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4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kuanglr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长江老一届切身感受,提点建议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22:38:00 | 只看该作者

关系是资源,可以是你发展事业的人脉,可以是你人生路上的扶持。我交换学习时,选修leading strategies in Asia,美国教授对guanxi的定义是非常客观的,讲授在中国做生意需懂得先做人再做事的游戏规则,他对guanxi圈的诠释,是一个人为圆心,从里到外若干同心圆代表由近至远的关系,依次是亲属,同学...


如果看贬关系,以获得关系为耻的人,个人认为他应该考虑MBA之外的其他选择,因为MBA最注重培养的skill如leadership, sociability,negotiation等都跟关系有关。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22:41:03编辑过]
32#
 楼主| 发表于 2006-4-4 23:05:00 | 只看该作者

反过来想想,自己这帖最终还是吹了一把长江文化风,似有过犹不及之失,不过确是发自切身感受。


我相信国内MBA有着很多共同的优势,如我最初提到的local knowledge, local career developement platform,但我想长江的人文环境是独特的,这跟它的背景及发展阶段分不开。当然不是人人都很看重人文的方面,长江的师资、生源、毕业前景同样让我们对其发展有长足信心,欢迎关心长江的朋友去长江商学院答疑贴看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4 23:06:02编辑过]
33#
发表于 2006-4-4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我去年在美国达顿交换了4个多月,像中国人到美国要跟他们比不足,我更是感到国内MBA在某些方面确实跟国外有着差距。之所以我敢提整个国内MBA,是因为跟我同时交换的HKUST学生也有类似看法。所谓知耻而后勇,我们国内商学院真应该齐头并进,尽快成熟起来。"


我是一个对长江MBA有信趣的老生,LZ可否在此具体谈谈国内商学院与国外商学院的真实差距?国内商学院甚至长江应在那些方面改善才能赶上国外商学院?LZ在长江去达顿交换是如何申请并得到该交换机会的(个人认为读国内商学院最好都能去国外交流4个月)?


多谢!

34#
发表于 2006-4-5 23:16:00 | 只看该作者
CK对“道”的宣扬,总让我有云山雾罩的感觉。道可道,非常道。只是,道是那么容易传授的吗?
35#
 楼主| 发表于 2006-4-6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jinghezhao,你的问题说来话长,不好意思,我最近开始忙起来,难发贴。不如你给我站内发信,告诉我你的MSN,我们慢慢讨论好吗?

36#
发表于 2006-4-6 20:16:00 | 只看该作者

Dannywhw 长江的FAMILY DAY 我分享我学习哲学的体会用的题目就是“道”与“术”的区别,也是我学完哲学后思考了半年的结果,个人观点,你参考一下。


道或哲学最终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修为,不是学了哲学就是道,学了金融/市场营销就是术,如果只是把哲学作为知识或者工具也只是术,关键在于道德和如何践行,不少人学习哲学或者其他的是作为自己挣钱或玩弄权术的工具,这就错了,不是道,也不合于道。我从中学就开始接触道教/佛教等,也有这种体会,一般经卷的学习和参禅打坐也谈不上道,修为不够。当然学了哲学对于修为是有益的,毕竟很多人思考过了,可以少走很陡弯路(只停留在空想什么是道,作文字游戏是没有意义的,要学习前人特别是大思想家的书很有必要,否则只是街头巷议的水品,特别很多是错的,不会有多少提高的)。


我“道”的这种看法最主要不是因为学了哲学,而是北大哲学系主任朱德生教授“行为”对我的影响,他文革后任哲学系主任和书记长达16/7年,冯友兰,季羡林等大师一级人物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很多学生也比他有名,他牺牲自己成就了更多人,我觉得他的行为是“道”。



这也是我们希望长江的学生将来要做的,不是空谈,更重要的是行。我那天也讲到,光停留在谈经论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某一领域精益求精,比如金融/物流/营销,只有在某个“术”上成为专家,道与术才能更好结合,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37#
发表于 2006-4-6 20:37:00 | 只看该作者

坦白讲,两个月前对长江不怎么了解,中欧也只是听过名头,但是看了这里很多帖子后,对长江,呵呵,有些反感。有些长江同学情绪太激烈,有些又打官腔,总是长江这方面国内最好,那里头不输于人,呵呵,我看得出大家对长江的热爱,以及急于让长江得到认可的心情,可是,有点过了。

38#
发表于 2006-4-6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6-4-6 20:16:00的发言:

Dannywhw 长江的FAMILY DAY 我分享我学习哲学的体会用的题目就是“道”与“术”的区别,也是我学完哲学后思考了半年的结果,个人观点,你参考一下。


道或哲学最终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修为,不是学了哲学就是道,学了金融/市场营销就是术,如果只是把哲学作为知识或者工具也只是术,关键在于道德和如何践行,不少人学习哲学或者其他的是作为自己挣钱或玩弄权术的工具,这就错了,不是道,也不合于道。我从中学就开始接触道教/佛教等,也有这种体会,一般经卷的学习和参禅打坐也谈不上道,修为不够。当然学了哲学对于修为是有益的,毕竟很多人思考过了,可以少走很陡弯路(只停留在空想什么是道,作文字游戏是没有意义的,要学习前人特别是大思想家的书很有必要,否则只是街头巷议的水品,特别很多是错的,不会有多少提高的)。


我“道”的这种看法最主要不是因为学了哲学,而是北大哲学系主任朱德生教授“行为”对我的影响,他文革后任哲学系主任和书记长达16/7年,冯友兰,季羡林等大师一级人物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很多学生也比他有名,他牺牲自己成就了更多人,我觉得他的行为是“道”。



这也是我们希望长江的学生将来要做的,不是空谈,更重要的是行。我那天也讲到,光停留在谈经论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某一领域精益求精,比如金融/物流/营销,只有在某个“术”上成为专家,道与术才能更好结合,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术比较好体会,道比较虚,但其实最有用,这也是我在玩了半年股票后的感悟。大家对股票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两本书《炒股的智慧》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面讲的最多的是如何克服人性自身贪婪和恐惧的弱点,一个成功的炒手实际使用的技术是很少的。

另外麦肯锡有一份报告讲战略管理的,里面重点强调的也是overoptimism和risk aversion,而战略管理的方法和流程都是为了去克服这两个人性弱点的。

所以我认为术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道是选择(这个要说明的是执行,因为选择很简单,执行的时候由于人的复杂性就会出现很多偏差)具体方法的方法。没有道,术学的再多也没用,就像空在宝山不识宝一样。当然,没有术,也不可能去谈道。

我对道术的理解可能有点和其他人不同。不过在增加自身修为,战胜自己这方面还是应该相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22:09:08编辑过]
39#
发表于 2006-4-7 01:43:00 | 只看该作者
"树欲静而风不止,风不止而树一样静。"应该能够禅释些许长江的文化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12 14:0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