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945|回复: 2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你备考阅读,你都在干什么?强烈分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12-7 01:01: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月3日更新
看到有两个可爱的小伙伴儿在底下回复了很多他们的心得,感谢、感动,CD就是这样一个大家庭。大家请往下翻两页去看看啊~~
最近在主攻我弱到极致的数学,阅读练习的少,但是也有一些新的心得和信息和大家分享,眼神儿往下扫扫扫 ~~~ mua~


备考有段时间了,每天学习的时间并不多,摸索前进中,也走了很多弯路,关于阅读和逻辑,很多观念都是最近才被掰过来的。虽然我还没有考,但是很想在此和大家分享一下让我觉得受益匪浅的学习资料和学习心得。
所有的材料都是取之CD,我不是这些材料的主人,但是我想在此汇总给可能需要帮助的CDer。在此先感谢材料的原创者或原搬运者。

阅读 RC
1. 从改变观念开始Logic Over Content—— Economist GMAT Note

优点:这是一本很强势、啰嗦、绝对的材料,能让人很快明白GMAC到底在考察什么,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内要阅读要做题还考那么多细节。它快速把你对阅读的观念掰正过来,保持清醒,不被内容诱惑。

缺点:有时候过于绝对了,比如以下条目:
* The last paragraph is never a summary. It is just like any other paragraph.
* In each of the next paragraphs, only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 If you see one of these words in an answer choice to a Style and Tone question, you can eliminate it automatically. There's no need to look it up in the passage or otherwise consider it at all. --- Words pool: extremely, totally, utterly, abusive, agitated, condescending, cynical, denunciatory, derogatory, fervent, harsh, perplexed, amusement, astonishment, contempt, disdain, dismay, ridicule, scorn, skepticism

使用感:看完做了PREP07第二部分,对于不是特别tricky的和那种散落全文的detail问题,都能快速得到答案。但是一遇到无法定位的细节问题,软肋就出现了,因为的确也只读了第一段和每段第一句,以及最后一句话啊。。。


2. 细致温和兼收并蓄 - Mahattan RC 5th edition

这本温和多了,个人感觉也正统一些。读完以后解开了很多困惑,讲的很详细,篇幅不大150多页到100也以后都是题目了。
如果Economist给你搭了一个架子,那么Mahattan会调整巩固这个架子并添枝加叶。

分享一些我认为对我很有启发的要点:

关于Inference题
*In general, you should infer so little that the inference seems obvious. It is often surprising how
simplistic GMAT inferences are. If an answer choice answers the question AND can be confirmed by
language in the passage, it will be the correct one. Conversely, you should eliminate answer choices that
require any logical stretch or leap. When you read The passage suggests... or The passage implies..., you
should rephrase that language: The passage STATES JUST A LITTLE DIFFERENTLY.. .. You must be
able to prove the answer, just as if the question asked you to look it up in the passage.

gmat里的inference脑洞开的很小的,一定不要想太多了,往往只是文中statement的稍微延伸而已。
我曾经在CD上找关于inference和detail题目的区别,但是大家都没提到。看到这里我才恍然了,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无须太在意所谓分类。
有关这点,在第3部分论坛上的摘录里,有专门提到inference题目里到底infer了什么。

大部分细节题
*First, read the question and focus on the key words you are most likely to find in the passage.

Then, look back over the passage to find those key words. Use your Headline
List or Skeletal Sketch as a search tool, if necessary. Do NOT look at the answer choices.
Four out of five of them are meant to mislead you.
我见过的所有总结都反复强调,定位以后一定一定一定先看原文,看完再选答案。要不很容易就被答案带跑了啊~~

3. 结合其他方针走上正确道路 - 论坛上的摘录

小安阅读法被我删掉了,个人不推荐诶,觉得太老了,GMAC早都不是当年那个GMAC了;且后起之秀也该推倒前浪了。
当你已经了解阅读都考哪些问法,你的阅读很吃力错误率很高的情况下,不要在你做过的文章里面找来找去,反复研究了,你会背了又如何啦。
个人建议这个时间去背单词,在扇贝上刷红宝书每天500个单词坚持一个月,然后以上方法用不同材料反复训练。


4. Ron对pace的建议
Reading the passage:
Shorter 2-3min
Longer 2.5-4 min
Question:
If you have to find things 1:00-2:00
Finding one thing closer to 1:00
Multiple searches closerto 2:00
If you don’t have to find things 0:30-:45
这样下来假设4道题的是长文章,有一题main idea,两题一处定位,一题多处定位,那么需要7-9分钟。

不要乱了pace,当你遇到一篇文章,觉得自己没太看明白,千万不要紧张,稳住再把第一段前面几句话和最后几句话看一看,就直接做题吧。
没看太明白不代表题一定做不对,有些题目选项还是很好就能排除掉的。


最后
看了这么多总结,还是要结合自己的训练的。
我现在有了一个很奇怪的体验就是,做题的时候马上就能排除掉错误选项完成的题目,再放慢了去仔细推敲的时候,有时反而想不明白了,我想这也许就是被盘枝末节捆绑的后果吧!
如果以上分享能给一个人带来方便,就很好啦。共勉。

Remember: Focusing on logic andstructure will take you a lot further and higher on the GMAT thanfocusing on content ever wil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收藏收藏8 收藏收藏8
推荐
发表于 2015-12-7 21:44:3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
我也说一下我的感受,关于inference,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句经典的话:定位+逻辑取反
其实mahanttan关于Inference的题目很多例子也是这个意思。

关于阅读第一段+其他段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我的观点是,中间可以加速阅读,但是有些重要的人,事,物,大概要知道在哪里,为了后续细节题快速定位做准备

focusing on logic and structure没错,不过阅读的材料很 dense (就是文章是浓缩过的,从句,复杂句比较多)需要提前适应一下。这块可以通过SC的语义联系来适应,也可以通过杨鹏长句来联系。(个人感觉得杨鹏长句更适合GRE,比GMAT要难一些)

然后是engage文章,如何engage,想象力+“自我欺骗” 告诉自己很热爱这个知识。(对我,不适用科技和人文文章,有点枯燥)
这个时候可以告诉自己做个游戏,作者会用什么结构来阐述观点,point放在中间还是后面? 这个twist会不会考呢?文章会有几个主角呢?

application 和 logical structure 这两种类型,我相信你做完以上我的游戏后,应该对logical structure没有问题,application有点和你的CR技能挂钩,还有和类比能力挂钩。这里我没有太多研究。

最后阅读常见的个人总结:
注意
1.选项中的curve ball(曲线球)前半句对的,后半句错了。
2.细节题目一定要回溯原文,哪怕你有80%的把握,很有可能你的印象把你坏了。(牛人除外)
3. Inference切记想太多,牢记“定位+取反"
4. 科技类文章 首字母提炼 别偷懒
5. 首句遇到复杂句型,如果卡住读不懂,就按照SC的方法读,找到SVO(主谓宾)很重要。有可能观点放在第二句,那就重攻第二句。

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对来劲写了这些,大家权当对楼主的补充吧。
不足之处也请指正。



推荐
发表于 2016-1-3 17:47:03 | 只看该作者
newconcept123 发表于 2015-12-7 14:44
谢谢分享:
我也说一下我的感受,关于inference,我不知道在哪里看到过一句经典的话:定位+逻辑取反
其实m ...

更新一下我的感受:

inference除了直接推断外,还有间接推断。
难题基本都在间接推断:
1. 根据文章的2-3处综合推断出来,要求能够准确快速定位(如果做不到,试着排除其它选项)
2. 文章中可能没有明示的,需要自己推理的(这种排除更管用,因为无法一下子确定)

Supporting Idea的难题种类:
1. 细节分散在多处,一次寻找,耗时耗力(做逻辑笔记可以帮助到)
2. 对某处生词很多的细节进行转述,如果词汇不懂基本挂掉(只有背单词...)
3. 文章中出现多次关键词,不知道应该定位在哪里的(做逻辑笔记可以帮助到)

Evaluation和logical structure至少要看上下文。
Application定位简单,这个暂时没有什么技巧,读懂就能解题。

最后,科技类生词很多的文章和人文类观点很多的文章,建议做逻辑笔记,其他可以大脑回顾定位。
21#
发表于 2016-4-8 23:20:43 | 只看该作者
newconcept123 发表于 2016-1-3 17:47
更新一下我的感受:

inference除了直接推断外,还有间接推断。

感谢!!!!!!!
20#
发表于 2016-4-8 09:58:02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19#
发表于 2016-4-2 17:35:35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18#
发表于 2016-4-2 16:46:58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17#
发表于 2016-3-31 11:20:10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16#
发表于 2016-3-30 16:37:26 | 只看该作者
顶楼主!               
15#
发表于 2016-3-30 13:20:27 | 只看该作者
Mark一下!               
14#
发表于 2016-3-15 12:51:1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 我也是花了半天时间看economist的note
但是做题的时候 效果不佳
#因为有些中间长段可能包括了两个点(两种对立的观点之类的),只读第一句话漏了一个点,后面就会不知所云
#首段的关键字太多,比如说他会说哪个人的study证明什么样的debate,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文章想写study是怎么证明的,还是想写debate
#这种只读关键句(假设你能正确找到并读懂)对于那种specific的问题,有时候真的让人很抓狂,有时候甚至都定不了位
所以我现在用这种方法耗时更长,而且文章结构复杂一点(长段首句不是、不完全是中心句)连structure都找不到,这种情况怎么破
13#
发表于 2016-1-3 17:57:35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28 07:2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