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Shuzhe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选校的逻辑

[精华] [复制链接]
71#
发表于 2007-3-11 14:34:00 | 只看该作者
恐怕要找到这些问题的具体答案不容易啊,可能嘎人家都没有统计过
72#
发表于 2007-3-11 23:23: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能有全方面详细的top100学校的统计,我想我就会去出一本书来卖了,肯定赚钱!!

又是一个商机,嗯....

73#
发表于 2007-3-11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很有商业头脑.
74#
发表于 2007-3-11 23:56:00 | 只看该作者

强贴!!!

暴顶之!!!!

75#
发表于 2007-3-12 00:54: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学费太贵有什么办法?

76#
发表于 2007-3-12 01:00:00 | 只看该作者

汇总汇总,都是前面的人说的,大家别找我的茬阿

(1)一年级有几个中国学生?二年纪有几个中国学生?

(2)一年级的中国学生中现在internship有几个找到了,都是哪些单位?职位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区? (如果你问找得怎样了,对方一般回答"还不错啦",你等于没问)

(3)二年级的中国学生中现在full-time有几个找到了,都是哪些单位?职位是在美国还是在其他地区? (如果你问找得怎样了,对方一般回答"还不错啦",你等于没问)

(4)多问几个人,每个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会变化,
比如第一个人回答我校每年有10中国学生,现在是三月三号,一年级有7个找到了internship,其中一个在香港,其余在美国,公司分别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年级有6个找到了full-time,其中有三个人每人4offer,公司分别是
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过几天再问第二个人回答我校每年有10中国学生,现在是三月二十三号,一年级有8个找到了internship,其中一个在香港,其余在美国;公司分别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年级有8个找到了full-time,其中有一个人在新加坡,其余在美国,平均每人2个以上offer.公司分别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么问下来,你很容易就能通过比较得出结论...

大家把得来的消息到这里分享一下, 版主综合一下, 可以成为一个表:

1)学校名称 2)一年级中国学生人数 3)internship单位名称/地区 4)二年级中国学生人数 5)full-time单位名称/地区

到底几个中国人的机会是ON CAMPUS直接拿到的面试,到底几个中国人的机会是自己NET WORKING来的。差别可就大了。

我说的ON CAMPUS,特地指带在学校自己的MONSTERTRAK系统里面可以直接递交简历来申请的那种机会。

通常的难题是: 两个级别的学校, 一个是一流的, 一个是二流的, 但是二流学校有奖学金, 可解燃眉之急.

这个其实很简单, 思路如下:

(1) 尽量进一流的, 毕竟有很多附加值, 是奖学金买不到的;

(2) 如果因为选了一流学校而不得不趁着月黑风高去做些无本万利的买卖赚点学费,或是有被签证官轻轻巧巧地拒签的危险, 请考虑:

(2)-1: 如果时间不是一个问题, 冒险签证, 拒了再签, 再拒, 申请defer一年, 花一年时间筹款;
(2)-2:
如果自己的职业背景很好, 专业知识很强, 可以考虑到二流学校 (但必须不是烂校), 大多数
本身背景很好的人到了二流学校后仍然找到了一流的公司.
(2)-3:
如果自己的背景很差, 不得不到一流学校镀金, 那么可以考虑到人流量大的地方摆摊设点,无论如何

要赚足学费,否则你进二流学校与进一流学校的差别会很大.
(2)-4:
即使卖身也赚(甚至借)不够学费的, 上二流学校
一般来说比因为上不了一流学校而不上学好.

: 二流学校指那些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而且在任何排名中都没有进过Top 10的学校, 一流学校指那些曾经或多次进入Top 10的学校, 烂校指那些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而且在任何排名中都没有进过Top 50的学校,

我查到有学校在profile中是这么分类的:

personal networking
campus recruiting
school referrals
internship/prior work experience
internet job site
other

其实越是好学校, 出去networking越容易有实际收获, 校友或者非校友都会愿意帮忙, 帮忙的原因有4:

(1) 对你的才华有信心, 毕竟是好学校出来的, 不至于到时候干不了活或者干砸了受到连累;

(2) 录用时或者向部门领导或HR推荐时也理直气壮, 也轻松, "我认识XXX学校的一个人..." 就可以了;

(3) 交个朋友, 总比录用/推荐不认识的人或对头推荐的人容易相处一些(哪个人在单位没有几个人互相看不舒服呢);

(4) 最不重要的一个原因, 很少有人纯粹为了这个动机去推荐人或录用人, 推荐人一般也可以得到公司的适当物质鼓励, 毕竟省了一笔猎头费;

所以, 大家出去networking的时候一定要有信心, 不要畏首畏尾, 但是一定要有礼貌, 一定要有礼貌, 一定要有礼貌.

所以, 除非特殊情况, 比如我上面虚构的3个阿拉巴马MBA的例子, 个人networking得来的工作多少也得益于学校的实力, 不必奋力地打听, 以免加重你们向在校学生打听情况的难度...

如果你进了H/W/S, 一般情况下loan不是问题, 所以你一不用卖身上学, 二不用打劫央行, 只须放胆借钱, 肯定还得起的.

如果你进了H, 一般都有涛奖, 只是毕业后需要回国两年, 是我求之不得的呢.

如果你进了S, 暑假到Sand Hill Road去打打工 (比如做影帝影后) , 人家给你一点零花钱, 第二年就不用愁啦. 其实很多二流学校的summer intern都能拿个上万, 详见我的贴子" intern 的待遇 "

如过你进了W, 没钱, 你就拿着大喇叭到北京天安门也好, 上海人民广场也好, 大声疾呼: "我连十万刀都酬不到, 却被W录取了..." 狠狠地丢W的脸. 怕丢脸的W校友会恨不得用钱砸死你, 砸死了之后你也就不用发愁了. 如果侥幸砸不死, 把地上的钱拣起来上学去吧.

听说shuzhen叔叔的帖子又被加了“精”了,赶紧来看看。还是过来人厉害啊,招招见“血”啊。。。

有一个想法,shuzhen叔叔能不能先把自己学校做好的表先提交上来给大伙瞧瞧呢。还有南瓜妹妹的。。。

觉得光有今年的数字还不行,最好还能有过去三、五年的,然后再按历史平均增长百分比,算算今后三五年的。

觉得光有公司的名称还不行,最好还能有公司内部不同职位的明细,以及这些职位的薪资。

觉得光有对offer的统计还不行,最好还能有这些offer哪些是同学们的第一志愿、哪些是第二志愿的统计。

那该多好啊。。。。。。

话说回来,自打2003有了CD, 那么多Cders从申请到就业,都好几茬了,到现在还没看到一个全乎的北美商学院就读中国学生数量、名字、背景、去向的完全统计,遗憾啊。。。

等您读完了,希望您可以同意我调查您的详细背景。包括你的名字(中英文),性别,出生日期,婚 否,intership公司,职位,薪水,毕业后所在公司,职位,薪资,将来的发展前景;入学之前的详细从业经历,教育经历,希望一直追溯到幼儿园。之后每半年时间,希望有一次追加采访,以update您的最新进展,提供更准确及时的数据。

咱不仅要做一个“全乎的北美商学院就读中国学生数量、名字、背景、去向的完全统计”,而要做一个全球的,那时你就不会感慨“遗憾啊。。。”,而是你已经为这个震古烁今,让你减少遗憾,让你人生更为完满的项目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这样,当你回首往事的时候,你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 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你能够说:‘至少,我为在海外商学院求学的华人,贡献了我毕生的经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2 1:02:22编辑过]
77#
发表于 2007-3-12 01:04:00 | 只看该作者
写这么多啊,知道了要排名就是了.
78#
发表于 2007-3-12 10:18:00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好的学校都能带来各种机会。算计太多了,未必是好事。

MBA毕业的常规出路是投行和咨询公司,要么就是公司。到底哪个好,看个人志向和具体情况,外人很难说。而且,每年的就业受当时的经济大环境影响很大。经济好,怎么都有饭吃;经济不好,怎么都没办法。

另外,MBA就业总是一窝蜂,今天咨询热,明天投行热,后天创业热。还有,PE热,hedge fund热。一般一窝蜂都是行业接近饱和的前兆,不如别开热门,去点相对冷僻,但具体个人有点优势的领域。



79#
发表于 2007-3-12 14:15:00 | 只看该作者

顶!

copy下来了,潜心研读ing....

80#
发表于 2007-4-5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nic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26 01:4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