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43729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5-26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刚刚毕业,有三个offer(E&Y Transaction Advisory@Nashville, Deloitte Financial Advisory Services - Valuation@Atlanta, Deloitte M&A Transaction Services@Chicago),在接受Dtt的offer之后的第五天又收到了Jefferies NYC office的面试邀请,Equity Research Associate covering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不过可惜这个邀请来得太迟了,我可不想冒毁约的危险。
欢迎各位提和这个项目有关的各种问题,我会尽量回答。
以下是我个人对这个项目的一点感想: 1) 我感觉这个项目很适合本科会计研究生想转金融,但又不是非常数理的金融的学生。对本科无商科或金融背景的人也很适合。我听过一种说法,会计做到了高层次其实是在拼金融。我部分同意这个观点。我本科修过的金融课程只有一两门,因此这个项目的几乎所有课程对我来说都是本科没学过的东西,所以我觉得自己学到了不少新东西。这些课程对CFA的备考帮助也会很大。反过来说,考过一些CFA也会对你的学业有很大的帮助,基本上如果你过了前两级的话很多课都会简单不少。对本科没怎么学过金融课程但又有相关基础的人来说,Vandy的MSF在提供很多新知识的同时又不算太难应付,主要的压力还是在于时间的紧迫(quarter system,9个多月的总长分为4个为期7周的mod,如果你已经非常习惯于semester system同时又属于像我这样的慢热型的话,适应起来会有些困难)。对于本科已经是金融的学生来说,可能会有一些课让你觉得有重复已经学过的东西的感觉(这个印象得自和项目里的一些金融本科生的交谈)。我个人是绝对推荐在来之前至少过一级CFA的,对学习和找工作都有好处。
由于项目的课程中group work和case method占了很大的比重,选好你的组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组员强的话那么你在group project占很大比重的课上几乎稳拿好成绩,另一方面在较强的组员的支持下你自己也不用那么辛苦,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应付找工作方面的压力。国人和同班的MSF一般都要比MBA强。
2)这个项目有多quant取决于你如何选课。不过总的来说一定想做quant finance的人应该去mfe而不是来vandy的msf。Vandy的网页上说MSF有track,其实所谓的track只是一种建议的选课表而已。项目开始的时候教授会把所谓的corp fin track和quant track的建议选课方式告诉所有学生,并对上面的一些关键课程作简单的介绍。甚至听一个以前的师兄说他选了非常多finance的课(如negotiation这类)也照样顺利毕业。我认为这种灵活的选课制度是个优点,毕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是集中精力完成和自己要从事的金融事业有关的课程比较有效。同时忙着找工作,也不想做太quant的finance的同学也可以上一些比较soft的课程来避开一些可能会让自己很痛苦的课。基本上除了一些为期几天的short course外所有课都是2个学分,只要总学分达到30个就可以毕业,也没有上限。除了必修的16个学分外没有别的要求。
MSF在选课上有优先于MBA的时间段,所以基本上不用太担心选不了想上的课。这个项目必修的课程如下: Financial Economics 1&2 (其实加起来长度就是一门课,但是算2+2总共4个学分),Econometrics 1&2, Corporate Valuation, Financial Modeling, Derivatives Markets (这门课的教授可以选Robert Whaley, 熟悉金融届的同学们应该知道他是谁,但是这人上课实在是很难让人集中精神听下去,大半的学生在他的课上都在神游物外),intro to accounting。共16学分。其中Finanacial Economics就是MBA上的Investments, Financial Modeling和Management Science for Spreadsheets的内容是一样的。选课的时候注意别选重了。如果你有足够的理由的话可以申请waive掉Econometrics 1,这届就有两个学生这么做过。本科读过基础的会计课程的同学可以waive掉intro to accounting(通常项目开始之前director就会代劳帮你waive掉然后直接把你place到financial reporting里,如果她没有这么做的话你也可以自己申请waive掉,很多人都这么做)。其它的必修课貌似不能waive。除了这些必修课外,Financial Reporting 1&2 (其实就是intermediate accounting的缩小版)也是几乎每个人都会上的课程,不过如果你本科已经上过这些内容的话也可以选择不上。个人推荐还是上一下。
上Econometrics的老师开课前会对上这门课的所有学生的数学和统计背景作调查,而且会根据这个调查来调整自己的授课难度。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抱怨他讲得太慢或太易;不过凭心而论他确实讲得很认真,虽然我还是容易在他的课上走神。
在绝大多数的课里,教授在讲公式的时候都不会去细究它们的推导过程,只是要求记忆和应用,考试也绝对不会考如何推导一些很复杂的金融公式;这可能会让一些同学感觉学得不“深”,不“quant”。这对我来说是个福音,数学早抛下好久了。如果你对公式背后的数学问题非常感兴趣的话,可以在下课和老师讨论,一般老师都是非常乐意的,而且这样也有利于增进和教授间的感情。很多教授都有不错的connection,但除非你impress到他们否则他们不会轻易地在找工作上帮助你。看看bigskings找工作的故事就知道我在说什么了。在电脑知识方面,excel是重中之重,很多门课都要用到,但需要用到VBA的时候不多。Financial Modeling这门课会涉及一些VBA,但要求不深(btw这门课一定要学好,我在面一个trading group的时候做过一个两小时的excel test,让我很后悔没把这门课的知识完全掌握),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比较好对付。对于一个professional degree来说,这种教法也是正常的。
我个人推荐在选课的时候注意以下的课程: Financial Data Analysis (一门教你如何用SAS做数据分析的课,不算太难,不会SAS的上一下很有好处,上之前不需要任何编程基础,但上这门课的德国教授好像不是每年都来)
Financial Statement Analysis (据教授说每年都是爆满的一门课,考过CFA的应该对它是什么内容应该很熟悉。FS的分析大多数金融的职位都要用到,尤其是equity research和valuation。案例教学,我在第一个mod要上的时候刚好以前上这门课的老师请了一学期病假,结果只好等到第四个mod上一个part-time instructor的课,感觉只能算教得中规中矩)
Advanced Spreadsheets for IT Applications (很后悔没上的课,看完别人的syllabus之后再选结果来不及了。觉得Financial Modeling里的VBA没学够的同学一定要注意了。这门课主要就是教如何用VBA来实现各种非常实用的功能,不局限于financial modeling方面的内容)
Risk Management(由上econometrics的老头所上,一样会在开课前调查来决定授课难度,excel intensive但不算太quant,因为教授讲到公式背后真正的数学内容时都只是略过。内容对想做这方面工作的人来说应该会很有用。期末是一个project而不是考试)
Derivatives Securities Valuation(名字就告诉你这门课的内容了。是Derivatives Markets的一个细化的延伸,需要用到 stochastic calculus,教授评分很严,不会curve,貌似上的人都比较辛苦。好在homework都是一个组这样做的,算是一个relief)
Bond Markets(上课的教授Sagi是Whaley研究上的紧密合作者,但说到上课就比 Whaley强多了,深入浅出。没有任何group work,比较传统的评分方式。作业和内容都不算太难。对fixed income这方面没什么了解的同学应该上一下。对cfa的准备很有好处)
Business Forecasting(Econometrics 2后的深化课,是一门Stat的高级课程,介绍ARIMA模型等)
Asset Pricing Theory(MSF可选的Phd level的课程,需要很好的数学基础,而且不是每年都开。今年就没有开。对想申PHD的人来说是再好不过的预备课程了。想做quant finance的人也不要错过)
Active Portfolio Analysis(上课的老头是个practitioner,在chicago和加州认识很多HF trading firm的人。同时主要在IIT教书,每个周五飞来nashville教这门课。很风趣,不过风格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有时候不着边际地乱扯让人摸不着头脑。内容就是high frequency trading的前沿知识。由于他是practitioner的关系所以教的内容都比较practical。评分方式很直接,一半开卷考试一半project。教授懒得改太多作业。曾经利用自己的connection帮两个学生找到了工作)
Game Theory(owen的明星课程。没错,内容不怎么和金融直接相关,但很多人都说这是他们在owen上过的最有趣的一门课) Negotiation(同为owen的明星课程。和corporate valuation, game theory合起来是最受MBA好评的三门课。) Data Mining(没上过,不过感觉会有用)
其它像Mergers & Acquisition(Corporate Valuation的延伸,主要的新内容和怎么做一个pitch book有关),Corporate Financial Policy(dividend policy对公司的影响等),Federal Taxation on M&A(老头评分很严,内容还可以,考试有限制开卷,对没tax基础的人来说有点痛苦)这样的课都值得一选,不过对前两门课来说是哪个教授上对课的质量影响很大。我刚好碰上了不太合我胃口的教授所以没选。
Craig Lewis可能是学院里最受好评的一个教授,所有上过他的课的人几乎都很推荐他。不要错过。
不推荐上的课: Whaley的Equities Markets。简直就是Derivatives Markets的一个repetition,内容上实在没多少新东西。再加上whaley的上课技巧……zzzzzz。
3)几乎每星期都有各式各样的networking活动还有各种information session,也不是每个都要参加,要学会区别哪些是真正可能有用的event而哪些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明确目标很重要。不过你的目标公司的info session那当然是非参加不可了。参加过公司的info session之后,在面试时会有加分。Owen的career center还是非常尽职的,如果你在求职上需要帮助,一定要和尽早和他们约appointment,他们都会非常尽心地帮助你。今年学校貌似加大了对MSF学生career service的支持力度。
很可惜的是,在学校还有商学院的careerlink上网投的时候你会发现表明接受F-1的职位真的很少。不过我一般都不理会,只要有中意的职位,即使没注明可以接受F-1学生也照样投。这样直接在校网上投FT职位,尤其是没表明收F-1的FT职位一般就像投个漂流瓶进汪洋大海,没有回音;毕竟MBA和VU的本科生都可以在上面投,都在竞争,而MSF的定位就比较尴尬,更别说外国人的身份所造成的障碍。没有事先认识公司里的人而直接在这个公司的网站上投简历申请而也基本上是这个情况,很难有回音。虽然网申这个东西是不能跳过的,但是网申必须和networking结合在一起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校友在任何时候都是networking的主要对象。在联系他们之前我都想象不到他们会有这么大的帮助。VUConnect和Owen Connect是非常重要的校友录,前者是整个VU的而后者是Owen的,一般来说Owen的校友对MSF会更热心。这两个校友录都是要尽快加进去的,里面的校友联系方式简直是无价之宝。校友录+LinkedIn就是我找工作时的两大法宝。至于怎么和校友发邮件联系,可以参考下面的LinkedIn说明。道理都是相通的,不过校友的话就可以第一段直接说明自己的校友身份了,对方把消息读下去的机会也会大很多。
如果你应付课程行有余力,而简历上缺乏好的课外活动或者实习经验,又或者你想申请Ph.D.的话,做某课或者某教授的TA是个不错的选择。前提自然是你要在那门课或那个教授的课上表现优秀。由于一年的项目政策上是不允许国际学生同时在校外做实习的,因此拿SSN的途径基本上就是校内的有薪零工,Owen的CMC就有些这样的职位。当然,校外实习其实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就只能瞒着ISSS偷偷进行了。
4)LinkedIn是个非常有用的东西,年初的时候WSJ上甚至有一篇文章专门介绍现在的HR都倾向于去LinkedIn物色人才了。在用linkedin和别人联系之前,最好可以完整地填写自己的profile,我基本上把整个简历都贴上去了,个人照片最好也有,这样别人才可以在和你接触之前对你有个大致的了解。在Linkedin上应该尽可能地加所有和你目标公司有关的人,例如你的目标是GS的话就用这个公司关键词去搜索校友,即在学校关键词那里填上Vanderbilt Owen而在current或previous employer那里填上GS。不过我个人的经验是,如果实在在目标公司或职位搜不出校友,那么即使是完全的陌生人也要主动去试,LinkedIn上的陌生人时常都给我很多惊喜。我在Dtt 的M&A offer就是一个linkedin上的陌生人签的线,而我一开始之所以会联系他只是因为他的职位正好是我想要申的而已,和他之前没有任何的关系。搜出一个列表的人之后你就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些人,发信息去加他们了。这种邀请信息长度有限,所以在里面只需要说明你是校友(和对方没联系的话只要介绍自己就行),并且对对方的公司感兴趣就可以了。加这些人的目的是为了和他们进一步沟通,得到给他们发长消息的权力。LinkedIn的premium account用处还是有的,就是价格有点贵。升级账户后搜出来的人会多点,每月能给不在社交网内的陌生人发10条或以上的信息,等等。如果你打算把linkedin作为找工作的一个主要手段的话可以考虑买一两个月高级账户。在LinkedIn上一定要follow所有你感兴趣的公司,这样这些公司有公开招聘的职位的时候你会马上被通知。
当你的1st connection或者加的group足够多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人即使不加为联系人也可以发消息,在这个情况下不把对方加为联系人也可以,直接发消息即可。这个消息的目的是得到一次与对方说电话的机会,并在这通电话中impress对方。至于这个消息应该怎么写,下面我给个大概架构。
Title: Vanderbilt Owen Student Interested in 公司名/职位名 第一段:My name is xxx and I am an MS Finance student at xxx. I am very interested in xxx because xxx. I found out about you/your company when xxxxxx. Therefore, I wanted to see if you would be willing to speak with me to offer your insights in xxxx. 介绍自己,怎么知道对方,表达想和对方通话的愿望。
第二段:A brief background about me: xxxx. With my solid skill set in xxx, I look forward to a career in xxx. 这一段就是简历的缩小版,甚至我见过有人像简历一样直接用bullet来列举简历上最有力的内容。由于这种信息不宜太长,所以这一段一定要有重点的挑简历上最impressive的地方来简短描述。
第三段:You can reach me at 邮件地址 and 电话地址。 I appreciate the time you invested in reading this letter, and (ask if the person would be available for a call). I look forward to hearing back from you.
第三段有好多种写法,最aggressive的一种是直接说自己会在本周五(一般周五是打电话的最好时机,人通常没那么忙)打电话给对方谈论“事务”,不过前提自然是你有办法找出对方的电话。在没法找到对方电话的情况下,一种可行的办法是直接打给对方公司的总机然后让他转到那人的办公室,我就这么干过好几次。一般第三段比较正常的写法是问对方什么时候有空可以聊一下电话,希望可以在某某时候联系。最passive的一种方法是留下联系方式并请对方务必在有空的时候联系自己(通常也是最少得到回应的)。我个人比较喜欢aggresive的方式,虽然大部分时候我都只能和对方的voicemail留言,不过我一般都会留言说我会在某某时候再一次打电话给对方(通常一星期后),表达我的强烈兴趣。不过如果三次后还是没有和对方聊上电话,我会放弃。
5)Professional Development(好像是这个名字)也是个MSF必修课,算毕业学分但不算进GPA。这门课的内容就是介绍如何确定哪些职位适合自己的兴趣背景,如何修改resume,cover letter,各种interview技巧,如何network等所有和找工作有关的内容。当初因为不算GPA的原因上这门课的时候基本都神游物外,结果到最后自己着急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在这门课里学的内容是这么有用。基本上如果你认真地上了这门课的话,在找工作的方法和拉关系的效率上会有很大的提高(至少对我来说是这样),照着这门课所教的内容去努力,找到工作不是梦。Owen对MSF的career service还是很尽心尽力的,在项目只有9个月且不能延时的情况下,这届学生尤其是国际生找工作的情况还是令人满意的。
6)虽然这是个professional degree,但这个项目自05年创办以来好像每届都有人想要读finance phd,而且申请结果貌似都不错。Vandy的finance phd也喜欢招自己的msf,现在在vandy读finance phd的两个中国人就都是06-09年的msf。去年一个美国人读完之后申到了wharton的finance phd。今年这届的一个美国人拿到了lbs等几所牛校的phd offer。如果你的目标是商学院phd的话,那就要和whaley,sagi还有教econometrics的老头搞好关系了,前面两人在学术界名气很大,他们的推荐信会非常有用,而老头则是负责owen phd program的director。在他们的课上多表现一下,下课多讨论一下,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networking(又来了……)。申PHD的话GPA就最好能保证高点,尤其econometrics这类课要保证拿高分。申phd这个东西我也没什么研究,就不多班门弄斧了。
其它找工作的感想在4楼。这个贴应该不会再更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