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了OG,开始做大全,8个错1个,9个错了3个
不要太在意错误率,关键还是要注意发现自己没有想到或想周全的东西,总结出一些原来没想到的认识来,争取下次遇到类似情况,不再做错。
个人觉得ETS可能在任何一句话里出题,特别是对于长文章,必须得想办法记住90%的细节。
是这样的,ETS可能抓住任何一句话来出题。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放过任何一句话。当然,要逻辑地去看。
我一般都错在细节题上。我曾看过帖子说知道文章框架,然后大概记住细节再定位的方法。
应该如此。关键在于把握住文章的脉络。这里,你提及的框架可能不一定是你想的,而是文章的脉络,是包括每句话的起承转合的。这个框架宜建立在每句话基础上,而不是个别的关键词或关键句。
但问题是,如果大概记住关键词,那么没有完全理解句子的话,我觉得我对这个细节的记忆就特别淡,所以无法再回去定位
根本就不应忽略对句子的理解。看文章,要看成一个线索,所有的句子都在这个线索的某个位置上。当然,这可能是个最终状态了,但需要这样去看文章。对于某一个新的文章,从第一句开始就要引起注意了,然后知道其行文方向,直至最后一句。
每句话的具体内容不一定完全想明白了,但绝对要理解其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把文章的思路断掉。实际上,我在读文章时,是把文章的每句话都逐一看过的,并基本知道每个句子的意思了。
我发现,往往有这样的两种对立的情况:
一种是急于读文章,甚至连文章第一句都没有读懂,就去看下面的内容,结果如坠雾中。效果不好。
另一种是,一句一句地读,首先明白了第一句要说的问题,再了解了第二句的行文方向,这样好像开始较慢一点,但后面的内容逐渐展开,文章的脉络也比较清晰,甚至会越看越易于理解。最后,读文章的速度可能会满些。而做题挑选项时,由于脉络清晰,则更易于定位。
我有时在回帖时,虽然楼主问的是个小问题,但也将文章逐句地简单翻译一下。之所以这样做,不是要给大家看中文翻译究竟如何,而是希望给大家理清文章线索,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任何一个小问题,也要建立在对文章的总体感觉上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