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想回馈CD,因为CD给了我很多勇气和力量。感谢G友,感谢这里的一切,我爱你们。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hy.gif)
我不是大牛,只是一个曾经被GMAT深深伤害、被掠夺了信心、而后不得不重新站起来、并打败它的女生。 匆忙的决定容不得犹豫,必须速战速决。去年暑假前才决定出国,于是匆匆忙忙报名参加了新东方强化班,第一次接触GMAT。低估了GMAT的难度造成了我的悲剧,一战只有590分。大三上学期课程超级多,九月份一边上课一边复习GMAT,做了OG、prep,期末考试之后又复习了半个月就去考试。是我低估了GMAT的难度,没有用心去复习,备考时间短而且没有足够认真地做题、总结,于是它便给我狠狠地上了一课。半年前发生的一切历历还深刻。我忘不了在考场上紧张的心跳,看到屏幕上的一大段英语就读不进去了,尤其是阅读,几乎都是凭感觉选了一题又一题。当屏幕上蹦出590的时候,我没有cancel掉,因为这是个惨痛的记忆,或许我该让它存在,时刻提醒着我铭记这个教训。我忘不了出了考场大楼之后的我泪水奔涌而出,心想着这么久的努力竟然就这样功亏一篑,无所谓路上行人向我投来的异样目光,独自漫无目的地在寒风中边走边哭。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cry.gif) 在朋友的鼓励下我重拾信心,与G抗争。虽然说我是打不死的小强,大哭一场后就可以开心地笑起来,但这个分数还是给我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以至于之后的日子里我不愿意面对现实,麻痹自己,让自己忘掉还要考G。一战伤透了我的心,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看过与GMAT相关的东西。我真心不愿意再去考GMAT,但又会觉得心有不甘。老师和朋友们鼓励我再去考一次GMAT,我的舍友说我上次备考一点儿都不在状态,再试一次肯定没问题。从来没有惧怕过考试的我,内心真的很怕GMAT,但是没有办法,为了申请,只能硬着头皮去考。 38天的努力奋斗让我完成华丽蜕变,二战700分。离申请季越来越近,我还没有GMAT成绩真心焦急。为了更好的备考,考完雅思我给自己放了12天暑假,目标是返回学校之后一个月拿下G。由于报考地较晚,好不容易刷出来的考位让我有38天的备考时间。这期间出去玩了3次,每天保持高强度练习,学习时间应该在10小时左右。备考过程中我也曾失望伤心过,觉得自己能力总是无法得到提升,然后就去CD上看别人的经验贴,找找方法并应用到练习当中,再去看看别人备考的经历会让我更加笃信天道酬勤,有人一个月减掉15斤,有人可以从早晨睁开眼就开始背单词复习G,还有人OG做了19遍…… 我看到了无数G友的奋斗历程与备考心得,感动而后激励自己要更努力地去追逐他们的脚步。“练到想吐还不够,要吐到习惯”,这是某790分大牛说过的一句话,与大家分享下。2015年9月14日二战,38天坚持不懈的努力让我看到了回报,这一次走出考场大楼,内心多了一份平静与轻松,这是我该得到的结果。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smile.gif)
我不是大牛,但愿意与你们分享我的一点备考心得。 语法:首先刷完OG,然后做了prep、GWD。我在语法上投入的时间最多,但考试的时候还是会觉得有点困难。刚开始几个语法题我就感觉逐渐hold不住了,有一个题直接没明白句意,我的内心是悲痛的,后来遇到了稍微容易一些的题目,后来甚至出现了一个考查平行结构的题目,我以为掉库了……还好看到长阅读我才又有了信心。我一般在做错题之后会去网上查看解析,很多网友都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其中不乏大牛们很棒的解析,让我获益匪浅。半年前的一战备考过程中,做语法题的时候我关注的只是纵向比较选项然后去找错误,这次备考的时候看了某大牛的帖子之后很受启发,语法最根本的应该关注句意,只有在真正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之后才能很有把握地做出选择。平时练习不需要对时间要求太高,做精题目是关键,盲目追求数量不可取,当然如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数量多了自然是好事。考前几天建议多看看以前做错的题目,温习语法笔记。 逻辑:看过逻辑笔记,也刷了很多题目。刚开始做OG,我认为只要把题目读懂就可以做对,但是后来在做GWD的时候,我见识到了许多难题,有时候题干或者选项的意思都读不明白,还有时候即使都读懂了依旧做不对题目。于是我开始找对策。对于那些读不懂意思的句子,我会多读几遍,然后去查查它的意思,再问问自己为何第一次没有读懂,其实这个也可以通过长难句训练来克服(很多人推荐杨鹏长难句)。对于那些读懂了却做不对的题目,我会在网上查看解析,看看大家解决这个题目的思路。做了大量题目之后,我逐渐发现GMAT的逻辑是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很多题目的思维都有固定的模式,遇到题目的时候你便会经常想到曾经做的某道题目,因为做题思路很类似题。题海战术加认真思考分析是我战胜逻辑的方法,这也是我提高最快的一个部分,在考试中我认为逻辑应该是我做的最满意的部分。 阅读:做了OG,PREP,GWD,看过小安阅读法以及一些别人总结的方法,但是雅思阅读8.5的我照样没有办法拿下GMAT阅读。我考场上阅读做得并不理想,依旧感觉不太好,尤其是看到时间在飞速流逝,内心一着急就读不进去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题目做多了可以培养我的一些阅读感觉,比如GMAT阅读的行文套路,出题的方式等等。我认为阅读是个慢功夫,一个月的时间不足以让我大幅度提高阅读能力,所以最后没办法只能多看几遍机经,不过机经真心很有用,起码你可以大概知道这篇文章在讲什么,碰到机经也会给你带来一点信心嘛。 数学:我的数学基础较好,所以这次是想要51。第一次考了50,考前两天的两次模考也都是50,我仔细分析了错题之后发现,只要把会的题目做对满分就不是问题。于是这次考试的时候我特别仔细的审题、做题。其实对大家而言数学的做题时间都很充裕,足够你认真地做两遍题目了,所以不要做太快,GMAT数学偶尔也会有陷阱,注意单位换算,看清楚题目问什么。 机经:机经20天左右就丰满了,我建议阅读和逻辑机经自己整理,从众多版本中提取有效信息,整理成自己的机经。在机经中你要知道每篇文章的结构、内容,有题目的也可以看看,如果很多人都确定某个选项你也可以理解着背下答案。换库20天之后的考试基本上阅读可以全中,逻辑也会碰到很多机经,所以请大家考前多看看机经。机经出来10天左右就可以不断更新并整理,否则到最后机经太多了短时间内整理不完。 38天,从590飞跃到700,我完成了华丽的蜕变,为GMAT之旅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可能我的朋友会说我的实力本来就不止590,但是考试本身就不仅仅考察实力,还有心态。过度紧张万万不可。实战和平时练习的感觉会有不同,平时练习的时候可以适当控制一下速度,GWD就是很棒的材料去练习pace,在考前尽量在电脑上做题,毕竟纸质版和电子版感觉不同,要尽早适应。在GMAT的备考过程中,最煎熬的是在希望与失望中挣扎徘徊的那种不确定的心境,还有日复一日极其规律单调无聊的生活。学会调剂生活,看看视频吃顿美食或者跑跑步与朋友聊聊天,其实做GMAT的时候也可以找到乐趣,比如每个逻辑题都类似一个小故事。善于发现乐趣,尝试喜欢上GMAT,这样你便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复习,相信它也会喜欢你的。
PS:我今年大四,打算申请UK的学校,如果你和我一样积极乐观,志同道合,我们可以聊聊哦~ ![](static/image/smiley/default/loveliness.gif) 微信:8370900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