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27832|回复: 7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44天一战GMAT740全自学经验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2: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D来的不多,纠结了一下还是决定把经验发出来,也许能帮到一个人或一些人,也是有价值的。工作党,基础较好,40多天复习时间差不多120小时,强度不算太大,结果也还算不错。自己认为自己的复习还是有些独特的思路。

2021年2月20日线下考的,考试成绩:Q50,V40,总计740,IR 8。个人认为反映真实能力,不是最佳也不失常。


发帖申明:
首先,纯属个人经验分享,无任何第三方利益关联。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其次,关于经验的适用性:就个人体会,GMAT考试对于每个考生的价值、难点可能完全不一样,如果你的情况跟我差很多,一定谨慎参考。
最后,以下内容谨代表个人观点。
以下经验,万字长文!!!我相信,如果你耐心看完,一定会有收获。



收藏收藏190 收藏收藏190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2:04:5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篇:我对GMAT的认知一、GMAT的考试内容与形式
如图:



出自官方的handbook(handbook建议大家有时间可以浏览下,就当练习阅读了)

考试是电脑机考,还有Online版在家考。
四大部分十种题型:
一、写作AWA,30分钟,0-6分
①论证有效性分析
二、综合推理IR,30分钟,12道题对8道就满分
①多元推理
②表格分析
③图表解读
④二段式分析
直到考完我都不知道这四个谁是谁,不重要,我IR还是拿了满分。不过这个也不计入800分总分。
三、数量推理Quant,共31题,限时62分钟,两个题型数量差不多
①数据充分性分析DS(也叫条件题)
②问题求解PS
四、文字推理Verbal,共36题,限时65分钟,三个题型数量差不多
①阅读理解RC
②批判性推理CR(也叫逻辑题)
③句子改错SC(也叫语法题)
为啥把这些罗列出来?因为我一开始备考真是看的云里雾里,啥乱七八糟的缩写,直到看了官方的handbook才清楚明了。



分数对照如上图

关于自适应机制:官方的说法是Quant和Verbal部分题目会根据答题情况改变,意思对得多题目难,错得多题目易。由于中国考生都是Verbal比较薄弱,而一开始Verbal又是SC题,做对了才能“升库”拿高分,就有了“得SC得GMAT“之类的说法。我是不太认同这个观点的,SC再好你其他错多了也不可能拿高分,国外论坛上SC错三个拿了760的也大有人在。我认为完全可以听从OG(官方指南)的建议:忽略自适应的机制,科学备考稳扎稳打,不要去猜测这个机制如何运作的,尤其是考试的时候,你的认知资源很宝贵。
关于机考:之前没考过或者好久不用电脑考试会需要一个熟悉的过程,感觉比纸质考试费劲的地方在于数学部分,屏幕上看题,看完低头打草稿,稍微影响速度。平日训练建议就用电脑,别用手机做题,也别用纸质OG(电子版我认为更方便),我基本原则在kkk网站做题(薅了你们网站的资源,这算是还愿了啊),跟考试长的没区别。
刚才去kkk又显示题目因版权原因做不了了,不懂为啥。
二、GMAT考试的本质
没参加的GMAT考试的,可能会将其与托福、雅思甚至四六级并列(在GMAT当中,这种平行是不允许的,手动滑稽懂得都懂),但实际上GMAT和以上三种考试完全不一样,与GMAT类似的是GRE,或者国内的管理类联考(管理类联考有些题目就是GMAT翻译过去的)。
根据OG的解释,GMAT考察的是几种高阶的推理能力,不考专业知识,需要具备英语读写能力和基础的数学知识,考试的难点在于分析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能力。




这是什么意思?可能有人会开心,哇,难点在于分析推理,那我英语差也没关系?醒醒吧,英语读写能力是基础,英文不过关都算不上GMAT考试的正规军,门槛都没过,哪能当将军。



一道原题,感觉顶多是四级的词汇吧,要是看不懂怎么可能拿分

那这里的分析和批判思维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从这个考试出题者的角度来理解。GMAT考试是商学院选拔学生的考试,他们不希望宝贵的教育资源浪费在没有价值的学生身上,希望的是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课业,驰骋商海,最后能回来多捐点钱。
自然而然,这个考试希望选拔出最有潜力的学生:基础良好、学习力强、理解力好、逻辑清楚、有洞察力、有判断力、有一定表达能力,还有诚实守信。这些是我的理解,我估计很大一部分人都死在基础良好(包括英语基础)上了,不然平均分怎么才581。
那么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推论,这个考试并不希望那些只会埋头读书的人取得很好的成绩,而是尽最大可能选出综合素质强的人,那些能力优秀的人,应该可以花费较少的时间取得体现他们能力的成绩。理解这个很重要,因为它决定了你的考试策略。
举个例子,下面这个题,句子的核心意思是美国系统性地清除森林创造了牧场、带去木材房屋,但也导致当地的森林整体被侵蚀。一方面,它考察的重点并不是语法,而是逻辑,not only……but also的结构谁都知道,但是重点在于要理解清除森林的三个结果,并不是并列的,而是转折的,所以not only……but also可以直接排除;另一方面,GMAT有不少这种划线部分超长的SC题,我认为考官就是在搞心态,这种题大多语法上不难,但是你看到就可能很慌,读完题在几个选项中慌乱徘徊,就浪费了时间,从一个侧面考察你的综合素质。(考官的意中人应该是那些实力派,不会因为划线长而乱了阵脚,恰恰相反以扎实的基础的敏捷的思维快速排除错误选项定位正确答案从而节省时间。)




那是不是不符合我上面说的那些能力标准就没办法考好GMAT?我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如果自我感觉能力一般般,我认为你很努力,用上科学的方法,上面这些能力在考试中的应用(仅仅是在考试中)是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提升的,同时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我不相信随机路人备考20天,拿下750这种离谱的事情;我自认为语言天赋略高于常人,能在较短的时间拿到还算满意的成绩,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更依赖于长年累月的学习思考与积累。
最后概括一下我认为的GMAT考试的本质:具有明显选拔性特征的综合能力为基础,分析能力为导向,以英语为语言载体的商科考试。其内容可以理解为:
1. 入门条件:良好的英语基础+合格的数学基础,这是考试的门票。
2. 评优条件:快速的学习能力+良好的逻辑思维+生理心理的综合素质,真正考察的科目。
作为中国考生,我想说:
“GMAT考试到底难不难”是个没有意义的问题,如果没拿到门票(入门条件),这些人可能会觉得奇难无比,毕竟看都看不太懂题意。但是当你基础过关,你就会觉得这考试的套路全有迹可循,我甚至有理由相信大多数选择参加GMAT考试的中国考生,是那一帮积极上进、勤奋学习或者天资优异的人,应该早就具备了这项考试所要考察的能力,或潜力,只是受制于语言劣势,某些时候没有将其潜能发挥好。 所以,如果你之前没考好,不应该沮丧;如果没考过,更不应该害怕,千万别被英语这门语言给拦住了。梦想的星辰大海不应该被一门地球上好几亿人都会用的语言所束缚。
另外,本人备考过GRE,我也想说,GMAT应该对于中国考生相对更友好,词汇量要求应该更小,但是由于其题型多,备考需要的精力应该是差不多甚至可能更多。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2:05:52 | 只看该作者
第二篇:备考策略与思路一、策略
策略方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树立正确的心态。Be REALISTIC. 不要幻想随便准备个几天或者凭着感觉做个把月题目就能拿到想要的结果,更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应对考试(天才们自便)。心态真的很重要,如果你决定要考,就要意识到这事对于你的挑战性,有了预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才不容易放弃。
二是设定合理的目标。大多数人考这个的目的应该都是用来申请学校,我认为分数够用就行了,不用想着超出很多。设置一个合理的目标分数会让你感觉到压力更小,有助于提升自控力(可能违背常识,但是相信我,压力太大只会让你更容易犯拖延症)。




三是追求复习的质量。GMAT复习要因人而异,这是基本原则,制定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是保证质量的第一步。前文也说过,这个考试本质上考察的是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那么纯粹的题海战术成功的可能性就不大,因为题海战术难以洞察考试的套路,而且耗费时间巨大,可能得不偿失。事实上,目前网络上能找到的优质题目资源也很有限,几千道题目,真要刷起来,很快就做完了。
四是争取一次性分手。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考了两三次还不出分,不仅让你心力交瘁,还会打击自己的自信,我认为是很不划算的。我看到有些论坛上,有人一年四战五战,真是看得我心惊胆战,这些朋友的心理素质也太强了吧!




要考,就尽量一次性备考,一次性成功。担心一次性会不稳定,最多两次,这种事超过三次那真是要命。所以,备考的时间规划上,稍微安排的充足一点,有所得就要有所舍,该放一放的事就放一放。当然,我也不建议战线拉太长,这样也容易惰怠。基础优秀的情况下,我认为30天左右(120小时)就够了;基础一般45(180小时)天;英语数学基础差的,请先用3个月的时间恶补英语数学。
二、思路
在以上策略的基础上,我再拟一个具体的备考思路。
第一步,分析现状(一)摸清敌情
1. 先到官网看看,翻翻handbook,认识一下GMAT是啥。然后APPstore搜索GMAT,一大堆APP,下一两个你就大概了解国内的备考情况了。L网不错,里面有不少文章都介绍的比较清楚。当然文章说的备考方法策略,你要自己有所甄别(适用于本文)。
2. 然后把GMAT的一些明确要求理出来,我认为基本上有这些:
①英语:雅思6.5或六级550同等水平的基础上,掌握核心词汇,整体词汇量要求应该在8000-10000左右。这个词汇量是远超常人水平的。有人认为不需要掌握这么多词汇,我不是太认同。尽管考试里面很多地方你不认识那个词,逻辑上可以猜出来单词与答案的相关性,但是,生词多了对于考试的人来说,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压力也构成GMAT考试难度的一部分。对于大多数人,有了扎实的词汇基础,才能从容应对考试。除此之外应该还有百来个数学词汇需要掌握。
②数学:我是湖北文科生,感觉范围大概是初中数学加高一高二数学的部分内容,这里的部分内容主要是排列组合和二次函数。可以负责任的说,不涉及高数的任何内容。
③常识:一些与逻辑思维相关的常识,比方说利润等于收入减去成本、汽车尾气污染环境、工厂选址考虑交通、风险与机会并存、事实胜于雄辩等等。
以上这些我感觉就是GMAT的基本门槛了,有这些基础就算是拿到门票了。




3. 搜罗可用的复习材料,我的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首选官方材料,OG和PREP,这都不用强调了。上面说的追求复习的质量,很重要的就是复习材料的质量。官方资料是质量最高的,毫无悬念。不差钱的朋友,应该果断选择正版官方资料。
②题目资源:我个人的经验是除OG外,kkk网站就够了,题目很全,错误也少。
③教辅资料:个人感觉曼哈顿值得一看,尤其是语法。国内的,杨鹏长难句和再要你命3000长难句精讲都值得一看。后面细说。
④其他资料:根据个人情况选择,比方说张道真语法、陈向东的数学课本、词汇书等。不要贪多求大,我看有些机构,动不动10个G的资源就发上来,然后让你去网盘下载,下载下来发现一堆乱七八糟的,重复的多,没价值的多。要是缺乏鉴别能力,可能浪费你很多时间。
⑤辅导机构:我没报班,听得试听课感觉也都一般,但是我认为基础较差的同学应该会从中获益不少,报班应该也能帮助到自控力较差的同学。这个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量力而为。一对一的辅导我是不大推荐的,理论上来说,机构应该会把最优秀的老师安排在那种人数最多的公共课上。
⑥复习经验:知乎、论坛、APP都有,都看一看,开卷有益。重要的是把那些重复出现的经验整理下来想办法为自己所用。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我这篇经验没有夹带私货的动机,也应该是目前你能找到的比较完整而全面,且有思考有深度的,为数不多的个案复习经验了。
最后,记得随时把你找来的资料整理归类,方便后面使用。
我提到的资料,有电子版的我都可以整理出来,有需要的私信我给你下载链接。
不管什么事,找对人很重要。下了APP或者混论坛应该就会加群,找找学习的伙伴(答应我,别抱着搞对象的目的去),问问有经验的考友,会有所裨益。




(二)评估自我
1. 先对照上面的明确要求看看自己还差多少。这些基础性的要求,逃不掉的,如果差很远,肯定要先补一补基础再考虑GMAT的备考。
2. 然后做一做真题。把quant和verbal 的五种题型都各做10个,不限时间,看看自己除了猜对的做对多少。我记得L网APP还有自测的小程序,可以试一试。要是正确率在20%以下,或者题目看不下去的,那基本上等于是零基础了;40%-50%应该是有一定基础;50%-70%应该就不错了;在这之上肯定是高手了。
我相信大多数人读到这里已经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是在入门条件还是评优条件(参见第一篇)上了。也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知,请继续看后面的内容。
如果看完上面这些,题目也做了,还是毫无头绪,你应该找个专业的老师帮助你。论坛的大神或者机构,用得上了。(我没办法推荐任何机构,我也没用过。如果你私信我,我不能保证即时回复,我也不觉得自己是多牛逼的大神)




(三)明确目标
请在完成上面提到的评估自我的任务的基础上再来明确目标:
①学校有要求的,你别无选择。
②学校没明确的,你查了查资料,看看其他考生的数据,基本上也别无选择。
③想根据成绩选学校的,建议寻求专业帮助,找个懂行的人给自己做个评估,结合自己的时间和基础情况制定目标。
④还整不明白的,这么说吧,我希望那些细心看这篇文章的人都考700+(超过88%的参赛选手),做个官方的十里挑一。




第二步,制定计划
没有计划的备考,我认为不大可能成功。计划让你时刻明确方向,也能把延迟的满足感分解成完成计划的满足感激励自己。
(一)计算时间
先搞清自己还有多少有效的学习时间:
1. 距离申报还有多少天?如果没信心一次搞定,有没有可能安排两次考试?请用你习惯的工作日来计算,如果你现在的生活是每周双休,那就一周只有五天,不要想着对你的习惯大动干戈,过于乐观地估计自己的时间。我本人就是基本上周末单休,每周至少那一天我是出去玩的,多数时候都是骑车一整天,精疲力竭的那一种,晚上回来也不可能再复习的那一种。不要把那些零散的时间,比如commute、toilet、wait in line的时间,算进来,这些时间能锦上添花,但是算计复习计划毫无意义。
2. 确定每天复习的小时数。我建议每天4-6小时。时间再长需要常人难以企及的意志力与精力。4小时,上午2小时,下午或者晚上2小时,就很满了。超过这个时限,你真很有可能学不下去。 (即使你一整天坐在书桌前,有效的学习时间也不会超过六小时,那些多余的时间,大概率都会被浪费在刷朋友圈刷微博上。与其那样增加自己的焦虑感,不如高效学几个小时然后去开心地浪。) 就我自己而言,有时候都感觉完全看不进去了,必须要打打游戏或者运动一下才能再找回状态。 人活在世,皮囊难安。你必须留出时间吃喝拉撒洗衣做饭,锻炼身体,与人社交。没有那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灵魂无以寄托。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的。 我知道有些人是有家人的支持,帮你解决后勤问题,你是幸运的,但那不是也不应该是常态,自己去承担这些琐碎的事情可以帮助你调节心绪,也会从侧面减小你备考所背负的压力。




(二)分解目标
要拿到自己想要的分数,具体需要学习什么?在摸清敌情后,你就要心里有数了,而且需要知道学习这些东西要花多少时间,精确到小时。总体而言,我认为可以分为以下几块
Part 1 基础部分
1. 语言基础
①词汇,到底是选什么词汇书,背哪个词库,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基础差的估计还得补一补托福词汇,基础好的直接GRE3000。关于如何记单词,有需要的在文章后面回复或者私信我,我再另写一篇讲方法和工具。耗时因人而异。
②阅读,杨鹏长难句,30P的说明与70个句子;耗时取决于个人英语基础。要你命3000长难句,共300个句子;耗时取决于个人英语基础。这两个东西的耗时都是循序渐进的,应该刚开始比较慢,后面逐渐加快。
2. 数学基础
①陈向东数学写的还不错,我看的是GRE版,耗时不超过5小时。基础一般及以下的建议看下,用不了多少时间,基础好的直接跳过吧。
②og 的math review部分:必看;40P,用来熟悉数学词汇以及一些基本概念,差不多2小时的工作量。
Part 2 核心部分
1. OG2021
必看,没的说。接近1000道题目,平均用时2分钟,再加上每一题型前面的说明,对答案、做记录,刷一遍,至少预计2400分钟,也就是40个小时。但是针对弱项,比如我的SC,一遍根本不够,二刷应该是跑不掉的;再加上查资料看解析,估计还需要30小时重点突破。
2. 曼哈顿语法,建议必看;值得反复研读,估摸着12小时的工作量。
3. PREP或GWD模考,建议至少做10套左右。耗时大约25小时。
到此为止,大家可以看到我个人的时间花费了,不算长难句和词汇,这里面加起来的时间是109个小时。我认为这个时间很极限了,我真的很难想象花的时间比这个还少还能700+的。
其他,IR,根据你的需求在最后两周看下就行。我没需求,只做了几个题了解了下,感觉简单;写作,同IR,不多说了。



这个封面的OG应该是最新版

(三)形成计划
在算好时间和分解目标之后,就能制定具体的计划了。
制定计划的关键在于,要让计划保持连贯性,确保每天都有收获。基础部分和核心部分有一定的先后关系,但绝对不是完全割裂的,前期可以基础部分多一点,后期核心部分多一点。
下面我把我自己的计划深化修改一下,做了个第一阶段,做个参考和说明。考虑到适用性,这个计划没有放过于基础的背单词部分,也没有上面说的数学基础部分
假设备考总共7周,每周5天,每天4小时,四个阶段,前三个阶段每阶段两周,最后一阶段是考试周。以下是第一阶段的计划。(有能力的同学完全可以用思维导图简化,不需要做成表)




1. 可以看到,第一阶段的重点是基础部分。周一是开始,看一看杨鹏长难句的介绍,大概翻阅一下曼哈顿语法,看OG的总论,做测评题就差不多四小时了。
2. 然后,周三开始,每天大约要两小时去吃长难句,因为一开始不熟悉,两小时十个句子,读读写写翻译理解,并不轻松;一小时看曼哈顿;然后一小时做25个题。这一天就四小时了。
3. 到第二阶段,长难句和语法都完成了,OG的题量就大幅增加,然后开始穿插模拟考;第三阶段就开始重点复习错题,二刷OG;第四阶段考试周冲刺,调整作息,看错题,日常做题保持手感,基本就这样了。
制定计划的原则,连贯性,核心要义就是日拱一卒,每天进步,科目均衡,没有意外,逐步成为一个平平无奇的杀G天才。
需要说明的是,理论上没有任何人可以在一开始就制定一个完全可靠的复习计划,你不需要担心自己的计划是不够精准,只要大体方向错不了,保证循序渐进,每天的时间都不浪费,你会逐渐把握自己的情况,这时候再来对计划进行优化和调整是完全可行的。比方说我,复习到后面,越发觉得SC就是唯一的瓶颈,那CR和RC的时间我就压缩掉了,基本上全用在SC上。




第三步,执行计划
这一步其实没什么好说的,如果你前面的功课做扎实了,现在就是对抗惰性,争取按部就班。方向对了,厚积薄发的做事方式,很难不成功。这里面注意这么几个点:
1. 尽量落实计划,用好番茄工作法(不知道的简书里面搜索就有介绍),确保每天高效率完成学习任务。4小时,我真心觉得我这么爱玩的人都能完成,你肯定可以的。
2. 如果做不到今日事今日毕,欠账了怎么办?后面还呗,但是如果有欠账,应该先把计划任务完成再去还债,不然你有可能一直处于还债的状态。(感谢初中英语老师教给我的道理)
3. 如果你感觉某个时刻学不下去了,可依次尝试这个4S:
①Switch:换一门来学;
②Speak:跟考友或者其他的人,交流下你学到了啥,有什么心得体会,既可以帮助复习,还能缓解压力增强自信;
③Sport:去锻炼把,缓解大脑疲劳还有助于记忆;
④Sleep:也许是该睡觉了。困了别强逼自己,该睡觉就得睡觉。有些时候累了就休息,我一直坚信,除了阎王爷召见,没有什么事不能等到第二天。
这里特别强调下睡眠的作用,请务必保持7.5小时的睡眠。充足的睡眠让你的脑袋瓜有足够多的时间整理一天所学,固化记忆,加深理解。虽然我经常学到晚上一点多,但是我早上也睡到九点多。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2:06:45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篇:长难句与SC
从这一篇开始,具体讲讲各部分的复习备考方法,主要是Quant和Verbal。我认为,在有上面的策略和思路的基础上,如果你能科学规划扎实执行,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我后面所讲的方法,可能跟其他地方讲的有些不同,是否适用你的情况,请谨慎甄别。个体之间学习风格不一样,方法也就不一样。




一、长难句突破
为什么要先讲长难句?因为我认为对英语长难句的把握能力影响GMAT考试全局。
(一)搞定长难句的意义
GMAT考试的材料,大量来源于学术文章,里面的句子为了追求表达的严谨性,往往有大量的修饰成分,导致句子特别长。英文表达习惯和中文差异很大,也就会导致杨鹏长难句里面所说的,中国人读英文,经常内存不足,没办法一次性消化一个很长的句子,因为一个句子的信息量太大,加之对语法结构不熟悉,对修饰与被修饰的对象关系弄不清楚,很容易读着读着就晕了, 在考场上还会转化成考试的压力。所以,长难句既是阻碍理解的拦路虎,也是影响心态的负面因素,搞定长难句也就变得非常重要。
1. 长难句是理解意思的基础,考试的四个部分都用得上。Verbal里面的几个题型更是严重依赖对长难句的把握能力。
2. 长难句对于SC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如果没办法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就没办法判断语法的对错。
3. 搞定长难句才有可能控制好考试的时间。如果你一个句子没办法一次性读懂,来回反复,不可能实现平均两分钟一题的做题速度。
4. 最后一点,搞定长难句,面对题目就不慌,减小压力,这个作用关乎全局。
本人对长难句的复习,主要依赖上面提到的杨鹏长难句和要你命3000长难句精讲,两本书都看了学了,下面我讲讲我是如何学习的。




(二)杨鹏长难句的用法
这一本是我在备考GRE的时候看到的,当时看完觉得简直提神醒脑,一大神作。我推荐采用如下使用方法:
1. 精读前三章概述性的内容,理解作者说的“意群”的概念,把握长难句难的本质。
长难句突破的关键就是通过刻意训练,让一大部分原本需要你刻意去理解加工的信息转换成你下意识就可以理解加工的信息,降低长难句理解的认知资源消耗,从而大幅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阅读速度。
2. 跟着书中的方法一个一个攻破句子, 仔细研读。
①确保完整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②完整把握句子的主体结构(我认为不需要知道每个语法点,主谓宾弄清楚就OK了)
③每个句子熟读30遍,积累语感。30遍是分解的读,前三次每次五遍,后面逐渐减少,间隔的时间从一天到两天四天八天十五天等等逐渐延长(参考艾宾浩斯记忆法)。
3. 除此之外,我在句子读了四五遍比较流利之后,会把自己读的句子录下来,在上下班或者骑车的路上听一下,心中跟着默念。



当时的录音

(三)要你命3000长难句精讲
就是这本




这一本是我在备考GMAT的过程中,感觉SC做的吃力又回头来看的。
相比之下,我觉得在看完杨鹏长难句的基础上,再看这本收获会更大。这一本更加化繁就简,没有那么多的解释和说明,把难点归纳为倒桩、省略和长句,全部服务于加快句子的理解,非常有意义。
训练的时候,我是先蒙着下面的讲解,先试着自己去:
①理解句意
②分析结构
③分析难点
④总结
然后在对照书中的讲解,看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我认为这种训练可以让人非常快地提高读句子、理解逻辑的能力。这本书方法论没那么多,非常适合用来反复训练。300个句子的量,也是非常大,我没有练习完,依然感觉有明显的提升。如果解释当中有看不懂的语法点,记得查语法书。



搞定一个打钩一个~


二、SC
接下来讲讲SC。对于大多数考生,SC是最头疼的:知识点多,题目难懂,错了再错,占比挺大,关乎全局。
(一)SC到底考什么?
OG已经在SC部分的介绍中说的很清楚了,SC考察的不是纯粹的语法知识,只是需要你掌握GMAC认为标准的语法规则,更多的考察重点是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阅读理解、发现问题的能力。问题的难度来源于句子的复杂性和选项形式差距带来的语义差别。
OG也对SC考察的内容明确了:Correct expression(语法正确),Effective expression(简洁有效地表达出想要表达的观点),Proper diction(遣词造句的优化)。这三项,都穿着语法的外衣,套着逻辑的本质,大多数时候都是需要在把握逻辑的前提下去判断语法对错。
而根据实战经验,我想说的是,SC考察的内容是完全跟随整个GMAT选拔目的的。相比于语言能力,考察的重点依旧在于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
我再举个例子,看下面这题:




题目的意思是从车窗向外看,近处的物体移动的速度比远处快。在中文里面,我们可以说速度快,但是逻辑上,速度等于距离除以时间,是用数字衡量的,速度本身不运动,运动的是物体,物体的运动有快慢,速度只有大小或者高低,所以英文里面只有lower/higher speed,不会有faster/slower speed。
显然题目比较的是两者运动的快慢,很快就能排除ABCD选项。
在备考过程中,我碰到许多题目,几个选项的语法差别很细微,没有深厚的语法知识积淀错误很难排除,但是你一套上句子的逻辑,错误选项很快就可以排除掉。
(二)SC的备考方法
SC考察的内容决定了复习SC的方向:始终关注语义和逻辑,同时不断强化语法基础。下面说一些具体的方法:
1. 资料准备
除了上面提到的OG、曼哈顿,我认为有必要准备一本语法书。我用的是十几年前买的张道真语法。尽量纸质版,因为在复习过程中,碰到疑惑,你可能需要循着目录反复检索相关语法规则,电子版PDF翻看太费时间。另外,词典的话,我觉得是有道词典APP就够了,里面也能看牛津。



两本祖传的语法书

2. 复习顺序
根据我自己的摸索,我认为应该把OG里面SC的八个知识点看完就可以开始做题了,每天不用做很多,边做题边看曼哈顿,这样曼哈顿两遍看完(第一遍理解,第二遍整理笔记,建议用思维导图整理方便后面对照定位),应该做了有个五六十道题了。



我做的笔记截图,英文书,汉语笔记,表述可能有不符合专业术语的地方

这些题做完,就会对曼哈顿里面讲到的考点有感觉了,大概知道一道题在考些什么。然后再去比较大量的做题才会有一定的正确率,也才能起到训练的效果。在刷题的过程中,不断结合曼哈顿刻意训练自己掌握被考到的知识点。
不要单纯的去看曼哈顿,不做题,那样不利于曼哈顿所讲的知识点到底是如何应用到题目中的。
关于时间控制,我认为第一遍做就要刻意去把握,不能等到后面来补,因为习惯形成了是很难改的。第一遍可以稍微慢点,比如两分钟一道,但是不要在一道题上纠结太久,没有意义。第一遍做,也不要太在乎正确率,这是个熟悉的过程。
这里面有个教训就是,我在OG的PDF上做题,后来发现错题的整理非常麻烦,于是我干脆又在kkk系统上再刷了一遍OG的语法题,借用kkk自带的错题记录来整理分析错题。建议同学们直接拿kkk系统刷,整理错题会节省一些时间。
等第一遍题刷完,就可以系统性的地回顾错题了。这个阶段,是你提升的关键阶段。
3. 复习错题
首先,对于错题,复习的目标是能明确回答这四个问题:
①为何对的选项是对的?
②为何错的选项是错的?
③为何错的选项看着像对的?对的选项看着像错的?
④为什么犯错了,怎样才能下次不犯错?
这几个问题读起来可能有点绕,但是,我认为它们是任何高手之所以成为高手的核心诀窍。这四个问题看起来也挺简单,但是要做到,是需要花大力气的。
我在复习错题的时候,会尽力保证挑出每个选项里面的所有错误,而不只是排除那个选项。举例来说明一下:



这是做错的题目

然后,下面是错题复习研究的笔记:




复习错题的时候,我会先不看答案再做一遍,看看有没有新的收获。然后:
①把正确答案带进去,分析句子结构,复述句意。在这个过程中,碰到不懂的语法结构,查语法书,确保能理解每一个语法点。
②一一分析每个选项,尽量找出选项的所有错误之处;对的选项找出当时为什么觉得不想对的选项的原因。这个过程中,会时不时对照曼哈顿,查考点,确保对错误的把握是准确的。
③最后做个反思,防止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刚开始复习错题的进度很慢,逐渐地,对一些有把握的知识点的分析就不要那么多了,复习错题的进度就快了。刚开始,一道错题要研究40分钟是常态,后面几分钟就搞定。
对于错题的解析,我认为真正靠谱的只有OG和那个Ron。kkk自带的好多解释都挺扯的,有些网友的评论解析也是胡扯。自然,那些说看见XXX,如Being开头,就可以直接排除的,这种违背辩证法的技巧,我一个都不信。
如果自己拿不准,看OG的解释,反复研读,对照曼哈顿,揪考点;再不行,找Ron的解释(曼哈顿的论坛可以搜索);网友评论有时候会给Ron的解释,也会有些线索。
但是切记,学个半吊子,没彻底弄懂就放他一马,对于错题一定要彻底弄懂。你放题一马,GMAC的老头们可不会放你一马。
复习错题是个艰难的过程,要面对自己的不足,还需要大量的思考,简直是身心的双重考验,但恰恰是分析错题,收获最大。




4. 做题技巧
这部分我不想多说,OG和曼哈顿都说的非常非常清楚了,我也高度认可曼哈顿提出的解题步骤。时间控制也都说的很优秀了。我只想说,永远记住语义优先,逻辑优先,完完整整的看完题目才能做出选择。
最后,说句感受,做SC的能力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刚开始面对语法规则做得头昏脑涨,正确率来源于语感,经过对错题的复习,这个过程对曼哈顿语法规则逐渐烂熟于心,在做题的时候,完全是高度自信的,对于自己做题的对错,有很大的把握,整个人面对Verbal的心态也不一样了。


5#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2:07:26 | 只看该作者
第四篇:CR与RC一、CR(逻辑)
讲完长难句和SC,我觉得GMAT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最难的部分已经讲完了,CR和RC,以及Quant相对就轻松很多了。
CR,说句实话,考GMAT期间我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复习,仅仅是把OG上的160多道题目做完了,CR部分的介绍也只是大概看了下。花费的时间,估计不超过6小时。
我得以自信应对的前提,并不是天生就会,而是在参加考研管理类联考的时候,花费了不少时间在逻辑的训练上,已经掌握了论证推理的思维模式。




(一)CR的考察内容
纯粹地考察逻辑思维。当然,需要阅读理解和常识的支撑。我在论坛和kkk做题的时候发现,读不懂题目,是很多考生没法做对题目唯一理由。如果还有这个问题,请把精力放在长难句上。
至于常识,基本上只要你不钻牛角尖就行了。而且,你必须接受OG的解释,你的“自以为是”,不能得分的。
(二)CR的备考方法
上文预告说,我的路子野,那是真的野。因为,逻辑的备考,我靠的并不是GMAT直接相关的资源,而是国内管理类联考考研的材料。所以,我在这里:
首先,墙裂推荐一个人:薛睿。直接去看他给国内管理类联考准备的课程的论证推理的1-12章(APP免费看),看完再做GMAT的逻辑题,简直是牛刀杀鸡。(还是强调一个前提,要读得懂英文,看得懂题目!)



就是那个2022论证推理系统课




1到12章就够了,第13章用不上

看完薛睿的课再去做OG里面的逻辑题,我认为应该没有任何超出薛睿讲过的内容,大多数题目都是削弱加强、建立联系。
除了课程,薛睿写的《逻辑考点精讲-论证推理》(注意别混了,还有一本是形式逻辑的)也是极度有价值的一本书。这兄弟,完全从考官的角度解析逻辑题,思路清晰,角度精准,可以说是对逻辑题有庖丁解牛的水平了。
本身国内管理类联考的逻辑题,早期就是翻译GMAT的题目,那帮考官学会出题套路之后,就开始自己出题,就变成了这本书所讲解的题目。也就是说,这些题目所隐含的套路,是一帮绝顶聪明的逻辑专业的考官研究出来的GMAT的套路,掌握这些套路,自然GMAT的逻辑套路就不难了。
然后,强调一个做题的训练方法,就是读完题目,不要直接看选项,你应该试着自己去构建答案,然后再去对比答案。(这个薛睿也讲过多次)如果答案里面有与你构建的答案相似的选项,恭喜你,你的思维和考官已经同步了。
如果你发现你的构建和考官给的答案差很多,那么这就是你需要填补的思维空白,认真分析这时候考官的论证思路;重复这个过程,做CR的能力必然会大幅提升。
有很多时候,读完一个题目,你就已经知道正确选项有哪几种类型,大概都会说些什么,甚至知道考官怎么挖坑。如果能达到这个水平,我觉得CR你可以碾压了。
最后,我要提醒一点就是,GMAT的CR题,大多数都很简单,基本上选那个与题目单词重复最多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但并不完全是这样。很多难一点的题答案表面上看起来和题目没任何关系,深入思考才会挖掘出其中的关联(尤其是涉及数据、统计的题目)。所以,为了不在考试中犯错,我认为平时做题的时候,就要小心谨慎,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CR这一块能不犯错,尽量一道都不错。
做完题目,一定记得复习错题!!!一方面补自己的逻辑漏洞,一方面仔细研究考官的出题思路。复习的目标同SC的错题(没看第三篇的请回看)。
(三)CR的做题技巧
这个OG也讲了,但是我认为最核心的就一点:始终关注题目的论据和结论。做任何一道题,读完题目,问自己,这道题的论据是什么?结论是什么?刻意训练,能大幅提升你的逻辑思维,也能避开考官挖的绝大多数坑。




二、RC 阅读
阅读理解是中国考生的老朋友了,从初中到大学,GMAT再相见,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
和CR的情况相似,我考GMAT期间的复习,仅限于做OG的题目,整个阅读部分,花费时间不超过6小时。但同样,我之前备考GRE时做过较大量的阅读题。
(一)RC的考察内容
我认为RC考察的能力可以分解为读句子的能力和读文章的能力。读句子就是攻克长难句,这个说过了。但是仅仅理解每一个句子是不够的,还需要理解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所构成的段落与段落的关系。我认这两者的关系成为RC难度的核心来源。
(二)RC的备考方法
我又是野路子了。
首先,在这里我又要推荐一个大神了,老肖,看过他写的关于阅读的教程,也是醍醐灌顶。下载地址:http://www.shelker.com/list/15/3.html。
虽然老肖讲的是GRE阅读,但是我认为完全适用于GMAT阅读,里面的“三段论”解题法、删减思维,绝对是攻克阅读题化繁为简的一大真谛。
如果你时间不够,你只需要看看老肖在解析里面讲解的方法论,看几篇他做的阅读题的解析即可。但是,我推荐把老肖250阅读题全部做一遍,看看解析,会有极大的收获。
第二,做OG的阅读题。我真心觉得,能攻克长难句,看过老肖的方法论,GMAT的阅读题绝大多数都没什么难度。做阅读题的训练方法,和逻辑一样,就是读完题目,不要直接看选项,你应该试着自己去找到答案,然后再去对比答案。
这种训练模式会逐渐把你的思维拉到考官的思维模式上,有了考官的思维,看到题目的几个错误选项就会心一笑:这坑我不跳。
第三,还是错题,复习方法还是回答那四个问题。




(三)RC的做题技巧1. GMAT阅读的特点
和GRE阅读不一样的地方,就是GMAT的阅读相对比较长,一篇文章出好几道题,但是相对来说从语言的角度其实是更简单的。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读完一遍记不住,做题的时候已经忘了读到了什么。
我认为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你没读懂,而不是记忆力不行。做阅读的时候,目标是理解,理解每一句话每一段,再到全文,理想的状态是可以复述出来。正因为不理解,做题的时候就会试着去记住文章的内容,而不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句子、段落之间的关系。如果要记内容,自然会记不住。
除了理解之外,另一个让人觉得文章读完记不住的原因是读的时候缺乏目的性和敏感性。
目的性的意思,每次做阅读题,我会读的时候就把文章结构理清楚(参考老肖250),把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楚。读完就能用一两句话概括文章讲了什么。熟练之后,这个过程基本不需要耗费多少时间,都是下意识完成的,往往做主旨题的时候还用得上。
敏感性是对出题套路不熟,经验不丰富。其实阅读题做多了,读文章的时候看到句子比较长、比较绕,有转折或有递进的地方,就知道那地方大概率会出题,不等读题就已经在下意识挖掘答案了。对于敏感性这一点,老肖也有讲到,抓文章的梗概,尤其要抓住文章的关系词,其实就是我说的意思。




2. RC的时间把握。
直观来看做阅读相对来说比较耗时间,但其实不然。GMAT的阅读题肯定是先读文章再做题,不可能等到你读完题目在看文章,那样时间绝对不够用。
所以,做题的流程也就一种,一次性读完全文,然后做题,碰上细节题回去看下原文。这就要求,一遍读懂,一遍看完。(实际上,我认为要实现平均1分50秒的Verbal做题速度,所有的题都只有一次完整读题的机会。)这个就依赖长难句练就的“大脑内存”了,要习惯于读一遍就看明白,不回头不回复。这个一方面是能力,一方面也是刻意练习的习惯。
如果能一遍看完,不回头反复看文章,我认为时间就够用了。碰上细节题可能需要一分半到两分钟,主旨题、推理题30秒到一分钟就够了。
做阅读题,其实放轻松,就当看新闻看故事,恰恰很容易掌握文章的内容。


6#
 楼主| 发表于 2021-2-27 12:08:30 | 只看该作者
第五篇:Quant
Quant可以说是GMAT送给中国考生的福利,我文科生感觉拿了50并不是最佳水平。(考试的时候,选择先做Quant,就有点紧张,前面好几题都做的慌里慌张的,估计有错了些不该错的。)
一、Quant的考察内容
前面说过了,初高中数学,还全是选择题。
虽然考察的是数学知识,但是,通过复习和考试,我认为GMAT的数学考察,也不是纯粹的数学知识,而是对理性思考能力的综合评估。比如下面这题:




说某生产指数p和效率指数e成正比,e和投资指数i成正比,问i等于70的时候p是多少。然后给了两个条件。
我们可能很习惯的就列出来p=ke=mi,所以感觉需要知道两个系数关系才能求p,很容易就选C。但实际上,条件2就可以算出来了,应该选B。
这种题考察的就是思维的定式与对数量关系的深层理解。数学真正学得好的人,对一些定理公式的理解不局限于其内容,而是对它的由来、限制,不同情况下的呈现方式都很清楚,所以是不会跳进考官挖的坑里的。
GMAT里面的的数学题,有很多其实都是考察思维能力,如果你逻辑严谨、理解力好,根本不需要去计算,直接看选项就能找到正确答案:因为你知道,正确答案只能长成那个样子。
所以,千万别只顾做题,学会举一反三很重要。




二、Quant的备考方法
Quant是我认为GMAT考试当中,题海战术会有效果的一部分,因为:
①数学题做起来速度很快,而且越来越快,刷题并不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
②数学刷题可以比较有效的掌握题目套路,即使不刻意总结也比较容易发现规律。
尽管如此,我依然认为需要刻意总结经验查漏补缺。
我在GMAT之前参加过管理类联考,听了MBA数学的系统性课程(海绵MBA免费的系统课),感觉受益良多,老师的经验与解题思路非常有价值。如果数学基础不好,建议去听个类似的课。
然后是做题,OG就够了。
做完同样要复习错题!!!
另外,到后期临近考试的时候,建议每天至少做20到30道题,保持手感。




三、Quant的做题技巧
这个其实很多,不同题型都有不同的技巧,需要听课或者看书或者总结,但我认为有三点最重要的:
1. 仔仔细细认认真真读题,有时候,一个限定词,题目的条件就完全不一样了:整数、正整数、非零整数、升序、降序、不相同的数字、可以相同的数字、近似……漏掉一个关键词就漏掉一个条件。
2. 问题求解的题目,看完题目先看一下五个选项,也许你不需要算就知道答案了。碰上量的计算,往往根据末位数就可以确定正确答案。
3. 条件题,一定记得每个条件都单独验证。不要验证完条件1,不满足,然后直接两个联合起来看!这样非常容易掉进坑里。

最后
我在此真诚地祝愿各位,杀G快乐,早日出分,在你想要的人生路上大踏步前行。


7#
发表于 2021-3-1 10:26:08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8#
发表于 2021-3-1 10:26:52 | 只看该作者
小白,跪求资源
9#
发表于 2021-3-4 00:51:15 | 只看该作者
赞赞赞
10#
发表于 2021-3-4 18:21:32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4-11-27 12:08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