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1114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标准化阅读时间 1,设定标准化的解题步骤,类似SC,这样就有了标准化的时间,帮助设计path 文章:一段两句话30秒;文章耗时由长度决定 main idea题、其他观点题(无须回读定位):60秒 infer题,support by题(须会读定位):120秒 按标准的三段、四题计算一般一篇文章应该是7分钟左右。
2,超时控制: 文章超时不得多于2分钟,每道题超时不得多于30秒,控制之后会有意识的在后面追上。
阅读方法 全文——读一段停下回想一下。找关键字,前后串联起来。 比如OG12(120-127) 这个study,contribution to a debate(可能讨论一件有争议的事)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和social constructivism(两个重要观点) C的观点是Tech determinant sth(C支持的一种)sth obscured(被忽视,下面可能是他的反对观点了)提到B,B的观点是blur。。。represent social constructivism(B支持的是第二种) SC这种观点by mispresenting TD(第二种令人误解了第一种) C反对sc by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rgument (两方面反驳,理论和经验都有,下面可能就细讲了)T方面C重新定义tech,E方面C展示了电话的变迁导致了工作内容的变化。C把一些人误解为tech带来的变化解释为工会谈判带来的变化,C解释了社会决定和tech决定的问题。 文章不是读段首段尾那么少,是要花点时间在全文中找到重要句子的。
首段从前两句找到文章定调(problem、argue、comparison)等 从第一段找到主题(看前后各句主题的逻辑关系去找)结合下面几段段首判断是否正确 (it has frequently assumed,but not proved,文章要argue一个大众观点)(文章还可能涉及一个problem继续讨论、或者给出一个观点继续讨论) (sb's study makes a contribution to a debate that 文章也涉及了argue) (problem,answer模式,之后就大量展示answer的不同方面,很可能point在于summarize一个finding或者describe research看具体判断) (第一段:recent study contrary to widely held theory,第二段 the theory importance,第三段 challenge,第四段model from this theory)最后的结论是将文章的重要性 point:要明白文章每一段的作用,比如第三段,是支持第一段,还是支持第二段,还是其他。 point:要明白文章是AI还是AA,按他们各自的结构梳理文章的脉络,遇到阅读里的逻辑题也不怕了。
中间段关注作用——转折、还是递进;看新概念、分论点等。 如果文章手段提出了两个重要的point,那后面可能用两段来细致说明。根据第一段的观点个数,预期下面几段的大致内容。 注意转折(but however)注意新观点(人名、理论名)注意作者的attitude(之前的观点都obscure啦。。)
结尾段——利用前两段论据argue或者suggest、新的小论点 注意作者的态度(正面,还是负面) 注意结尾段提出的新的小论点,作者可能从某两个方面反驳或者支持
题目定位: info(which of the following和except题的定位) 先定位到段,再从段里定位。 如果定位失败,没有找到与选项“相似”的答案,试着去找与定位点“相反”的答案,从而反推出问题答案。 迷惑选项:定位点上文或下文的非主题关键字,定位错了很容易选错。
阅读的时候注意: 1, 不要不懂的时候机械的去寻找关键字排除选项,最后效果不会好 2, 感觉好的时候,是自己读的细致程度不同,但是每读一句话,一个选项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懂,SC是帮了忙的选项——关键在于主谓宾,要读全 3,skill——GWD的方法有几点还是可取的,在排除错误选项的过程中(绝对化-best、only这种不对、前面像后面不像的一般不对、观点题答案不会是比较)
导致错选的原因 文章每一句话都明白,但是细节模糊(是A这样了,还是AB都这样了很模糊)。 作者说了A也说了B都是很大篇幅,提到了C人,他的具体态度模糊(某个人到底是他反对的对象,还是他引用的论据) 整个argument,哪个部分是作者认为他人可能提出的反对而提前做出的辩驳和解释(N个论据陈列,很难分出层次和具体作用) test: 读文章每段的第一句、转折、最后句,明白逻辑关系和意思了,做题根据自己对意思的判断找到了选项,这种一般选出来都对。 反之,没读懂,在几个选项里比较,最后选了一个,一般都不对。
我的目标: 1, 达到path要求的速度 2,提高阅读的能力,效率而不仅仅是为了征服考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