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HLS0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搞不懂某些半路出家的loser为什么优越感那么强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07-3-30 21: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umi在2007-3-30 11:26:00的发言:
mello指的是名气吧,学术水平见仁见智,有可能耶鲁确实很牛,不过美国当代最有名的法学家德沃金现在好像在nyu。哈佛包括哈佛法学院的名声在美国和国际上应该还是最响亮的

学术水平见仁见智

没有任何一个学校是什么都强的

也没有任何一件事是绝对的

呵呵

当然就包括耶鲁是绝对的第一

这也不是绝对滴~

102#
发表于 2007-3-31 03: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umi在2007-3-30 11:26:00的发言:
mello指的是名气吧,学术水平见仁见智,有可能耶鲁确实很牛,不过美国当代最有名的法学家德沃金现在好像在nyu。哈佛包括哈佛法学院的名声在美国和国际上应该还是最响亮的

你要说个人的话,那就见仁见智了

每个TOP10的学校都有一两个, 甚至五六个无人可比的泰斗。 但是这跟学校在职场和学术上的综合声誉是没有直接关系的

103#
发表于 2007-3-31 06:5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这和美国法学院的培养方式有关。国内的大牌教授,可以拉来项目,可以把学生推荐到重要位置,所以对学校的竞争力很有帮助。而美国法学院的声誉和学术明星的关系就小多了。我从来没听说哪个美国学生是因为德沃金在NYU教书,所以报了NYU的。他们的学术声誉,很难直接反映到学校的竞争力上。美国学生的看法可能更为现实。大牌教授与你接触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能上他们的一两堂大课,对自己又能有多大的帮助?毕竟你毕业了以后是靠学校的牌子找工作。哪怕你在学术届里找工作,你也不能自称是德沃金的弟子吧?

美国学术届的所谓师徒关系、学术传承,可能更多地反映在了法官助理(clerkship)这一制度上。一个人的学术思想最明显地体现在他们所选择的法官上。而选择一位著名的法官,对于助理日后的学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与其去大牌教授的学校,不如选择大牌的法官做助理。(很可惜,中国人基本上没办法作联邦法院的法官助理。)

另外,我也一直很费解国内对于波斯纳和德沃金的推崇。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有时甚至比在美国还高。我想这是因为国内对于美国法学界的认识还很浅,所以往往把学术明星的曝光度和学术地位直接联系起来了。波斯纳和德沃金都是非常高产的作者,他们的作品也涉及各个领域。但是他们真实的学位地位可能并没有国内想象得那么高。打个比方,大多数美国的法学教授,在中国的法学教授里可能只认识贺卫方老师。但是贺老师怎么也不能算是国内No. 1的学术大家吧?
104#
发表于 2007-3-31 07:09:00 | 只看该作者
国外的教授多半知道高西庆和江平.贺卫方也就是在国内出名
105#
发表于 2007-3-31 07:2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polyester在2007-3-31 6:54:00的发言:
我觉得这和美国法学院的培养方式有关。国内的大牌教授,可以拉来项目,可以把学生推荐到重要位置,所以对学校的竞争力很有帮助。而美国法学院的声誉和学术明星的关系就小多了。我从来没听说哪个美国学生是因为德沃金在NYU教书,所以报了NYU的。他们的学术声誉,很难直接反映到学校的竞争力上。美国学生的看法可能更为现实。大牌教授与你接触的机会微乎其微,即使能上他们的一两堂大课,对自己又能有多大的帮助?毕竟你毕业了以后是靠学校的牌子找工作。哪怕你在学术届里找工作,你也不能自称是德沃金的弟子吧?

美国学术届的所谓师徒关系、学术传承,可能更多地反映在了法官助理(clerkship)这一制度上。一个人的学术思想最明显地体现在他们所选择的法官上。而选择一位著名的法官,对于助理日后的学术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与其去大牌教授的学校,不如选择大牌的法官做助理。(很可惜,中国人基本上没办法作联邦法院的法官助理。)

另外,我也一直很费解国内对于波斯纳和德沃金的推崇。他们在国内的知名度有时甚至比在美国还高。我想这是因为国内对于美国法学界的认识还很浅,所以往往把学术明星的曝光度和学术地位直接联系起来了。波斯纳和德沃金都是非常高产的作者,他们的作品也涉及各个领域。但是他们真实的学位地位可能并没有国内想象得那么高。打个比方,大多数美国的法学教授,在中国的法学教授里可能只认识贺卫方老师。但是贺老师怎么也不能算是国内No. 1的学术大家吧?

Dworkin在中国出名的原因我觉得更多的还是其研究领域为法理法哲学,这对还在启蒙阶段的中国法学来说也许更为重要.Wigmore在美国很出名,但是其领域是证据,这对于中国法学来说还为时过早,实体上还不够完善,更别提程序上了.贺卫方在国内的火爆,也是因为其更多的是起了个普法的角色,这跟中国的现状也是吻合的.

106#
发表于 2007-3-31 20:01:00 | 只看该作者
JD和JSD不同吧,
JD关注学校,JSD关注导师。
107#
发表于 2007-3-31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大多数美国的法学教授,在中国的法学教授里可能只认识贺卫方老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31 23:13:58编辑过]
108#
发表于 2007-4-1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贺老师确实也是
109#
发表于 2007-4-1 00:51:00 | 只看该作者
真不觉得有多少美国教授听过老贺,而且把高西庆同学称为法学家有点不伦不类八
110#
发表于 2007-4-1 22:34: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想要美国多少教授知道中国的教授是很难的

向来认为中国法治和法制都不怎么样

还能有多少来了解中国教授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法学院申请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3 04:1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