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showmearound在2007-2-25 8:25:00的发言:今天的书已经看完了,所以有点时间跟你辩一辩。 首先,换了马甲?好像同样的肝火旺盛。 我只想指出你的strawman的典型错误,你对我的答复跟我说的话不是一码子事儿。我的基本想法只是想让prospective llms对自己的投资要谨慎。很多人手头并不松动,都是在花父母的养老钱或自己仅有的那点儿积蓄。今年的llm学费、生活费应该已经要50多万了,手松一点儿可能要花60万。这项投资的成本非常高,成本效益比未必对每个人都理想。看了你的数字后,我觉得甚至可能对决大多数人都不理想。咬咬牙、一跺脚,你给出的年工资是7万。首先,这个数字不吸引,至少我觉得对花光父母积蓄的人不理想。你如果不是本地人,这个工资在北京、上海,你一年能攒下多少钱?多少年才能收回来成本?这些年内,父母有什么方面急需用大笔钱的话怎么办?不要总觉得自己的事业、收入会几何级数的发展,乃至“领导祖国的法治建设”,我们多数人都只是普通人。或许你不是普通人,因为你是“HLS09”届的同学,你可能会飞跃发展,但这不代表你的规律能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普通人。其次,即使是这个数字,它能普遍适用于llm吗?好像不是。中国现在的这个圈子就那么一点儿,没那么大的容量。 老实说,我看不大懂你反驳我的话跟我说的有什么关系,只知道你的忒冲。或许HLS09届的同学都是这么冲的吧。 我不知道你怎么会觉得我在玩“一个压一个的无聊游戏”?反而,我觉得“HLS09”在玩这个游戏,弄得我在给HLS09届的同学回帖的时候手都在发抖,心里想“他的头衔好大,都快把我压垮了”。 我只说这么多了。我只是想做点小小的好事、提供一点小建议供别人参考。 我不会再跟任何一个马甲纠缠下去了,就这样吧。 不明白为什么你会说我是楼主的马甲,就是因为我对楼主有部分的理解?也许吧 昨天心情不好,也许说的不够准确.你说的也有道理,LLM除了前5名之后的的确找工作难度不小,再加上没有工作经验就更难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有人愿意去读T20以后的LLM,他父母也愿意花这个钱,我们评判什么?失意是难免的,上国内研究生的后悔自己当初千辛万苦考研究生,结果研究生跟本科学的没区别,照样工作不好找,出国读书的也一样,路总的走,别人能多些鼓励少些打击就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