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3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155|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感恩CD)11.9出分(106)......还有IBT全程备考建议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11.9出分(106)......还有IBT全程备考建议

Test Test 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TELXMLNovember 9, 200828 28 23 27 106
Test Test 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TELXMLAugust 17, 200729 28 23 25 105
Test Test Date Reading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Total
TELXMLDecember 8, 200627 22 24 24 97
IBT2006年9月正式在大陆开考,我和朋友8月跑到BJ学XDF,当时正要读高一.现在看看成绩单,06,07,08考了3次,现在我都快毕业了.不得不说时间过的还真快.考了三次,第一次准备的时间周期最长,做的题最多,也最用心(爱面子,不愿意考地不好被知道的人笑). 那时侯CD是考托最火的论坛,JJ和备考经验丰富, 综合各种大牛的经验,我准备IBT的过程变的似乎不那样BT。虽然比起牛山牛海的养牛场,这点成绩只能放养在大草原,但是今天小谈自己的经验,还是希望对以后的人有所帮助,也是感恩CB,积攒点RP。
1.考托福的策略
2.练习中提高成绩的关键在哪里?
3.四部分准备指南
4.心态

1.考托福的策略.
申请的人考试通常不单考一个托福,要不加上SAT,要不就是GRE,GMAT,LSAT之类的.那么究竟是先解决托福,再考虑X还是先解决X回头再弄托福呢?
我的建议是看时间,如果你的时间很充足,建议先搞IBT.
因为:a.托福从单词和语言运用方面难度比能力考试低,更适合入门选手。b.托福是关于语言应用的,想达到100分不难,但是想达到110分,必须是要下一番苦功的。解决能力测试之后回头看托福,的确你会感叹文章好简单阿,但是,听力和口语的问题迟早的面对,在我看来不如一开始好好系统训练效果好。俗话说:出来混的,迟早都要还的。有些功夫早晚都要下的。

如果时间不充足,比如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建议先搞能力测试,再回头解决IBT.
因为:a.时间是大爷。时间不够,就一定要注重效率。考能力测试,顺便就解决了阅读和写作,比较快。b.和能力测试在申请中的地位相比,托福的确要让位。

2.练习中提高成绩的关键在哪里?
身边考试的人很多,都很用功,高分也多,低分也见过。提高成绩的关键究竟在哪?我的想法是,无论是做题练习也好,模考也好,真实考试也罢,要经常分析。要站在自己的角度分析为什么会错,站在作者或者教授(听力)的角度想,为什么这样说,站在ETS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这样出题,哪里是出题点。只做不看,不想,不总结的人,用的是蛮力。不做,单凭空想象,空谈方法论的人,是纸上谈兵。只有把该下的功夫下到了,同时注意方法,理解,总结的人,才能步步飞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4 21:12:28编辑过]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2:57:00 | 只看该作者


3.四部分的准备指南

基础篇背单词。提起单词总是无数人的心头之痛。背单词的确谈不上什么愉快地事。但是,万事总有代价,既然上了这条船,就得守船上的规矩--好好背单词。老实说,托福的单词并不多,而且多半是生活里很常用实用的词汇,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基础词汇。

万事开头难,建议开篇先根据个人的能力和基础挑选单词书。我最初的起点是高中水平有余,四级有点勉强。在背了张红岩旧toefl3000书2个月后发现记住的没有忘得多之后,及时更正了错误,选择了李笑来2100。之后背了王玉梅绿皮单词就考试了。事实证明,虽然依然总发现不认识的单词,但做阅读得分这些单词足已。07年开始,单词书陆陆续续又出了很多,都是针对新托福的。翻看下,觉得张红岩编的ibt词汇很好,容易记。背单词书,并不在于背了多少本,而在于真正记住多少。我个人托福单词书拿下的标准是:随便挑10个词,至少认识8个,能辨音,拼写4-5个。

背单词的方法:每个人方法不一样。
我个人喜欢动用各种感官去记忆。比如,我看一个单词的时候,会跟读,会同时听发音,还会顺手写几笔。时间允许的时候我还会找出例句看看,写文章说话尽量使用它。动用的感官越多,和这个单词相关的记忆越多,我越容易记住一个单词。就好像,我去记一个人:王2,只知道他的名字,说不定几天就忘了,但如果和王2相关的线索还有:是个帅哥,左眼大如牛,右眼小如鼠,有个爱好是八卦,他早上还经常不刷牙,和李三私奔过,那么我就会比较容易这个,这个很有特点的王二。甚至下次人家提起李三的时候,我还会一下子想起王二,这样就记得更深了。有的时候,看文章做题突然碰到一个在背的单词,那感觉就好像“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似的,难忘啊!但毕竟这种概率小,我只好拿同时背两本同一水平的字母顺序书的方式小小弥补下。总之,借用某人的一句话--"用一切手段,提高单词在不同场合的曝光率"!

除此之外,背单词在于坚持,要用功。拿着字典钻头死背的人,只要用功,一样有背出头的一天。但是,偷工减料的人,知道再多方法,不认认真真执行下去,也只能当废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5 16:21:54编辑过]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进阶篇:各个击破综合打磨

阅读

阅读,有了单词做基础,只要解决基础语法,看不懂的问题就很少了。里面涉及的语法:看看杜昶旭的讲义就可以了。
没有看不懂的,就只剩把题答对的问题了。托福文章考的都是文章本身,禁止任何主观臆测。每一道的答案(单词题部分例外),都可以追溯到文章本身找答案,文章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答案。最后的归类题,考的是总结的能力,用排除法,把太过具体细节的内容和和文章叙述矛盾的内容删掉,剩下的基本就是答案了。
推荐书目:BARRON'S HOW ; TIDESTIME

听力

听力首先要听的懂,其次要记得准答的对。
一篇文章听的懂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原文看的懂;2,单词可以做到辨音。就是当人家说ABNORMAL的时候,脑子里可以马上想到自己以前背过的字典里的那个ABNORMAL:不正常。3,语速跟的上。
当1不满足的时候,建议先接着练阅读。
当2不满足时,建议拿着基础单词册正音,同时继续背。脑子反应不过来,只说明背的还不熟练。
当3不满足的时候,建议坚持听,常听. 如果一次没听懂,就重复继续听. 听懂才有用. 临考试的时候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把速度调节为1.2-1.5倍练习,适应个一个礼拜,再听原速的...那感觉就跟听ABC,STANDARD练完转听SPECIAL了似的,怎一个爽字了的!

记笔记,跟不上,不知道记什么的,练练听写.时间不用太长,累计够10个小时就足够了.杀鸡焉用宰牛刀...

而答题答的对,就需要建立在大量做题练习总结的基础上了.常考的题型,要熟悉.听的时候,要心中有数,知道主要记什么,人家说的意图是什么, 分清主次,逻辑清晰.这样答题不慌不乱.实践出真理.
推荐书目:BARRON'S HOW;LONGMAN;DELTA;(可以用XDF的听力特训练听写)

附:

问一下小MM,这个调速是怎么弄,偶好象从来没弄过这种东东。

你是调速听了哪里面的文章?还有听力大概连着有效时间要多少的时候听了有了感觉,能听懂了呢。

偶得在本月考掉T,所以没有多少时间了,刚刚开始准备,目前阅读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看了好多贴子,知道要去看一下加试题和过一下单词。其它三门正在糊涂中,听力是偶怕的,还有那个写作要听力的那部分。想问一下MM,这个是怎么样的提高最有效?

1.调速.很多音频播放软件都有此功能,比如WINDOWS MEDIA PLAYER, 在播放里选播放速度,就有播放速度设置. 慢速/快速. 专业一些的如COOLEDIT功能就更强大了.

2. 调速只是适应语速,对听懂帮助不大. 快速的听也得是能听明白才有意义. 如果听不懂的话, 我的建议是正常语速重复听直到听懂. 如果多次重复还是感觉困难的话, 还是看看材料, 是不是选的难了.

3. 如果阅读没问题的话, 我觉得剩下的部分听力占的比例很大. 练听力是目前回报率最高的. 而且只要阅读没问题, 只要多练,常听,听力也一定可以拿下. 另外, 不要急, 写作的听力, 和听力部分的内容比起来, 语速要慢很多,因为考虑到要让考生做笔记, 而且说的结构也特别清楚, 完全是对照阅读的三点一一对应的.

关于材料, 我学XDF的时候, 马骏有一套听力导向练习.:历史方向, 生物方向, 地理方向, 社会方向.这样分类归纳了很多以前的段子. 我开始用XDF听力分册, 后来拿这套练的听写, 也做过DELTA和BARRON的模拟. 如果只有一个月的话, 我比较推荐马骏的那套, 因为1方向清晰, 熟悉ETS常考的方向内容2难度适中.

听力一个月内提高, 我觉得首先的找出之前问题主要出在哪. 如果是听不懂,跟不上, 就开始的时候多做听写,重复听; 如果是听的差不多但是做题做不对, 我建议就开始多做套题,熟悉ETS出题的套路, 根据他爱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这样记下来的有用的信息才最多. (一般一段对话放出来之前,都有一段提示, 比如学生A和教授B在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那我接下来就要主要注意A和B对于...的态度到底有什么不同, 支持他们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最后A/B有没有说服B/A...跟着讨论的主线走. 有目的的听,而不是盲目的什么都记. 关于细节, 对话要注意某些特殊的语调, LECTURE注意某些分类讨论时候的代表性内容, 同学打断的时候.,还有教授用极其奇怪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的时候都说明之后内容重要. 一般来讲,无论是对话还是讲座, 开头和结尾都要好好听, 容易出题.) 还有每次做的时候, 无论对错都好好分析一下文章.看看他说话的逻辑和重点, 和我听的时候记的笔记是否吻合. 如果出错了,或者漏了细节,想想为什么没注意到, 总结些一般性的规律. 最后, 临考试前半周的时间, 一定要模考,自己用模考软件严格做, 严格分析. 适当的时候可以调快音速听两天, 因为我个人的体会是考试的时候爱紧张, 听什么都感觉快, 所以不如考试前小小适应一下, 免得手忙脚乱. 听力还是放松的情况下, 做的结果比较好.

口语

口语是我唯一怎么考都没提高,反而感觉越考越不好的科目.因为后来临时磨刀上阵,准备都不超过一周,完全和第一次系统规划,一套一套训练不一样.所以说口语是忠诚的和人的付出联系成比例的项目.
口语一定要把自己说的记录下来,边对比分析,边练习.发音和语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说的内容.前两道题,靠准备例子,后四道一半靠准备,一半靠实力.平均水准,就不多说献丑了.

推荐书目:DELTA,BARRON

写作

写作,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前两次我是GOOD/FAIR,最后一次GOOD/GOOD.所以我眼里自然独立比较难写.
说说模板吧,我个人大部分模板都看过,但自己没用过.因为我根本也记不住,再说还不是万灵药.
模板的作用到底在哪呢? 模板是结构,让你心中对文章的行文有数,不会不知道该写什么.当文章的基本结构,你已经非常熟悉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抛弃模板,下笔如有神了. 综合写作和听写似的,把逻辑主线写清楚,每点适当联系文章做做对比,再概括个开头结尾就可以了.

独立写作,我以为最重要的内容饱满,充实.思辨性有点最好,没有也没关系.可以自圆自画的就行了.而内容和行文主要靠平时练习还有临场发挥.我觉得自然和清晰最重要,把主要观点的句子尽量用短句表达,举例和细节用点从句和表达法都可以.就个人而言,始终觉得刻意追求通篇用极其复杂的长难句和生僻单词未必有好处,就好象以前旧社会贫家嫁女儿,翻箱捣柜的把能用上的东西都往闺女身上放,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里有点家底,最后搞的跟圣诞树似的.文章要行文看起来舒服.OG给出的范文,虽然里面奥妙无穷,但至少我们看起来,多简单易懂,观点鲜明呀.

推荐书目: OG范文,BARRON模考,185

最后说说怎么练习.在我看来,听说读写从来就是不分家的.既然要准备,当然得注重效率.

练阅读,看文章,本身就是在练写作,见到好的表达方式自然要好好一记.同时阅读还是听力的基础.答口语3-6题的时候,学术题,如何描述,解释都可以在这么多的说明文里找到模范句式.甚至一些文章的范例,还可以应用在写作和口语题里面.

听力,练听力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练口语.因为个人的语音,语调等都可以随着听而提高.说,是为了和人交流.要让人听的懂,怎么说最规范,怎样说最地道,听力里已经给出了答案.练听力,也是在练人的总结能力,和阅读,口语,还有综合写作一样是相互促进的.

口语,练口语也是在练听力和写作.口语发音的正音过程其实就是听力的正音过程.而谴词造句,对作文也有帮助.说都会了,写还能差么?

写作,写作的题材,不就是口语的话题么?我第一次考试,就拿着李的185一篇篇练口语找例子说.

所以,这四个部分,既是独立需要各个击破的又是触类旁通的.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以很效率的拿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18:09:49编辑过]
地板
发表于 2008-12-4 13:39:00 | 只看该作者

期待。。。。

5#
发表于 2008-12-4 13:40:00 | 只看该作者

那时侯CD是考托最火的论坛

唉。。。现在的CD还需要你们常来看看,否则。。。

6#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15:08:00 | 只看该作者

4.心态.

心态是对考试有影响的.

要考试之前,默念:"兄弟这次一定得过9*/10*/11*,不然买跟面条也得上吊,无颜见江东父老!"或者"保佑,这次我超长发挥!!"

要这样想,不过是次考试,放开了想,无非就是看看到底练的水平怎么样.超长发挥的事,几乎就没听说过,只听说过3门26+,忽然一门得了各位数的惨案.至于不过非上吊不可的仁兄们,我就不信考试的时候紧张的手直哆嗦的人能考出练的水平.

自信是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的.想给自己压力,请在平时做.请在你打算把单词书扔开,去打网游的时候想;请在你听的快吐了,打算给女朋友发发短信八卦闲聊的时候想;请在你作文写了一半,就停下来在网上BBS上瞎逛的时候想.总之,考试前,抱歉的通知您,您已经失去再这样想的机会.

另有两点建议:

1.请不要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参加考试.

对人,考试机会有限,想想还有那么多人不得不到香港考IBT呢.对吧?对己,难有提高,考的低了,伤己自尊,损己自信,白落旁人的心理安慰.考的高了,损耗RP太早,个人RP有限,只怕以后需要的时候,RP不够分了.

2.要知道自己目标和底限.

(这点不仅仅是考托.)人和人不一样.没必要用别人的标准逼自己,更没必要用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要知道和自己竞争的人的相对坐标,但也要明确自己目标和目前的绝对坐标.对自己的事,有自己的把握,没必要被他人牵着鼻子走.

生命或许无法满足我们全部的渴望和要求,但当回首之时,可以问心无愧的说声:"我真的做到了全部我可以做到的." 纵使依旧有叹,但幸已无憾.

诚实的说,我尚不能无叹无憾,唯望能以此为戒.

7#
发表于 2008-12-4 17:43:00 | 只看该作者
8#
 楼主| 发表于 2008-12-4 21:09:00 | 只看该作者

头一次自己写东西,顶起来.^^

9#
发表于 2008-12-5 01:14:00 | 只看该作者
顶,学习正在进行时!~
10#
发表于 2008-12-5 01:38:00 | 只看该作者

高中小MM!

真厉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TOEFL / IELTS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9-1 07:26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