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29350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3-1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虽然不是大牛,但是承蒙斑竹看得起,我也把自己断断续续几个月的备考心经写出来和大家共勉一下吧!
我看很多大牛秒杀XDF之类的培训,个人以为不然。有人带路自然节省了很多时间,本来这就是一个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年代,有工具不用自然是可惜了。不管大家觉得这些培训最后有没有用,看看听听我觉得还是会有意义的。春节我就是在北京六环的某个凄清的校区度过的,还好有一帮朋友天南地北聚在一起,虽然落寞,却也是缘分。
XDF归来感觉思路清晰了一些。回来OG绝对要仔细。一战之前我藐视OG,结果语法部分吃了大亏。有个大牛说得好:OG是简谱,大全是江湖。又有大牛说:逻辑考阅读,语法考逻辑。事实就是这么简单。OG从精神层面上来讲,我觉得已经够用了。虽然还有待大量资料的细化,但是提纲挈领的东西是必须要掌握的。如果考生对OG语法的解释已经烂熟于心了,那么语法离700的水平应该是不远了。那些什么固定搭配多是旁门左道,不能不涉及,但是没必要费心思专门去背。
其实方法论已经有很多大牛在前面讲了,我这个分数也不好和人家争论什么。不过我觉得在精神层面有一些可以分享的,因为几个月前我的英语还是没多少基础的。
个人因为GPA要保4,要找实习乱七八糟的一大堆,处于大三下GMAT的准备一直是断断续续的。时间就是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有的,挤不出来也可以A出来的,大不了一天睡四五个小时就是了。我没有大牛那么高的效率,连续看书几个小时铁定是会走神的。没什么,意识到走神了拉回来就行了。
个人觉得人的精力很重要。第一次考试准备了两个多月,可惜决战之时因为长年没有运动过了,做到V的后半部分精力严重不济,以至于V只有31。二战准备了一个月,吸取经验,这一个月里每天晚上去健身房狂练一个半小时(卧推恢复到了高中的水平,100KG)。考试头天晚上由于去异地赶考飞机晚点到达都是半夜了,一紧张整晚都没睡着觉,但是由于训练有数第二天早上仍然能有个不错的精神状态。N瓶红牛一鼓舞,再没出现一战的状况。当然,最后一个月里我有意在一天中最疲倦的时候来进行GWD的套题训练,就是为了要练习在疲劳情况下作战的能力。
GMAT就是决心的较量。一战不成,个人理解为老天是要想给我一个更好的分数,所以时隔两个半月后我决定重新开始G的准备。希望各位后来者如果一战不成,一定不要灰心丧气,G就是一个决定与毅力的较量。为了700+,为了美国的好学校,什么寂寞都是可以忍受的。我也是第一次把假期拿来学习,实习没去,旅游没去,高中都没拿假期看过书,结果大三结束的假期还科幻的坐在图书馆里准备考试。
GMAT就是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我没有那么强的领悟力能够在考试的时候还能每道逻辑题都想到什么逆否命题、对比推理之类的技巧,但是平时的大量练习培养出了比较准确的快速解题感觉。个人觉得大牛有大牛的招式,我不是大牛,那大牛两个月搞定的我四个月总行吧....我相信勤能补拙。
最后,祝各位后生更上一层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