战备考中花费精力最多,但直到考试都没有任何把握。
                    

1)一战材料
                        

OG10-11th、大全、FF135GWD

2)实战感觉
                        

似乎没有读题上的障碍,但是对题目理解不到位,无法迅速排除选项。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看了也不下五遍,第四遍时才有感觉,但始终没有系统的总结,只是对照着lawyer的分类琢磨解释;
                    

b. 大全,一遍,正确率低,没有认真总结;
                    

c. GWD,正确率不稳定,只针对错难题有些总结,但主要是参考CD上的解释,自己没有深入思考,恐怕也是不能举一反三的原因之一。复习分类总结时已经不动脑子。
                    

d. 自始至终没有真正领会到逻辑的要领:找前提结论、排除无关选项
                    

RC,还是要靠实力,JJ也有帮助。
                    

1)一战材料
                        

OG10XDFGWD

2)实战感觉
                        

因为有遇到三篇JJ,所以阅读上没有障碍,做题的感觉也不错,只有一篇选答案时有些困难,自己感觉低分的原因应该不是在阅读上。
                    

3)分析不足
                        

a. OG为本,只在第一遍认真做题,后面只是看,有四五遍,总结分析的不到位;
                    

b. GWD,正确率低,两遍总结,第二遍做题时精力总不能完全集中。
                    

 

PACE

一战失败,最大的体会是PACE的重要性!
                        

1)实战感觉
                        

实战时因为遇到阅读JJ,所以做前20题的速度较快(甚至有些沾沾自喜?),PACE全乱,算不清楚时间,因为在GWD模考时没有这种做题快的情况。后面似乎CR题目较多,花费时间多,阵脚大乱。最后几题时发现时间不够(和GWD模考的情况几乎相同),即使是SC也不能集中精力了,何况CR,几乎全是猜的。
                    

2)分析不足
                        

GWD全部超时,少则三五分钟,多达十几二十分钟,正确率稳定恐怕也是建立在速度慢的基础上的,这是根源所在。一开始就没有培养PACE的意识,到最后似乎已经习惯了前松后紧且最后5题左右超时的情况!以为考试时在有阅读JJ的情况下能纠正过来,事实证明是不可能的。


我个人觉得有几点提供一下参考:

一是所谓的PACE,我做GWD也超时,通常是3-5分钟,但我觉得这个时间完全可控的,所以不必惊慌,但如果多次超时5分钟以上,就要必须刹住时间,否则自欺欺人,模考的意义没有了。

二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是看CD上的讨论贴,我一战后,花了大约好几个星期把所有的语法和逻辑讨论全都看了一遍,当然不只是看,还要弄懂思路,自己有疑问或不会的题绝大多数看讨论都能搞懂,有时一道题的几百页讨论能看好几个小时。在自己思路不是很清楚的时候借鉴NN们的经验和思路其实是个很好的捷径(虽然看起来似乎多花了时间)当然肯定也有个别CONFUSED,没关系,只要搞懂剩下的两个模糊答案的思路就行,G考本来很多也是测试题,不见得算分,板上钉钉的题如果都会了,懂了,即使所有的争议题都做错了,上750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三,数学是往上拉分的,尤其是语文分数不是很高的情况下,拉分作用尤其明显(当然不只往上拉,往下拉也是这样,汗)数学就是仔细,不用多说了。JJ也是要注意其出题思路,举一反三。

四,关于做题的战略:说白了,我英语不好,我复习考试时最难下的决心就是放弃,但一定要学会放弃。有两层意思,一是全放弃,根本不会或不懂的,就不要耽误时间;但毕竟不能把难的全弃了,所以另外有些难题,不管是数学还是逻辑,明知不易理解,但也要注意猜题的思路,有些不会的题还是能猜对的。比如我的方差不好,但我能把所有的方差题集中一下,判断一下出题的难度,简单难度的能做对,中等难度的争取猜对,高难的就放弃,因为投入产出性价比不合适,你可能一星期专门复习方差,最后才遇到一个题。 呵呵,还想起一个很多人总结的考试时的“感觉”:从以往经验来看,对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在考试时感觉题目容易不是好兆头。

最后还是引用一句CDER的老话,“经验都是唱给别人的戏文”,自己的情况,弱点,优势,自己最清楚,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英语基础,工作节奏等,细化下一步的复习计划。当然,要让大LG继续给做好吃的,考的好不好是一回事,但首先要吃好,心情愉快。。。。

 

5#
发表于 2007-2-28 12:51:00 | 只看该作者

闹闹分析地颇到位  能够有如此领悟  就是很大的收获 赞!

6#
发表于 2007-2-28 18:26: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留名~~

觉得你相当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足与不足,这也算是考试之外的一个很重要的收获吧~

学会客观地剖析自己,正视自己,这很难很难,但你却做到了~不容易啊,真的~

7#
发表于 2007-2-28 19:23:00 | 只看该作者
LZ真是很勤奋的,相信再战一定成功!
8#
发表于 2007-2-28 19:34:00 | 只看该作者

加油!!!!

二战必胜!!!!!

9#
发表于 2007-2-28 23:4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LZ无私奉献,所谓“胜不骄,败不馁”,胜利属于坚持的人,相信你能坚持到底看见光明!支持一个!
10#
发表于 2007-3-1 07:43:00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点感想:MM用的资料是不是有点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5-23 06:4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