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foever在2006-4-6 20:16:00的发言:Dannywhw 长江的FAMILY DAY 我分享我学习哲学的体会用的题目就是“道”与“术”的区别,也是我学完哲学后思考了半年的结果,个人观点,你参考一下。 道或哲学最终不是一种知识而是修为,不是学了哲学就是道,学了金融/市场营销就是术,如果只是把哲学作为知识或者工具也只是术,关键在于道德和如何践行,不少人学习哲学或者其他的是作为自己挣钱或玩弄权术的工具,这就错了,不是道,也不合于道。我从中学就开始接触道教/佛教等,也有这种体会,一般经卷的学习和参禅打坐也谈不上道,修为不够。当然学了哲学对于修为是有益的,毕竟很多人思考过了,可以少走很陡弯路(只停留在空想什么是道,作文字游戏是没有意义的,要学习前人特别是大思想家的书很有必要,否则只是街头巷议的水品,特别很多是错的,不会有多少提高的)。 我“道”的这种看法最主要不是因为学了哲学,而是北大哲学系主任朱德生教授“行为”对我的影响,他文革后任哲学系主任和书记长达16/7年,冯友兰,季羡林等大师一级人物很多人都听说过,他很多学生也比他有名,他牺牲自己成就了更多人,我觉得他的行为是“道”。
这也是我们希望长江的学生将来要做的,不是空谈,更重要的是行。我那天也讲到,光停留在谈经论道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某一领域精益求精,比如金融/物流/营销,只有在某个“术”上成为专家,道与术才能更好结合,否则只是空中楼阁。
术比较好体会,道比较虚,但其实最有用,这也是我在玩了半年股票后的感悟。大家对股票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两本书《炒股的智慧》和《股票大作手回忆录》,里面讲的最多的是如何克服人性自身贪婪和恐惧的弱点,一个成功的炒手实际使用的技术是很少的。
另外麦肯锡有一份报告讲战略管理的,里面重点强调的也是overoptimism和risk aversion,而战略管理的方法和流程都是为了去克服这两个人性弱点的。
所以我认为术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道是选择(这个要说明的是执行,因为选择很简单,执行的时候由于人的复杂性就会出现很多偏差)具体方法的方法。没有道,术学的再多也没用,就像空在宝山不识宝一样。当然,没有术,也不可能去谈道。
我对道术的理解可能有点和其他人不同。不过在增加自身修为,战胜自己这方面还是应该相同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6 22:09:08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