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619|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版主帮助删除此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0:38: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13:18:38 | 只看该作者
A城市的30岁未婚男性比30岁的未婚女性多1倍,那么除非A城市的这些男性娶别的城市的女性,她们大部分仍旧会保持单身.

假设:这些男性不会娶A城市比他们年龄大的女性

其实真正的是这些男性不会娶比他们大和他们小的女性

以例子 这里的答案是 他们不会娶30岁以上的女性,  但是还有1个假设就是 他们也不会娶30岁以下的女性,
但是答案里面没有体现后面一个假设 但并不是这个假设不存在
你有点曲解我的意思了 呵呵 我是就你的"说明"给点不同观点的 而不是就题目
我上面说了 就本题 对E取非 就能得出非结论 这是假设及必要条件的定义(最大)

我也在做逻辑总结,快考试了,紧张啊!
-- by 会员 wangxiwei (2010/9/5 9:59:14)



终于看明白了,多写。
15#
发表于 2010-9-5 09:59:14 | 只看该作者
A城市的30岁未婚男性比30岁的未婚女性多1倍,那么除非A城市的这些男性娶别的城市的女性,她们大部分仍旧会保持单身.

假设:这些男性不会娶A城市比他们年龄大的女性

其实真正的是这些男性不会娶比他们大和他们小的女性

以例子 这里的答案是 他们不会娶30岁以上的女性,  但是还有1个假设就是 他们也不会娶30岁以下的女性,
但是答案里面没有体现后面一个假设 但并不是这个假设不存在
你有点曲解我的意思了 呵呵 我是就你的"说明"给点不同观点的 而不是就题目
我上面说了 就本题 对E取非 就能得出非结论 这是假设及必要条件的定义(最大)

我也在做逻辑总结,快考试了,紧张啊!
14#
发表于 2010-9-5 09:17:46 | 只看该作者
另外题干还说the increase has been duly received by all eligible Runagians。所以即使你认为少有的那么一点通胀有影响,药品大涨价而其他不涨价或者跌价的猜测也是与题目有矛盾的。
13#
发表于 2010-9-5 09:01:05 | 只看该作者

通胀是物价上涨的总体比率,有的高,有的低,总体平,我的第一个发言里解释了这种关系。
-- by 会员 wangjialei (2010/9/5 8:52:15)

这个显然你加入了自己的假设。C的描述很明确:当有通胀时(in times of inflation)老人的东西涨幅更大。这不能推出没有通胀时老人的东西也涨价了,更不能推出老人的东西涨价了而别的东西跌价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8:52:15 | 只看该作者
C不对。

题干说R国(几乎)没有通货膨胀。C不能推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老人的消费品也涨价得厉害。
-- by 会员 孤独的长跑者 (2010/9/5 6:21:59)



通胀是物价上涨的总体比率,有的高,有的低,总体平,我的第一个发言里解释了这种关系。
11#
发表于 2010-9-5 06:21:59 | 只看该作者
C不对。

题干说R国(几乎)没有通货膨胀。C不能推出在没有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老人的消费品也涨价得厉害。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00:49:5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我上面的例子 是根据你的解释说的
其实这里根部不需要 附加条件
对E取非 : 针对only 子女的补助 能够让老人过上非常好的生活  显然就是对结论取非了
-- by 会员 wangxiwei (2010/9/4 23:27:33)





最重要的是,我认为E成立需要附加条件。另外,你的回答并非基于我的核心观点来进行的论证。E既然没说政府补助与子女补助之间的数量关系,我就不能认为他们之间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既然E成立的前提不存在,因此E不存在。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它本身已经与逻辑无关了。而且此题是evaluate a plan的题型,既然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去证明一个计划是否可行,或者支持或阻碍其目标的实现,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概念。

咱们俩争论的问题核心应该是,政府补助与子女补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存在,我认为不存在,而你认为存在,其他的都可以不用讨论了,主要是在这一点上。
9#
发表于 2010-9-4 23:27:33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我上面的例子 是根据你的解释说的
其实这里根部不需要 附加条件
对E取非 : 针对only 子女的补助 能够让老人过上非常好的生活  显然就是对结论取非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2:16:22 | 只看该作者
权当探讨 这种一般要到变态题目才有用
举一个正的例子
政府的补助多了子女的补助就少了A  和  子女提供仅仅能维持生活的补助 B  
是 "许多老人现在活得并不比以前好  C" 的必要条件
检验  对AB取非 显然可以得到 非C
再 如果 AB成立 则B成立  B是AB的必要条件(因为这里A和B之间没有共同内容 A和B是相互独立的)   B是AB的必要条件 AB是C的必要条件 所以B是C的必要条件
假设的传导性:
A推出B  B是A的必要条件   B推出C  C是B的必要条件
则: A 推出 C     C是A的必要条件
-- by 会员 wangxiwei (2010/9/4 17:43:30)




呵呵,问题就在这儿了,你说的A——政府的补助多了子女的补助就少了——这个条件无论是题目陈述中还是原题E选项中都没有告诉你,而且这样一个条件不应当理解为是一种背景知识,即所有人都该知道和认同的前提条件,起码这个条件我无法认同,也许美国是这样但中国不是,这样一来就涉及到一个问题,GMAT考试不能假设考生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所以,“政府补助多了则子女补助少了”如果该条件存在,你说的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现在从题目中我们无法证明这一点的存在,因此不能认为E是想当然的正确。就像我举例中所说的,如果政府补助多了,子女补助不减少,E是否还能成立呢?这跟形式逻辑无关,我想说明的也是这样,这跟题目是否能假设考生需要设定这样一个“政府出补助多了而子女补助减少”有关。你的逻辑是正确的,但是前提不存在,因此后面的结论也无法存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0-14 07:5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