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头碎碎念 首先,我必须得承认这个题目有标题党的成分,楼主英语底子在CD里面算中等吧,大四,国内二本,非英专,四级580+六级600+,去年准备了3个月雅思,最后7分。 GMAT三次的考试时间分别是4-22,8-4,9-12。4-22那次是因为小意外才去考的,最后这个分数我是挺平静的。8-4那次是在我苦了半年之后(3月开始备考)考出来的,当时做题感觉很不好,现在看来其实当时应该有700+的实力,而9.12这个我是有不小的运气成分在,感觉自己真实水平可能就730-740这样吧。1个月看似涨100分,但实际上大概就是40-50分吧。希望大家看这个帖子的时候不要抱着无法参考的心理~ 碎碎念完了,下面我会按阶段和按不同部分来说一下我的备考过程。
第一次考试前[3月-4.22] Q46,V25 SC:做完了OG13的,对了答案。刚刚开始刷DUK的千行 CR:正在上770的逻辑小班,之前断断续续看了power score 数学:3月的时候上了Q51。 阅读:不限时在书上做了OG13的阅读,而且还跳题....
考试感觉:看到阅读就想直接跳过,有些态度词根本没见过不知道是什么意思;SC不太懂,试过有题目主谓宾的单词都不认识,但是也迅速地做;CR还行;数学不懂pace,不懂单词,不会做,所以经常跳题,最后还剩下6、7分钟... 成绩出来之后(Q46 V25),我买了ESR,发现SC,CR,RC的小分分别是24,32,19,而数学完全是因为看不懂,不懂pace,怕后面没时间就随便跳考完出来的。
材料:OG,培训课 这段时间的复习CR是比较到位的,因为上课运用的方法是正确而且非常好的;而SC在往正确的方向走。还有我发现我很多材料都是纸质的,这样不利于考试,所以之后做练习基本都改用电脑
第二次考试前[4月底---7月底,期末考间断了2星期] Q50,V29
单词:上次考试的时候发现了单词是软肋,于是6月的时候用杨鹏的方法坚持了几天...然而最后还是没坚持下去,很多都忘记了...不过做题的时候单词已经不像以前造成那么大的障碍
SC:1.按曼哈顿章节的顺序刷DUK的千行 2.做prep08的SC,所有不懂的题去曼哈顿论坛找Ron的解析,没有就找CD 3.考前再看曼哈顿,又按顺序快速地过了13的题目 4.会偶尔地做case study 5.冲刺的时候做了
CR:1.4月底上完了逻辑小班(作业好多!!上小班的时候没时间看SC) 2.上完课之后用prep08,prep07保持题感,一开始还是错好多,错题坚持写逻辑链就好。 3.冲刺之前做了prep12 4.听了寂静课
RC: 1.断断续续地用KM把OG的阅读做完,分析文章,记下不会的单词。 2.GWD用KM来做,做错特别多的文章拎出来分析(最后发现写分析的那个文档快80页了) 3.看了曼哈顿阅读前几章 4.考试之前每天不是做GWD就是去小分队,保持题感 5.听了寂静课
数学:买了2016OG,看了前面的章节解析,从后面开始来做OG的题目(因为题目难些),熟悉英文表达。还有把以前Q51的题目再做(之前连题目都看不懂),做了差不多2遍数学寂静,考前一晚11点多更新数学jj我还一直做更新的,做到12点多
模考:拿wudiyeah大神的gwd模考,做了3套,还有之前在CD下载的800模考,2套。
考试当天早上还特意按照小神朋友的方法:做了2套阅读保持题感。
总结材料:prep07,08,gwd,og13,曼哈顿sc、rc,n个励志贴 考试感觉:数学的时候像磕了药,中了寂静就很嗨,不中寂静遇见简单题就觉得自己掉裤,还分心想想自己这状态太不行了,又觉得都中那么多50还是有的吧..心理戏全套到位了;语文从SC开始就不行,觉得和平时的考点不一样,但是我还看不懂语义所以感觉很棘手(看不出哪里平行,看不透修饰什么),做到后面一看到SC的题目就抖了,因此也连累了CR,因为想做快点,补回SC的时间,所以算是乱选的,只有RC是觉得正常的。 pace也很有问题,做到21题的时候好像只剩下30分钟了,那时候就很慌了,到后面心理上已经是放弃了,很不想看到成绩。寂静只中了一篇阅读,而且那篇阅读很难,我不太想看又不够时间,直接根据回忆乱选了。。。
考完出来立即打电话给朋友哭了,因为没想到会是这么结果,复习了那么久,看到CD上一堆堆大神,我自问我无法像他们那样1个月或者2个月备考就搞定GMAT,但是我有付出很多,除了上课就是在准备GMAT。晚上去看了场电影心情好些,然后第二天起来就一直在床上刷CD,那时候我的心情是感觉自己很失败,三站好丢人,那么多人都是一次搞定,可是又忍不下心放弃,因为我已经准备那么久,那么多,我不甘心让这个成绩来判定我的努力,决定了三站。 同时,我记录下了我考试时候的感觉,我希望我以后练习的时候可以记住当时的感觉,知道哪儿不对劲,哪儿是不足,然后有针对性的练习。
然后我结合我考试之前的状态,剖析了失败原因: 1.欠缺模考&做题感觉。其实我不觉得人人都需要模考,但是如果像我之前那样不熟悉剩余时间代表着是否紧迫的人来说是肯定需要模考的!还有做题感觉也可以在模考中获得,因为考试是一个多任务切换的过程,SC,CR,RC随机来,模考也可以锻炼我们随机应变。 2.心态很差。心态一直波动,患得患失,大概是因为太想得到,又觉得自己付出很多了,使得考试无法像平时一样平静做题,这个是我失败的主要原因 3.没有总结。我做了挺多的,曼哈顿看了几遍,OG和曼哈顿一起纵向刷,把prep08的题目也研究了,我有一个文档记录自己感觉还是难的题目,告诉自己多看,最后倒是看了,但是看得不太仔细,也不太去研究它们是属于那些类别。 4.SC是变了吗?说出来不太好意思,但当时真心感觉和平时考点很不一样,我花了2天去论坛上面问最近考出来的高分CDer,和旧帖,最后给自己一个答复:没变。还是OG的思路,还是OG的方向,问题在自己身上。甚至看到有一个老帖的楼主说,自己在失败的几次都感觉SC和平时考点不一样了,但是成功的那一次发现它还是那样。
接下来我针对分析的原因入手,一个个来攻破。 首先买了个ESR,(题外话:大家对买不买它有些争议,因为不知道正确率。但我还是会倾向于买,因为既然一次考试都花1000多了,何不用100多块来发现自己的短板?例如,我一个同学觉得自己逻辑挺好的,肯定是SC出问题,一买ESR才知道是CR最差..) SC小分比之前只进步了4分,而我这几个月基本是围绕SC进行的,说明算是白费了。而且ESR显示我的SC平均做题时间是最长的(平均2min一道),比CR快30s,比RC快20s...要知道,gmat真不是一个做越久就越可能做对的考试。 CR小分是最低的...我个人感觉是被SC拖的,没心情,自然就看不下了,而且我上完课后期主要在攻SC,一不小心就没hold住CR的感觉了,还有考试的时候拼命赶时间,结果是这样不出奇。 数学 考场上没遇到不会的题,是心态作祟,没别的了......
第三次考试前[8月中---9月初] Q51,V44
原因是在我回家前分析了,不过回家嘛...大家都懂的,自然歇了几天,期间买了曼哈顿SC,(之前在某宝买的,表示异常的后悔!)因为有传说中准确的模考。之前几天关于G的啥都没干,8.9的时候模考了一下,Q45,V36 T670,SC最好,RC最差,当时我就无语问苍天了。。。 因为这段时间的记忆比较有印象。。我说详细点
SC:1.考试的时候不是看不懂meaning吧,我就翻出了CD偶像babybearmm的帖子,对着她帖子突破meaning的方法来做(SC,STEP4)。因为是去stacey的blog看的,顺便看了她写的突破长难句,感觉非常棒,自己做了些摘录 2.其实上面那步做完之后我还不是很理解meaning,因为stacey写的都是相对基础的混淆点,而且我需要保持做题。这时我在CD找到了以前没有做过的16新版verbal(CD搜关键字:OG 16verbal),开始做题,每天大概15题。 3.Verbal正确率还不错15道错3、4道的样子,可是也有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修饰语位置!!语义不清!!然后我就弄了个错题集文档,全部错题放一起,再弄不同的文档分别保存错误地方类似的题。后来发现这是个好方法啊,看起来好像多一点文档,但是最多4、5页,自己后来哪里不太记得了就回去翻哪里!非常省心!!在这过程里,记录了自己读不懂的题,有空回去翻翻;还有做了case study突破了modifier(又结合stacey的文档) 4.做完上一步我去做OG16的新题了...感觉比较痛苦,做9道可以错3道...然后又是回到了上一步,分项分析。不过我感觉OG16有一些新的知识点或者形式(例如that的指代,代词的指代,选项不再是大家来找茬..),我又把这些我感觉不太一样的题拉到了一个文档,自己再感受,而且在CD发现了一个台湾同胞写的分析OG16新题的精彩文档http://forum.chasedrea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8884&highlight=OG%2B16,然后结合这个文档巩固自己对新题的认识。而且对于不懂的题里面的搭配,基本会去翻翻正确的句子学习大全,看看同类型句子是怎样的。 5.发现自己的弱项,做case study。我做了比较的,做完了之后还是没有完全懂,不过也比之前有进步了。 6.考前把自己做过的东西再看再看再看!做过的case study却不看,浪费了时间却没有发挥最大的效果,太亏了
CR:1把OG16 verbal里感觉tricky的题、OG16里的新题都写了逻辑链 2.模考错的题去写逻辑链 3.尝试着睡前读狒狒逻辑题干...坚持了2天...
RC:1.小分队~一开始详细回忆,后面要考试不太多时间了就略过...不过详细回忆的好处是很大的~ 2.KM里去做题,分析
数学:1.寂静一次,做错题本,会回看 2.考前2天做了一套做过3次的800的模考题,熟悉数学英语表达(曼哈顿的太难了,每次呵呵的心情去做的)
Ir:做了prep12的IR,嗯..第三次做同一套了,算裸考把
AWA:考前一天套模板写了2篇...上次3分,这次可能还是会跪..(模板是有效的,我还有同学看不懂题目却套模板拿了5分..)
模考:4套曼哈顿,3套800的模考,prep12模考 在前两次模考发现一个很神奇的地方,我一到19-21题左右速度就会变慢。。。试过2道题加起来做了8分钟的,而且我考试好像也是这个时候pace出问题,后来的模考我就专门在那时候给自己提醒一下,就没有再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家模考的时候也注意一下有没有这个问题; 然后曼哈顿分数很稳定...不是670就是680,V的分数在36-38,最后一次是CR错了7道,SC、RC加起来错三道。考前2天随便用个800来模考(其实我觉得它的SC很不靠谱,浓重的模仿OG的痕迹),错9道,那时候不太在乎正误了,保持做题的感觉就好了 最后,我用的prep模考里面的题是都做过的了,我以为这次模考会让我发现新感觉,却只发现自己好烦躁,不想做旧题,于是就没有勉强自己做了。
寂静:数学、逻辑全部,RC只看有原文的 RC只有几篇有原文的,我只看那些是因为我的单词最近忘记得很厉害,我得看看有什么不会的单词提前熟悉下;还是就是觉得本身自己实力够了,自己理解就好 数学看是有必要的,很多tricky的题目会提前知道。 逻辑我最近不太好嘛...就想着多看,但是我没想过会完全靠它帮忙,因为上次我全看了结果是中了1道
考试感觉: AWA 跪了 七宗罪套不上...大家一定一定一定要多练啊啊啊啊啊!!! IR 会做的做了,不会做的直接跳,最后时间不够..分数也不高,可能有时间看看寂静也是好的 数学 寂静中不少,但因为只算了1次所以印象不深,得再算,而且克制自己的情绪,不敢嗨了 语文 SC挺顺的,和平时一样,考点基本看出来了,就是做到后面有几道不太确定了... RC 简单..竟然有种做雅思阅读的感觉,中了一篇寂静,不过我也有很认真的看原文,没有反噬而读不进去。 CR 谢谢770的JJ非常清晰,我可能就2、3道没中,这段时间逻辑最不好了。。。
其实我很不希望看到文章的你们以后也想着啊我靠着JJ可以上到多少多少,完全依赖它是没效的,虽然我说出来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像很多人说过的,JJ是锦上添花,并不是雪中送炭,而且当你一心一意想着使用寂静的时候,心态是会失衡的,考试考我们的是实力和心态,心态崩了就真的不好了。 最后的絮絮叨叨 小技巧 1.我后来2次都是下午场,考试当天早上都有做题,可以是旧的,来点题感。上次做了2篇阅读,这次1篇阅读,10道SC,5道CR,全做了 2.数学做完之后还有时间可以先别点next...先休息会...时间宝贵呢 3.题目并不是全部都要做完的,正确率比完成度要重要。我在考试前看到别的帖子的楼主说自己还有3道题没有做,最后是V38,适度弃题来保证正确率可能更有用!
心态 我考试前一星期我还是焦虑的,后来拉一朋友去絮絮叨叨说我的瓶颈,不管她懂不懂。她听了好久,第一句却是,我觉得你陷入得太深了。 是的,最近申请要开始了,我还没去认真看学校,没有再准备语言,却还是一头埋在G里,我好像把它放错位置了,G只是我们申请过程中的一个手段,并不是我的最终目标。像是被点通一样,我的心态调整过来了。我决定这是我最后一次考试,做好心理准备用之前的670申请,就想着我这次考试期间不认怂,不放弃。
心经贴 一开始被那些“一战7++,学渣***”之类的文章吸引,搞得自己准备三战的时候都感觉太loser了。我觉得吧,这些还是不太实在的,因为可能一些人不会真实说明自己的情况,最好扎扎实实找适合自己情况的帖子,看看哪些可以汲取所长。 其中我最推荐的就是babybearmm的帖子啦~十分膜拜!这是我心中大神的样子,谦虚,严谨,而且从整体上面分析了GMAT,inside-out的思维在gmat是很重要的 研究心态的平衡的帖子,看了之后会对自己需要的状态有启发: http://forum.chasedream.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51799&highlight=%E5%B9%B3%E8%A1%A1
方法 分析自己!分析自己!分析自己!No absolute rule 没有什么是非做不可的。GMAT没有一个特定的唯一的方法让你成功上700 不要看着别人说一套自己立即又用上去,要分析自己需要什么,再找类似的方法。包括我以上提及的方法都好,对我有用,不代表对全部人有用 自我认为,我做过最可取的事情就是二战失败后的剖析自己,对症下药。这也是GMAT给我带来的最宝贵的经验。
最后祝福还在G中挣扎的考友们,再坚持一会,胜利就在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