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HR学校,比如Cornell, UMN, UIUC, MSU, Rutgers, South Carolina, Purdue,能给你提供非常好的平台,什么平台?与牛人与业界交流对话沟通的平台。也就是说,你可能会有很多很多面试的机会,从你进了学校就会有这样的机会。但是,能不能把握住,真的是在于你自身,而不是学校的名气。面试中对你的考察会很全面,简单的说自己有multinational背景的优势是很苍白无力的,你的沟通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反映速度,说话的技巧,对一些HR细致操作的方面的理解,这些才是王道。HR工作之所以相对会计难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HR对口语和法律背景知识的要求很高,在美国读书的时间里,努力提高这两个方面,会很大程度上增加你找到工作的机率。 HR里能让一般master毕业学生(没有工作经验)做的“工种”也就那么几个: HR Specialist, Compensation Analyst, Staffing Analyst,Benefits Administrator,这几个都是最基础的,大家面试最多的也就是这几个职位,LR方面的就别指望了,毕竟你两年内是不可能了解美国文化和法律的,尤其是法律,口语交流也不可能达到能胜任LR工作和工会打交道的要求,所以,找工作还是会专注于HR方面。 牛校肯定有牛校的好处,那就是当你“屈尊”去找500强以外的大企业(多数是当地企业)时,由于学校名气大,人家对你会很重视,会愿意在你身上投资给你培训,最后为他所用,这样最后拿到offer的可能性就大很多。这边很多95,98,99,01年毕业的前辈都是这个模式,毕业时候先去一般企业积攒工作经验,以及对美国社会文化和劳动法律的认识,之后凭借自己牛校背景加上工作经验,再跳槽到牛企业。当然,也有毕业就去500强的,比如去Intel,general mills,IBM,Dell,这样也有,不过大多是读之前就已经有多年HR工作经验。 来美国读书后,很多人都会很现实,不管是什么样的企业,先找到工作再说,毕竟薪水上一年可能也就2000-3000美元左右的差距,这是很微小的,差距是体现在公司名气和福利上,大企业的福利很不错,比如医疗,在职培训,日常购物,买车购房等。但是,现实都是残酷的,只要有job offer,谁都会先抓着再说,毕竟很多人的想法都是怎么着在美国也得找到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