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学校的那些strength其实也就是个悖论.
如果你在Kellogg进了投行, 你会觉得自己赚了便宜, 没人和你竞争嘛; 如果你在Wharton进了投行, 你会说, I am so great to choose the right school which trains me into a financial expert.
如果你在Kellogg被投行据了, 你会说, "唉, 我怎么就选了个non-finance school呢"; 如果你在Wharton被投行据了, 你又会后悔, 周围怎么都是和我一样想去ibd,又比我有背景的呢.
2. 中国人招得多了, 你觉得和你竞争的也多了; 中国人招得少了, 你觉得alumni network小了. :-)))
但是: a.你找工作的时候, 不但是和本校的竞争, 也是和别的学校的竞争.我不信Goldman HK会有个限额, Wharton招5个, Kellogg招3个.
b. 校友网络: 将来我们需要多少个校友能真正帮到我们? 又能有多少校友能真正帮到我们? 我的point是: 能真正帮我们的, most likely是我们的非常好的朋友. 他们不会是我们在alumni database里面看到的冷冰冰的人名, 或者每年只在一起吃一次饭的人. 如果只是给我们一些肤浅的帮助, 不一定非得通过校友网吧?
3. 另外, 我们好driven呀.一谈起选校, 大家就都想起了"钱" "career""ranking", 为啥不好好想想"环境" "campus" "weather" "people" "空气". 人生有很多东西都很重要, 至少equal to money and career.两年时间还是挺长的, 让自己过得舒服些吧.
我这里并不是去bullshit一些common sense, 而是想提醒大家从各个角度来看待这些问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5 9:59:1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