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8179|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肯锡长江MBA08级校友汪伟毕业五年回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31 21:23: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麦肯锡公司  咨询顾问   汪伟
当他终于坐在麦肯锡大中国区总裁面前,汪伟自身丰富的经历以及长江商学院的背景让他再一次脱颖而出。

2012年7月的一天,在汪伟的长江商学院邮箱中,收到了一封来自麦肯锡公司。给全球新近咨询顾问的欢迎信和培训通知。在收信人的邮件地址中,除了CKGSB以外,还有Harvard, Stanford, Wharton, Princeton...... 基本都是北美Top 10 商学院。看着这份来之不易的邮件,回想起之前6轮惊心动魄的面试过程和2012年前六个月自己跌宕起伏的经历,一丝欣慰的笑容出现在他的脸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因为有了长江教授和同学的鼎力相助,收拢的心帆才能重新扬起,靠岸的小舟将会再度出海远航。

年少得志 平步青云



也许是幼年受到父亲从商的影响,汪伟从小就对商业很感兴趣。在上海交大读书时期,他就与几个同学一起创立了 Mycard 品牌。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Mycard 成为了月销售额过10万,兼职员工近百人的学生社团,在这个过程中,汪伟收获了很多,例如:商业模式,团队管理,沟通技巧,个人领导力等。然而,他也发现了自己在商业知识和实践上的不足。
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的面试选拔,汪伟如愿以偿地拿到了GE的offer,成为GE 在亚太区招聘的运营管理领导力培训生。因为其在领导力培训生期间的出色表现,荣获GE颁发的众多领导才能奖项。虽然在GE的工作和前途一片大好,但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问题在汪伟的心中萦绕,自己是否真的安心在一个世界500强公司做高级白领,去过着看似舒适体面的生活?还是要去追寻心中一直翻腾的那片梦想的海洋,虽然他尚不知梦在何方,也不确定那里是否惊涛骇浪 ?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长江,看到了李嘉城先生为中华造英才的宏愿,听到了项兵院长对“中国第三代企业家”的演讲,汪伟觉得自己的心一下子找到了方向。因为向往着大海,所以他决定离开GE,努力汇入长江。带着对梦想的追求,在长江愿景的感召下,汪伟通过近一年的努力,最终以优秀的表现通过主考官们严苛的考核,还获得了一笔不菲的奖学金,开始了他在长江的求学。


民企浮沉 祸福相依


长江的生活,紧张而又充实,随着一个个模块紧锣密鼓的学习,汪伟觉得自己眼界的高度﹑思路的广度,对问题理解的深度,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曾经在 GE 工作中一个个 “点” 的经验,在世界级教授的引导下,被逐步连成了“线”。在与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同学的讨论中,汪伟了解到更多行业的商业模式和心得经验, “线” 又被扩展成了一个个 “面”,让他得以用更高﹑更广﹑更深的思路面对这个商业世界。


2009年 GE正准备和一家上海的民营企业(广电电气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基于之前GE的背景,加上长江的学习,汪伟顺利地加盟合资公司,并在这个项目上崭露头角。他从销售市场﹑物流采购,到生产管理﹑人力资源一把抓,使这家工厂从无到有逐渐完善起来。也许这样的工作,对于之前的汪伟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但经过长江MBA 的训练后,汪伟觉得自己工作起来得心应手。最后,该工厂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筹建完成,合资公司在第一年就实现了近1000万的销售额。汪伟由于在该项目上的出色表现,工作从GE合资公司转到上海广电电气集团,先后担任集团新能源事业部负责人,以及集团海外市场部负责人,直接向董事长汇报,全面负责这家民营企业在海外市场以及新能源领域的开疆拓土。广电电气创建近25年,已是国内输配电行业的领先企业,但面对竞争的加剧,其传统开关柜产品,在国内市场已是一片“红海”。当汪伟开始负责新能源事业部和海外市场部时,公司还没有新能源产品,也没有独立的海外业务。如何开拓新的产品线以及新的市场空间,是汪伟上任之后的首要任务。汪伟的优势在于之前多年的外企工作经验,加上长江MBA学习中的纯英语教学和国际化的环境,以及他对 “从月球上看地球,整合全球资源” 理念的活学活用,使其在与外国客户及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的沟通谈判时,从理念思路到工作方式都不存在任何困难。在他三年的不懈努力,以及广电高层的大力支持与推动下,公司不但在印度﹑南非﹑中东﹑澳洲﹑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上风生水起,迈出了集团海外业务里程碑的一步;而且,其一手打造的广电新能源事业部以及与美国AE公司建立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也为广电在2011年成功上市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当汪伟 觉得自己得遇明主,可以学以致用,准备施展抱负之时,公司出现人事变动,汪伟原本负责的部门,因公司战略﹑结构变动,被分拆整合,他也不得不黯然地离开了这个自己曾为之挥洒过激情与汗水的地方。这次重大的变故,让汪伟充分认识并体会到,对于目前的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国民企来说,由于其决策更多的是基于创始人的主观意志,而非科学的管理系统,对公司的经营以及团队成员的个人发展都将产生巨大的影响。


从零开始 重新起航


2012年年初,带着些许低落的心情,以及对前途的迷茫,汪伟向学校申请希望能回到长江校园,进修Business Ethics 以及 Managerial Accounting 的课程。长江主管MBA教学的滕斌圣教授,得知了汪伟的情况后,即刻批准了他的申请,破例让其与MBA12级的同学一起学习这两门课程。当汪伟收到学校的确认邮件以及那份熟悉的课程表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动,就像是疲惫的战舰看见了不远处那熟悉的港口。很快,汪伟就来到长江北京的校园,重新回到了学生生活。每天清晨和大家一起挤公交去学校,白天教室听课,晚上案例讨论,周末参加各类活动,忙的不亦乐乎。期间还收到了各级校友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鼓励,让他时时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经过了近3个月的努力,汪伟不但收获了2个A 的好成绩,而且还得到了几家不错的公司的offer,同时也机缘巧合的收到了来自麦肯锡咨询的面试通知。

在长江多位校友同学的全力支持下,汪伟顺利地通过了麦肯锡6轮严苛的面试﹑笔试考验。当他终于坐在麦肯锡大中国区总裁面前,汪伟自身丰富的经历以及长江商学院的背景让他再一次脱颖而出,顺利成为麦肯锡这家全球最具影响力咨询公司的一员。

心向大海 感恩长江


回想长江MBA的学习和自己这段职业上的心路历程,汪伟真的很感恩长江对于自己的帮助。千言万语亦无法表达这份感情,故将最大的感受,总结为以下三句话:
长江是航灯,指明方向,奔流入海。
长江是挚友,雪中送炭,鼎立相助。
长江是家人,执子之手,荣辱与共。


后记:
得到的多了,就有责任去回报。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思考问题的方式,也算是其中的一种吧,亦是我现在力所能及的。而我更想说的是感谢,因为我成长中的每一刻,都离不开各位长江人对我的无私支持。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24#
发表于 2013-2-6 21:46:44 | 只看该作者
[quote]





麦肯锡公司  咨询顾问   汪伟
当他终于坐在麦肯锡大中国区总裁面前,汪伟自身丰富的经历以及长江商学院的背景让他再一次脱颖而出。

2012年7月的一天,在汪伟的长江商学院邮箱中,收到了一封来自麦肯锡公司。给全球新近咨询顾问的欢迎信和培训通知。在收信人的邮件地址中,除了CKGSB以外,还有Harvard, Stanford, Wharton, Princeton...... 基本都是北美Top 10 商学院。看着这份来之不易的邮件,回想起之前6轮惊心动魄的面试过程和2012年前六个月自己跌宕起伏的经历,一丝欣慰的笑容出现在他的脸庞。











Princeton 有商学院????



-- by 会员 gjrichard (2013/2/6 21:42:17)



哈哈哈

这哥们也够可怜的。何必出这种小名、惹得一身腥。
-- by 会员 bolan (2013/2/6 21:45:43)



应该是被学校利用了……知音体
23#
发表于 2013-2-6 21:45:4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2#
发表于 2013-2-6 21:42:17 | 只看该作者
[quote]



麦肯锡公司  咨询顾问   汪伟
当他终于坐在麦肯锡大中国区总裁面前,汪伟自身丰富的经历以及长江商学院的背景让他再一次脱颖而出。

2012年7月的一天,在汪伟的长江商学院邮箱中,收到了一封来自麦肯锡公司。给全球新近咨询顾问的欢迎信和培训通知。在收信人的邮件地址中,除了CKGSB以外,还有Harvard, Stanford, Wharton, Princeton...... 基本都是北美Top 10 商学院。看着这份来之不易的邮件,回想起之前6轮惊心动魄的面试过程和2012年前六个月自己跌宕起伏的经历,一丝欣慰的笑容出现在他的脸庞。





Princeton 有商学院????

21#
发表于 2013-2-6 21:13:08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请自重。

师兄是因为当年有筹建合资公司的极好机会,才中断学业的。长江规定三年内修完指定学分,才可获毕业证;所以师兄在毕业后及时返回重修课业;这也反映出长江对于教学质量的严格控制。

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每年招聘数量极少,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至于薪酬,本来属于个人隐私,不便透露;但据我所知,师兄在麦肯锡的薪酬,是远超长江中欧平均的。

有时人能去哪里,可以做什么事,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或者佛教上说叫“因缘”。师兄不来长江,可能没有参与筹建合资公司的机会;没有合资公司高层运营经验,可能进不了麦肯锡;又或者两三年后进入更大的平台,都是因为之前种种积累。所以,人的发展是渐进、一环扣一环的。

长江绝不会说,师兄进麦肯锡,完全依赖于长江;师兄也不会说,进麦肯锡和长江无半点关系。大家保持一个良好、互动、互助的关系,才是最佳状态。

C神毕业于中欧这么好的一个平台,C神毫无感恩之意,反而处处抱怨。C神切断“孕育”自己的商学院平台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了自己很多潜在的发展机会,自己人生的发展也可能因此慢下来。“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C神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修为。

听不进这段话,你不要和我辩驳;听懂了,对你未来发展有好处了,也不必太感谢我,只记得曾经有人和你说过这番话就可以了。
-- by 会员 tttl111 (2013/2/6 17:17:26)

呵呵, 看来长江的学生每天来这里鼓吹是因为“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然学校很烂,不过还是要吹。
20#
发表于 2013-2-6 19:44:24 | 只看该作者
呵呵,国内商学院自有它们存在的价值。不过,有Ctoi这样的在这里提醒一下大家也要去注意一下国内商学院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外,也算是一件好事吧。当然,这和我是否认可Ctoi的全部观点或者某些具体观点是两回事。
19#
发表于 2013-2-6 19:25: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13-2-6 19:14:33 | 只看该作者
M记的specialist钱还是挺多的,该师兄也早已成家。C神虽然很多观点都有道理,但是这次的判断误差较大。
-- by 会员 nunogomesrr (2013/2/6 18:12:43)



B神和C神其实对于公司的招聘用人方面感觉了解的不是很多,所以涉及到公司招聘方面的分析误差往往有点问题
17#
发表于 2013-2-6 18:12:43 | 只看该作者
M记的specialist钱还是挺多的,该师兄也早已成家。C神虽然很多观点都有道理,但是这次的判断误差较大。
16#
发表于 2013-2-6 17:17:26 | 只看该作者
各位请自重。

师兄是因为当年有筹建合资公司的极好机会,才中断学业的。长江规定三年内修完指定学分,才可获毕业证;所以师兄在毕业后及时返回重修课业;这也反映出长江对于教学质量的严格控制。

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每年招聘数量极少,不是谁都可以进去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至于薪酬,本来属于个人隐私,不便透露;但据我所知,师兄在麦肯锡的薪酬,是远超长江中欧平均的。

有时人能去哪里,可以做什么事,都是有因果关系的,或者佛教上说叫“因缘”。师兄不来长江,可能没有参与筹建合资公司的机会;没有合资公司高层运营经验,可能进不了麦肯锡;又或者两三年后进入更大的平台,都是因为之前种种积累。所以,人的发展是渐进、一环扣一环的。

长江绝不会说,师兄进麦肯锡,完全依赖于长江;师兄也不会说,进麦肯锡和长江无半点关系。大家保持一个良好、互动、互助的关系,才是最佳状态。

C神毕业于中欧这么好的一个平台,C神毫无感恩之意,反而处处抱怨。C神切断“孕育”自己的商学院平台的联系,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了自己很多潜在的发展机会,自己人生的发展也可能因此慢下来。“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C神应该好好反思自己的修为。

听不进这段话,你不要和我辩驳;听懂了,对你未来发展有好处了,也不必太感谢我,只记得曾经有人和你说过这番话就可以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NTU MBA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1 20:01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