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49137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21-4-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地球4億年特別是這一億五千萬年以來不斷的在變冷,所以大家就開始探究原因。
有一派人認為是因為大陸跟海洋的分布不同造成的。太平洋跟大西洋變寬,地中海變小,大陸露出越來越多跟水有聯繫的地方越來越少,造成濕潤的氣候沒有辦法延續,但這個假說用以解釋這個現象還是太單薄。
另一個說法是說大氣裡的二氧化碳濃度再逐漸降低,所以大氣的吸熱功能就變差,所以就變冷。然後介紹二氧化碳是怎麼在地球循環的。主要有兩步驟。岩石風化產生的二氧化碳會被沖刷到海洋沉積,然後板塊運動會把這些沉積物帶回地球內部融化,再透過火山噴發回到大氣中,完成一個循環。
隨著海洋板塊的延伸變緩,這個過程也跟著變緩,回到大氣的二氧化碳就變少,所以就冷下來了。但這些二氧化碳最終還是會回到大氣,只是需要很久的時間。
板塊上升也會影響氣候,因為他會影響到岩石的風化程度,對二氧化碳的濃度造成影響。在雨水跟地表水裡的二氧化碳有一連串化學反應然後會沉積在海洋表面,總之就是會帶走大氣裡的二氧化碳到海裡。
MR這個人認為板塊的上升增加了岩石風化的速度,有幾種方法可以達到這個效果。在高原邊緣形成的季風會帶來豐沛的降水。在這些地區,雨水沖刷下風化就會加快。此外更陡的坡也可以增加沖刷的速度。MR覺得西藏板塊的長期上升和其他地方的板塊上升都會增加二氧化碳被從大氣中帶走的速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