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1日,上海, Q48,V38, AWA 5.5 两个月经验分享
2个多月的埋头学习,终于告一段落了。对自己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经验, 也带着一丝遗憾(数学才48分,对于我理工专业的人,学过高数的人,真惭愧). 这一阵子,CD是我上的最多的网站,求助的多,帮别人解决的少,今天也借此机会能够和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回馈CD, 希望能对后来人有帮助,特别是哪些已经工作很长时间的人。
Background: 10年前的硕士毕业,四级90分(100分制), 六级 80分. 工作后一直在我这个行业Top的几家外企工作,email/report/presentation 写的方面都一直用英语,听说OK. 5年前考过一次General IELTS, average 6.5.
复习时间: 过年后参加了新东方的GMAT培训课,早上8:30-14:30,上了大概两个星期。然后是完整的两个月Full time学习,每天大约9个小时(因为有小孩要照看,晚上基本不看书的)。
复习过程和资料: l 新东方的课,当时觉得还可以,毕竟那时对GMAT一无所知。现在回想有点浪费时间,2个星期就讲解题技巧。其实1周足够了。个人感觉,逻辑,作文最有帮助,我挺欣赏那个作文老师,虽然年轻,语速超快,很清晰,上他的课比看七宗罪,更系统全面。SC 讲了一堆”必错的歪门邪道”, 作文马马虎虎。数学没讲。 l 我是按照专项来一个一个突破的,先突破最容易提高,也最耗费时间的,顺序为SC->RC->CR->数学->AWA. l SC: 看了OG11的SC,和白勇和LZM的两本书。白勇偏重讲道理,分析;LZM则是典型的应试书籍。各有优缺点。平时练习时,尽量规定时间,20题一练。由于时间关系,下载的SC大全一道也没做。 l RC: 按照新东方讲的文章类型,结构,关键字进行练习,用的资料就是XDF的阅读教材和下载的阅读大全。这里一点要提醒大家,XDF里有些是GRE的文章,没必要练习,完全是不同的风格和类型。我当时没注意,浪费了两天时间在GRE文章,后来发现不是GMAT文章后马上停止了。另外GWD的文章尽量先不要练习,留给最后冲刺和检测自己水平用。好刀一定要用到最好的地方。 l CR: 花两天时间,认真revieiw XDF将的方法,然后就是花了一周时间做完陈向东的GMAT逻辑推理 一书。 此书不错,推荐。但部分内容偏LSAT, 对充分条件,必要条件讲的比较多,大家要注意。有兴趣,可以看看。对增加大家真正的英语逻辑推理能力是有帮助的。 l 数学:数学是我此次考试的败笔,由于过于轻视,只考前2周的时候,花3天做了一遍陈向东的数学一书,然后什么都没看。结果考的很不好。在后面会详细说明。数学不难,但是准确,细心,速度是关键。 l AWA:考前2周时,复习的AWA。 Argument主要看XDF的上课笔记和教材,绝对很好,而且Argument和RC的weaken/assumption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可以结合在一起思考,对两者都有帮助。Issue 没什么难度,就是准备好template,和结构,花一点时间就可以了,特别是对英语写作底子好的人,没什么难度。
上面所有专项复习完后,我只剩下2周不到的时间。于是装了PREP软件模考了一次。本来认为应该不错,因为平时练习的准确率还可以,结果大失所望。第一次考620,时间根本不够用,最后6题都是乱选的,数学49分,verbal记不清了。于是又马上模考了第二套,注意pace,但还是没有来的及做完,乱选了最后几题,得分650。这次考试,对我打击很大,完全摧毁了我的自信心,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了。
PREP模考后,我开始把注意力完全放在练习pace上,分析自己的速度,时间的分配。这一阶段完全以GWD为主. l 网上看到一个目标750,考了720的G友贴出来他的GWD准确率,以此为目标,每天2套GWD,早上下午各一套。GWD一个星期根本联系不玩,最后考虑到JJ和时间的问题,延期了一个星期。 l Pace问题,每个人的特点,弱点都不同,一定要找合适的。我的经验是切记在逻辑难题上过于纠缠,逻辑很容易浪费时间的,一定要能快速排除无关选项。在最后2选1过程了,要尽快决定。由于我往往最后时间不够,就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紧张,所以我的pace比较给后面留充裕时间,分别为 1-10: 20mins, 11-20: 15mins, 21-30: 15 mins, 31-41:25mins. 实际情况是20%可以做到,60%有5-8分钟延误,20%有10分钟以上。但总体上,可以控制自己的时间。 l GWD准确率:相信每个人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大家练习一定要有信心,偶尔一两次没做好,不要气馁。我用Excel做了一个表格,统计自己每次错题的分布,类型(比如说平行对称,还是代词指代的错误),便于下次做题加强这方面练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7 20:46:2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