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1536590在线时间 小时注册时间2023-1-17最后登录1970-1-1主题帖子性别保密 
 | 
| 广告有效性的评估常被讨论, 一派观点:能割到韭菜,就是有效的--用投入产出比来评估。
 另一派观点: 广告---先产生层次效应---后影响消费者需求(割到韭菜)。应分阶段评估效果,不能只针对割韭菜阶段。或者退而求其次:评估全面阶段,包括割韭菜阶段。
 
 展开讲第二种,有很多模型,每种模型里ads到割韭菜中间的阶段性路径不同。
 举栗子:
 Colley‘s ’DAGMAR路径: awareness, comprehension, conviction and action。
 McGuire‘s IPM路径:presentation, attention, comprehension, yielding, retention and behavior.
 
 对这种传统模型有两点批评:
 它没有考虑 MKT situation 和 目标群体。
 
 根据 Ehrenberg's ATR:  重复的广告在3个阶段可能成功:
 behavior,brand awareness, purchase.
 
 传统模型和 Ehrenberg 这个的不同之处在于:传统模型研究的是不同阶段里的反应。
 Ehrenberg 在此基础上多考虑了目标群体过往的behavior(带来的影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