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刚交完NTU的占位费,申请季也顺利结束了,整个备考及申请过程中从论坛收获了很多,因此也和大家分享一下申请过程中的一些收获和感想。
【申请情况汇总】
学校 | 专业 | Timeline | 网申 | VA | 面试通知 | 面试 | offer | 香港大学 | Accounting | 12.14 | N/A | N/A | N/A | N/A | 香港中文 | Accounting | 12.2 | N/A | 1.21 | 1.27 | 2.1 | 香港科技大学 | Accounting | 12.9 | N/A | 12.29 | 1.14 | 1.18 | 新加坡国立 | Accounting | 12.23 | N/A | N/A | N/A | N/A | 南洋理工 | Accounting | 12.9 | 1.15 | 1.20 | 1.29 | 2.2 |
【申请总结】
学校 | 专业 | 优势 | 劣势 | 申请的注意事项 | 香港大学 | Accounting | (1)title 好、QS排名高。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香港的象征。如果回国找工作,根据国内HR的调性,名气响、QS高才是硬道理。
(2)实习方便,但是根据了解,港大貌似搬去了数码港,因此这个优点只能待定 | (1)项目比较新。18年才成立。项目比较新意味着你能了解到的直系学长学姐就业样本就会比较少,留给你social的空间也会比较小,这点对于就业为导向的商科硕士是个扣分项。
(2)项目教学质量口碑一般。
(3)政治不确定性。 | (1)需要上传实习证明。是港新几所学校唯一在网申时需要提交实习证明的。
(2)没有面试。所以比较适合硬件条件还不错,但是不太擅长面试的小伙伴 | 香港中文 | Accounting | (1)性价比高。
Bar相对于港大和港科来说是比较低的,楼主在搜集资料以及参加面试的过程中也看到过比较多双非的同学,感觉港中文更加看重量化成绩,只要量化成绩够好,他就会给你机会。
而且楼主了解的就业数据来看,港中文和其他两所也没有本质区别,也是四大和还有主流券商的target school,所以十分推荐为了完善学历的小伙伴申请。
(2)项目比较老牌。咨询过在那里就读的同事,整体师资和教学质量还是不错的。 | (1)整体行情这两年被港大和港科压得比较惨,如果你是排名控或者十分注重title,就不要去了。
| (1)申请时除了要提交网申,还需要将纸质申请材料邮寄到学校那边。尤其是成绩单这一项,还需要放在教务处盖章的信封中。由于楼主是工作党,所以材料方面真是心力憔悴。要申请的小伙伴也记得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
(2)面试是群面。港中文的面试是群面,主要是自我介绍和case讨论,case就是普通的商业案例,论坛上面出的面经已经比较全面了。
(3)占位费很贵。会计要10万港币,而且考虑的期限也只有两周不到。(虽然香港的占位费都挺高。) | 香港科技 | Accounting | (1)项目质量一流,bar偏高。
根据在面试时和tony老师,以及之前和这个项目的本科同学(大学霸)的交流,港科的会计项目无论从课程安排、教学质量、项目规模(小班化教学)都是很有保证的,我觉得说亚洲第一都不为过。同时较高的bar也会营造更好的学习和就业氛围。很适合看重就读体验以及希望增强专业知识的同学。
(2)商学院中的战斗机。
港科商学院这两年上升势头真的很强,尤其在投行领域很好的口碑。咨询了之前在港科就读、现在在香港外资投行工作的小伙伴,港科基本=港大+港中文。当然学校终究只是个平台,最终怎么样还是看个人的努力。 | (1)课业压力比较大。高质量肯定意味着高压力,套用小伙伴的话就是“随时都在准备着爆肝赶due” | (1)这里真的要夸赞一下港科的招生办,整个申请过程不作不闹,一点不拖泥带水,审核材料、面试以及最后发offer的效率都非常高。
(2)这个项目比较偏爱海本和有过四大工作经历的同学,建议这两类同学可以踊跃尝试。 | 新国立 | Accounting | 第一年的项目,信息实在有点少。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楼主看过这个项目的课程安排,整个课程设计还是比较偏应用,也很贴合现在金融行业主流潮流的。 | 项目过了申请ddl,学校才统一审核材料。所以真的非常非常非常慢,楼主一度以为自己上了钓鱼网站,申请了假的项目。 | (1)不需要推荐信
(2)不需要申请费
(3)需要提交存款证明。国立是港新唯一一家需要在网申阶段提供存款证明的,金额需要能够基本覆盖学费,每个专业要求不一样,具体可以到学校官网查看
| 南洋理工 | Accounting | (1)QS排名高。
这点和港大类似,对回国找工作的小伙伴是个很大的优势。
(2)生活成本低,留学体验好。
从学费、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会比香港成本要低,而且学校还提供宿舍,可以说是资本主义中的社会主义了。在新加坡也会更加有留学的感觉,当然前提是你得适应一下像rap一样的singlish。 | (1)回国找工作和实习相比没有港校方便,但是考虑现在这个疫情的大环境,香港实习也没之前那么方便,这个缺点也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2)项目也比较新,就业的样本数量偏少。
(3)当地实习难找。新加坡政府规定留学生一周只能工作16个小时,加上政府对本地人的保护政策,因此很难一边读书一边进行相应的实习。不过好在这个项目可以选择5月份课程结束后延期毕业,到时候大家可以选择在当地或者回国实习。 | 或许是理工学校的特色,NTU和港科一样,办事效率真的非常高效。楼主用港科的offer当天就催到了NTU的面试通知,面试完也是隔了个周末就下offer了。 |
【关于中介】
关于中介稍微多说几句,中介这个东西很神奇,没用过的基本都想用一用,用过的多少都会觉得有点一言难尽。
从一个在四大搬过砖的打工人角度来说,中介的能力说实话比不上绝大多数的申请者。这一方面是因为,中介本身对于所申请专业的专业知识和申请的项目并不是很了解,他们所知道也只是从公开渠道获取的信息;另一方面,很多中介根本就没有任何工作和社会经验,很多从学校毕业就从事这个领域,因此除了一些admin方面的事情,也不可能在你申请的领域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给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意见。
而且更加过分的是,有些中介会昧着良心,利用信息差欺骗一些刚刚毕业的学生。以某知名留学机构为例,在宣传时他们会将刚毕业的学生包装成资深老师,并保证每位老师管理的学生不超过一定数量,但是实际情况则是这位资深教师是刚刚毕业的学生,实际管理的学生往往也远远超出保证的数量。同时他们会将条件背景更好的学生分配给所谓更加资深的老师,让学生认为自己的最终申请成功是由于获得了更加好的服务。
此外,由于中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申请有书念,而申请者的目的往往能够念上自己的dreamschool,这当中的gap就导致中介往往会在过程中实施诸如:夸大申请难度、适当打压申请者的自信心(pua)、控制申请账号密码、为申请者申请远远低于申请者实力的项目等行为,以完成自己的业绩要求。楼主的了解到的多为位985211小伙伴都在申请过程遇到了类似的情况,其中一位的中介甚至为了实现业绩而篡改了我小伙伴的成绩单。
所以,楼主想说的是,不排除确实有认真负责的中介,但即使选择了中介,也要尽量自己去搜集相关项目的申请信息、对每个环节都进行把控,并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主见,不要因为中介的无良而错失了最佳的申请时机和申请上dream school的机会。
【关于新加坡 or 香港 or 英国】
楼主最后还是在港科和NTU之间纠结了一下,但是出于对未来生活和工作方面的考量,最终选择了新加坡。个人认为,除非家里有矿,或者希望拓宽人类认知的边界,一年制商科的本质就是为了你的就业做准备(毕竟打工才是人上人-。-)。一方面是因为一年制的硕士项目时间普遍偏短,即使项目强度再高,你所获取的知识总量也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现在金融行业主流机构的门槛越来越高,除了要求有硕士学历外,还需要有与申请岗位对口的实习经历,这无疑也压缩了你花在项目本身的时间。因此,一年制的硕士最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你拥有硕士学历并且在读书阶段为你希望投递的岗位做好相应的实习准备。所以在选择学校时,除了学校的排名,更多要看学校所在区域能否提供与自己职业发展想配套的相关实习或工作经验。以香港为例,香港有港股市场,毗邻深圳,主要的业务还是与大陆相关的,如果想做一级市场或者未来回到大陆(尤其广州深圳)发展,我觉得香港就会比新加坡更加适合。
最后的最后,很感谢论坛上每一位小伙伴的分享(尤其感谢chico同学的帮助!),也祝愿每一位小伙伴能在申请季收获满意的结果!
如果有任何申请中的问题,大家可以私信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