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500331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1-8-2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P1: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理论认为,在短期内,特别是在经济衰退期间,经济产出受到总需求的强烈影响(经济中的总花费)。理论观点认为,强烈的需求不一定等于经济的生产力,相反,需求收到很多因素和一些不稳定行为的影响,影响着生产、雇佣和波动。
P2: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来源 形成理论的基础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本人1936年大萧条时期写的的书《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对比了他在这本书之前以古典经济学为核心的总供给的方法。随后他的经济学理论充满争议(contentious)并且几个经济学派的思想也引用了他的理论。
P3: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国家政府干预经济的看法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认为私有部门的决定会导致低效的宏观经济结果,因此需要政府积极的公共政策做出回应。特别的是,他们呼吁中央银行实行货币政策、政府实行赤字政策从而通过商业循环来稳定经济输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倡导以私营部门为主导的混合经济,但是在衰退期间政府会采取干预措施。
P4: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兴衰 该理论作为一个标准经济模型,在大萧条末期、二战和战后经济扩张的发达国家兴起,尽管在后来1970年代石油危机和随后的滞涨(stagflation)中失去了一点影响力。08年全球经济危机让凯恩斯主义思潮复苏,这个理论到现在还跟一百年前一样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