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czonghui在2006-2-9 10:46:00的发言:看到网上这么热烈的讨论,俺也发表一下个人的浅见
在这里发言的,俺认识相当多的人,无论是收到Offer之后,还是申请之前.都是非常有能力,精明强干的人.有些还在UST的办公室里面见过.
就像managersnotmba所说,他的本意是讨论一下女朋友的入学,结果引起了这么大的反响.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看法本来就是很正常,非常自然的事情.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么.即使是情绪化的表达,也是好的事情.
下面是我的观点,抛砖引玉:
1 似乎录取率比较高 年纪普遍偏小:录取比率是不知道的,在我认识的人当中,有一些没有录取的,也有被录的.被录得人当中 4 5年的占多数(不完全采样,可信度有限),也有LZ说的2年的,似乎只有北京的一位.我32岁,是这次被录得当中最大的.也有31岁的.
2 我不知道2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是怎么过的面试 (当然 没有歧视 大家都是这样过来的) :我的面试时间大约半个小时多一些吧.在面试之前,朋友帮忙多少也知道一点面试的问题.但是面试的时候Easy Question一个也没有,全都是很不好回答的问题.有人说面试有些像聊天的,可是我一点感觉都没有. managersnotmba说不知道2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是怎么过的面试,可是我也不知道我这样8年工作经验的同学是怎么过的面试.我觉得面试时间长短确实很重要,但也不见得就是唯一因素吧.有些学校是电话面试,效果很差的,可能1个小时的电话面试的效果,还不如45分钟的Face2face. 校友面试,Group discussion, panel interview 都是不同的形式,各有所长,目的只有一个,都是选拔出最适合自己学校的申请人.时间的长短不是决定性因素
3.我觉得 商学院现在越来越似乎象一个产业: 商学院就是一个产业,无论HBS 还是LBS,从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