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中国并不是MBA泛滥,而是很缺少真正的MBA。拥有了MBA的学位,意味着拥有了共通的管理语言,相似的管理理念,以及系统的管理方法。在我们国家的企业如此缺乏科学管理,欠缺管理人才的今天,中国的MBA们应该摒弃门户之见,敞开胸怀,有效沟通。这样才能更快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为MBA正名。
所以,CK的MBA或准MBA们,如果真正是以振兴中华为己任,就应该和中欧以及其他学校的MBA们加强交流,互通有无,而不是困守自己的一亩三分薄地,唯恐他人动了自己的奶酪。
以上寥寥数语,希望能和各位MBA或有志于MBA的同道中人共勉。
举报
去年长江和中欧组织了几次活动,交流的不错,双方都有可以互相学习的地方。
长江课程就一年,开学不久,前两三个模块要适应一下,比较忙,学校自己各届学生以及和EMBA也要交流一下,校际间活动以后应该会有的。
我认为长江应该讲一些实在的东西. 比如说校园何时建成, 公司企业有何赞助, 国内国外MBA有何互动, MBA-EMBA 有何交流,国内国外项目交换如何, 毕业薪酬提升多少等. 把东西摆到桌面上来.让大家看看. 俗话说的好, 不怕不识货, 就怕货比货.
文化固然好, 但不能当饭吃.
兄弟,看来对长江很感兴趣,今年准备申请么?
我们可以在MSN上详谈,zhangbo_cn(A) hotmail.com
如果我们还有什么问题不清楚或者不明白的地方,我们可以电话或者见面交流
谢谢你的关注!我想和申请者利益最相关的莫过于工资了吧,两届的职业发展报告都在网上,很透明,平均年薪20万以上,涨幅100%以上。MBA交流,国外,两年沃顿和INSEAD的学生都来过,其他的有UCLA,达顿等;国内,两届学生都和中欧有过活动,比如足球比赛等。交换项目和沃顿,达顿等有,今年和更多TOP10的在谈(我不了解情况,不敢瞎说)。MBA和EMBA的交流多是内部的,联谊,讲座,职业机会等。校园进度不了解,据说下届有希望吧。
有机会欢迎到长江看看或参加一下活动,那样会更全面,文字的表述有很多局限性。
总谈文化可能让人反感,而且也会有人以为我们在作秀,其实长江的文化不是我们也不是哪个人刻意创造的,用一位03师兄的话“是上长江后意外的收获”。我们自己也没想到,而且这里不少观点是申请者或来过长江的朋友的看法。
喈夫! 待小人不难于严,而难于不恶;待君子不难于恭,而难于有礼。
不好意思,尚在申请中。ANYWAY,无论我去到哪里,肯定会争取加强自己的母校和兄弟学校的交流。You will see!
发表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24 17: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