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harmingvc在2006-3-26 0:20:00的发言:长江人的热心,让我觉得这里象乌托邦一样,有点难以置相信。校友之间相互帮助是应该的,但是我觉得长江似乎在刻意强调这一点,好象只要进了长江,出来就有好的工作。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看到长江这种文化的时候,很欣赏,觉得跟自己的风格很match;但是当第n次看到这种渲染的时候,我心里的问号越来越大了:入学前,长江学生的优势在哪里?毕业后,他们的优势又在哪里?
欢迎不同的声音,没有批评怀疑没有矛盾也就没有发展进步。
我非完全长江人,但对长江有些粗浅了解,在此发表一点看法,供参考:
1) 长江人热心,非作秀也,的的确确是做到的。因为乌托邦是理想主义,长江是现实。细心一点,你会发现去过长江的人会感慨或感动于长江文化,为何每个人都“中毒”不浅,去走走,去看看,去尝尝。(担心你也会“中毒”哈 :))
2) 互相帮助找工作,仅外在形式而已。个人斗胆定义:互相帮助建立“事业”。
“工作”和“事业”的有何区别,无需赘述。
退一步,抛开“事业”,问:校友帮忙找工作的有几多?
能进长江的人本身不是很担心找不到好工作,或者说:长江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出去后能找到好工作的人。建议了解一下长江的“使命”。
3)长江的文化,非刻意渲染,而是“热情”相互感染、传递,控制不住。记得有位朋友说“长江比较适合有人文气息的
学生”,恐是对“文化”二字理解偏颇;再斗胆定义:长江文化=使命+团结+包容。
4)关于优势,个人认为:
入学前,不好说,但长江要挑选的人:人品+责任感+勇气。
毕业后,看资源,看长远。
欢迎不同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