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8324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9-1-18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申请季基本结束了,结果如下:
AD: UCL Fin, UChi MPP, 哥大 MPA, WUSTL MSBA(Fintech)
REJ: MIT MFin, Duke MQM, UCLA MSBA, LSE(Management and Strategy), Emory(MSBA)
Waitlist: IC IWM, USC MSBA(defer)
申请总结
UCL Finance:对这个专业不太了解,申请时想着要G5就带上了,数学测试比较简单,之前复习下高数就都可以cover了,面试好像不是很重要,因为我都没准备,直接就上了(当时已经拿了UChi的offer,就比较佛),结果来了offer,有点意外又在意料之中。
UChi MPP:MPP/MPA专业跟我的本科专业比较对口,本科时也跟着教授做了不少政府和政策类的项目,而且看到录取群中同学的bar都挺高的,是申请季第一个来的offer。总结下来,本科时的项目有加分,但更多的是要在文书中贯穿自己对policy和public affair的关心。当时还有一个问题是与community相关的,在这里表现出自己在academic之余还有很大的兴趣加入各种club是很重要的。
哥大 MPP:文书内容基本和UChi类似,还有一个video,但个人感觉这个video的作用更多在于考察英语口语能力(因为有伙伴托福成绩没达标,但没被要求上语言班),而且我答的也不是很好。
WUSTL MSBA:这是我被录取的唯一一个BA项目(大哭),但是这届招生人数似乎太多了,所以bar大概有点低。
MIT MFin:当时收到面试后充分准备了两个星期,但在面试官Dawna面前还是没发挥好,面完之后我就后悔了,明明可以讨论和分享的事都没说,有点遗憾。不过一同面试的伙伴都很强,没中也没关系了。我个人感觉能发面试给我,是因为我在PS写的很有逻辑,把每一段实习经历都贯穿在一起,同时职业规划比较新颖。
Duke MQM:无面拒。后来听说25 random那个要写的很drama。
LSE:脆拒,可能我标化不达标吧。
UCLA/Emory MSBA:这俩专业陆本招收屈指可数,都属于彩票校了,拒了我也无话可说。
IC IWM:被waitlist后听说转正几率10%?
USC MSBA(defer):R1申请被defer到R4了已经。
认真求分析
我的求职方向是Asset Management,希望能留美或留英,但是其他比如consulting也是可以接受的,所以现在开始烦恼。
UCL的项目是纯正的Finance,求职方向很明确,留英局势暂时还不了解,但似乎不太明朗。
UChi的MPP,学校的title很好听,AO组织了校友talk之类也感觉很不错,但毕竟是MPP,之后走那条路还需要自己摸索,问了一些学长姐也发现职业道路的差异非常大,但从好的方向来想,灵活性比较高,可能性就更多。
SIPA MPP,对于我来说和UChi唯一的不同就是NYC的生活费了,但可以明确的是,SIPA进UN比其他任何school都要容易。对于我来说,年纪轻轻就去UN工作,似乎没有拼搏的感觉。
WUSTL MSBA,几乎不太考虑了,虽然是BA项目(我主申的是BA结果就来了这一个offer你敢信?),但是录取人数实在太多了,光fintech就150+,虽然最后accept的可能低于50%,但给人水水的感觉。
希望大家能帮我分析一下,我最近正在整理收集到的MPP/MPA项目资料,过几天也会发出来跟大家分享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