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165942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5-10-2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首先偏科的問題是這樣的,拿V的%當成dependent variable,SC CR RC三科的%當成independent variables,用幾百份ESR去跑regressional analysis,三個independent variables的coefficients可以解釋成三科對V分數的影響力大小。SC略大於RC大於CR,但我得說這都是今年改制之前的資料了,這次改制RC被刪減的題數最少(少1題),SC/CR各少2題。用題數來說的話,RC的重要性又微微地增加了一咪咪。回來講這個regressional analysis,用model selection可以發現,SC/CR用一次回歸是OK的,但RC%對V%的效益比必須用二次項才能解釋得更好,用更白話一點的說法(我知道寫道這都是統計黑話 ),RC%的重要性在RC越爛的時候是越強的。像樓主這張ESR的RC=30%,SC=64%,假如RC增加為31% (其他不動),V%大約會增加0.49%;若是SC增加為65%,那V%大約會增加0.42%;若CR增加1%,V%只會增加0.34%。
同樣地,這單純只是資料分析的結果,跟計分的演算法(which is a black box)是否相符都是無法證明的。我只能從資料分析的結果說:樓主真的要把RC拉起來(這是廢話),因為提升RC是目前對你V%的提升C/P值最高的選項(這就是資料分析出來的非廢話)。
![]()
接著看樓主的答題時間,這裡就又不管三科的區別了,單純從對錯題平均花費時間來看。
樓主Q1真的猛猛的,題均1:30,答對率跟難度都屬中上,假如考試到Q1就結束,那估計會有V35。難度對應分數的關係我之前沒有特意去統計,畢竟每張難度曲線都要像這次動手細看真的太耗時間,我請助理幫我key-in的時候就只有key ESR上面明確寫出來的數字。但憑我的印象,Q4的難度有上到medium+5個刻度 (就是我表格裡面的5.0)就算很不錯的(V35....Q有50/51的話就上700了)。
Q2錯那題低難度的真的很傷分數之外,那題還花了大約4分鐘,幾乎就是用三題的時間來答錯一題!
Q3跟Q1相比不算太差,就是答對率略降,題均時間變慢了,再下去看到Q4,就會覺得似乎Q3的時候樓主已經略顯疲態。其實樓主的pace算是控制得很好,但pace跟正確率一樣根本是個假議題!(一樣沒有證據,純粹本人心證還有官方說法)。pace只是拿來預防到最後連續猜很多題(因為題題適性,連猜多題除非人品特好否則很有可能連錯導致難度如溜滑梯般下滑),樓主到Q4時間依然充足(基本上跟Q1一樣),但卻沒有能跟Q1一樣的表現。是否做到心煩?或者MP耗盡?這只能樓主自己去回憶了。假如樓主真的是精神續航力不足,新制(縮短時間與題數)其實已比舊制對樓主更友善、更有利。RC其實是V三科中最能靠JJ取巧得分的,下次報名時間抓好一點(最慢換題+7天,之前最快換題也是+8天),考前多做幾次模考,把耐力鍛鍊出來,我對樓主下次考試就上700是很有信心的 (裸考Q50)
當然如果要更穩紮穩打一點或者選擇考試日期的彈性很小,那還是建議針對RC單科去做加強,老夫就不在這邊班門弄斧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