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一个月前开始复习英语,主要是学IELTS,最近花了四天熟悉IBT题型,结果大败!我加试的是听力,因为听力一直是弱项,所以对IBT的考试很不适应。下面补充点机井吧,也算是回报各位CDer前辈吧。 阅读: (1)讲的是性格(personality),首段指出有个教授通过对一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认为:人的性格在不同环境下(cross-situation)是一致的。然后在后面的段落里提出质疑。a)认为行为好的学生可能更在乎别人的看法,因此会伪装自己在不同环境中的行为,使其看上去一致。而有些人却无所谓,更加任性,所以看起来就行为不一致;b)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存在问题,因为人们总是根据很长一段时间里的行为来做出评价,可能会偏向做出一个总体评价,看起来很一致,其实不一定;——这篇文章我分心太多,没有做完,痛苦的开始! (2)关于平衡淡水鱼和海鱼体液的渗透平衡(osmoregulation)。(第一个题是问为什么要提到Na, K, Cl等离子,这是因为作为可溶性离子的例子给出的,简单。) 一般来说,海鱼体内的体液接近环境,海水,因而不需要调节grain in or loss water,但是淡水鱼体内的体液也类似于海水,所以必须要保持这种浓度差,即渗透平衡,这就需要提供能量。排水比较轻松,而从体外吸收盐分,则会要耗费更多的能量。淡水鱼是通过digest和gill来吸收盐的,用皮肤吸收水,尿可以调节多余的水和盐分。这篇文章会给出三幅图来描述鱼摄取和排泄盐与水分的途径,但对做题意义不大。 (3)说的是化石(fossil)。现在有300,000种化石物种,这远远低于目前现存的物种数,约1.6million,(会有考题),而且据估计只能占总个已经出现过的物种(包括绝迹了的)3%。这些化石在地层中是按顺序出现的,可以用来研究物种的演变。有些物种的化石保存得很多很全,而有些则不然。例如有马的化石就不全,导致科学家差点认为马的演化异常的快,后来在亚洲发现了中间缺失的一个物种,才得以弄明白。另外,还用鲸鱼的化石为例,讲述了鲸从陆地到海洋的演化过程,它们的中间物种也是最近才找到的,导致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于鲸的演变还一度产生了怀疑。 教训:Toefl阅读重在全文理解,一定要先看全文,略看,再做题,我就是受了雅思的影响,第一篇文章直接做题,根本不知道从何做起,定位困难,时间严重不够。后两篇文章改变策略后,都顺利完成。 听力很烂,不敢多说,只是稍微提一下一个我的本专业题目(我学的环境毒理)。本次有个学术段子,一个女老师讲的多氯联苯(PCBs)已被用于变压器和电容器、热交换器和水力系统、无碳复印纸、工业用油、油漆、添加剂、塑料、阻燃剂,甚至是控制路上的灰尘。它是疏水性化合物,不溶于水,易于在脂肪内富集,并且会通过食物链向高级动物富集,所以有个题目问什么动物体内含PCB最少,应该是水中的微生物。这个Lecture描述了PCBs通过挥发到大气,然后在温度较低的地区凝聚,沉降,因此即使是北极熊体内也含有高含量的PCBs。后面讲了PCBs的危害,如引起肝脏损害、生殖异常、免疫抑制、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失调、阻碍婴儿发育,以及妨碍智力发育等。 以后要转战IELTs了,祝各位CDer都能取得好的成绩!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9 23:10:53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