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各个击破和综合打磨
阅读 阅读,有了单词做基础,只要解决基础语法,看不懂的问题就很少了。里面涉及的语法:看看杜昶旭的讲义就可以了。 没有看不懂的,就只剩把题答对的问题了。托福文章考的都是文章本身,禁止任何主观臆测。每一道的答案(单词题部分例外),都可以追溯到文章本身找答案,文章就是活生生的一部答案。最后的归类题,考的是总结的能力,用排除法,把太过具体细节的内容和和文章叙述矛盾的内容删掉,剩下的基本就是答案了。 推荐书目:BARRON'S HOW ; TIDESTIME 听力 听力首先要听的懂,其次要记得准答的对。 一篇文章听的懂要满足三个基本条件:1,原文看的懂;2,单词可以做到辨音。就是当人家说ABNORMAL的时候,脑子里可以马上想到自己以前背过的字典里的那个ABNORMAL:不正常。3,语速跟的上。 当1不满足的时候,建议先接着练阅读。 当2不满足时,建议拿着基础单词册正音,同时继续背。脑子反应不过来,只说明背的还不熟练。 当3不满足的时候,建议坚持听,常听. 如果一次没听懂,就重复继续听. 听懂才有用. 临考试的时候可以使用WINDOWS MEDIA把速度调节为1.2-1.5倍练习,适应个一个礼拜,再听原速的...那感觉就跟听ABC,STANDARD练完转听SPECIAL了似的,怎一个爽字了的! 记笔记,跟不上,不知道记什么的,练练听写.时间不用太长,累计够10个小时就足够了.杀鸡焉用宰牛刀... 而答题答的对,就需要建立在大量做题练习总结的基础上了.常考的题型,要熟悉.听的时候,要心中有数,知道主要记什么,人家说的意图是什么, 分清主次,逻辑清晰.这样答题不慌不乱.实践出真理. 推荐书目:BARRON'S HOW;LONGMAN;DELTA;(可以用XDF的听力特训练听写) 附: 问一下小MM,这个调速是怎么弄,偶好象从来没弄过这种东东。你是调速听了哪里面的文章?还有听力大概连着有效时间要多少的时候听了有了感觉,能听懂了呢。 偶得在本月考掉T,所以没有多少时间了,刚刚开始准备,目前阅读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不过看了好多贴子,知道要去看一下加试题和过一下单词。其它三门正在糊涂中,听力是偶怕的,还有那个写作要听力的那部分。想问一下MM,这个是怎么样的提高最有效? 1.调速.很多音频播放软件都有此功能,比如WINDOWS MEDIA PLAYER, 在播放里选播放速度,就有播放速度设置. 慢速/快速. 专业一些的如COOLEDIT功能就更强大了. 2. 调速只是适应语速,对听懂帮助不大. 快速的听也得是能听明白才有意义. 如果听不懂的话, 我的建议是正常语速重复听直到听懂. 如果多次重复还是感觉困难的话, 还是看看材料, 是不是选的难了. 3. 如果阅读没问题的话, 我觉得剩下的部分听力占的比例很大. 练听力是目前回报率最高的. 而且只要阅读没问题, 只要多练,常听,听力也一定可以拿下. 另外, 不要急, 写作的听力, 和听力部分的内容比起来, 语速要慢很多,因为考虑到要让考生做笔记, 而且说的结构也特别清楚, 完全是对照阅读的三点一一对应的. 关于材料, 我学XDF的时候, 马骏有一套听力导向练习.:历史方向, 生物方向, 地理方向, 社会方向.这样分类归纳了很多以前的段子. 我开始用XDF听力分册, 后来拿这套练的听写, 也做过DELTA和BARRON的模拟. 如果只有一个月的话, 我比较推荐马骏的那套, 因为1方向清晰, 熟悉ETS常考的方向内容2难度适中. 听力一个月内提高, 我觉得首先的找出之前问题主要出在哪. 如果是听不懂,跟不上, 就开始的时候多做听写,重复听; 如果是听的差不多但是做题做不对, 我建议就开始多做套题,熟悉ETS出题的套路, 根据他爱出的问题带着问题去听,这样记下来的有用的信息才最多. (一般一段对话放出来之前,都有一段提示, 比如学生A和教授B在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讨论, 那我接下来就要主要注意A和B对于...的态度到底有什么不同, 支持他们观点的论据是什么, 最后A/B有没有说服B/A...跟着讨论的主线走. 有目的的听,而不是盲目的什么都记. 关于细节, 对话要注意某些特殊的语调, LECTURE注意某些分类讨论时候的代表性内容, 同学打断的时候.,还有教授用极其奇怪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的时候都说明之后内容重要. 一般来讲,无论是对话还是讲座, 开头和结尾都要好好听, 容易出题.) 还有每次做的时候, 无论对错都好好分析一下文章.看看他说话的逻辑和重点, 和我听的时候记的笔记是否吻合. 如果出错了,或者漏了细节,想想为什么没注意到, 总结些一般性的规律. 最后, 临考试前半周的时间, 一定要模考,自己用模考软件严格做, 严格分析. 适当的时候可以调快音速听两天, 因为我个人的体会是考试的时候爱紧张, 听什么都感觉快, 所以不如考试前小小适应一下, 免得手忙脚乱. 听力还是放松的情况下, 做的结果比较好. 口语 口语是我唯一怎么考都没提高,反而感觉越考越不好的科目.因为后来临时磨刀上阵,准备都不超过一周,完全和第一次系统规划,一套一套训练不一样.所以说口语是忠诚的和人的付出联系成比例的项目. 口语一定要把自己说的记录下来,边对比分析,边练习.发音和语调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说的内容.前两道题,靠准备例子,后四道一半靠准备,一半靠实力.平均水准,就不多说献丑了. 推荐书目:DELTA,BARRON 写作 写作,综合写作和独立写作.前两次我是GOOD/FAIR,最后一次GOOD/GOOD.所以我眼里自然独立比较难写. 说说模板吧,我个人大部分模板都看过,但自己没用过.因为我根本也记不住,再说还不是万灵药. 模板的作用到底在哪呢? 模板是结构,让你心中对文章的行文有数,不会不知道该写什么.当文章的基本结构,你已经非常熟悉的时候,自然就可以抛弃模板,下笔如有神了. 综合写作和听写似的,把逻辑主线写清楚,每点适当联系文章做做对比,再概括个开头结尾就可以了. 独立写作,我以为最重要的内容饱满,充实.思辨性有点最好,没有也没关系.可以自圆自画的就行了.而内容和行文主要靠平时练习还有临场发挥.我觉得自然和清晰最重要,把主要观点的句子尽量用短句表达,举例和细节用点从句和表达法都可以.就个人而言,始终觉得刻意追求通篇用极其复杂的长难句和生僻单词未必有好处,就好象以前旧社会贫家嫁女儿,翻箱捣柜的把能用上的东西都往闺女身上放,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家里有点家底,最后搞的跟圣诞树似的.文章要行文看起来舒服.OG给出的范文,虽然里面奥妙无穷,但至少我们看起来,多简单易懂,观点鲜明呀. 推荐书目: OG范文,BARRON模考,185 最后说说怎么练习.在我看来,听说读写从来就是不分家的.既然要准备,当然得注重效率. 练阅读,看文章,本身就是在练写作,见到好的表达方式自然要好好一记.同时阅读还是听力的基础.答口语3-6题的时候,学术题,如何描述,解释都可以在这么多的说明文里找到模范句式.甚至一些文章的范例,还可以应用在写作和口语题里面. 听力,练听力的同时其实也是在练口语.因为个人的语音,语调等都可以随着听而提高.说,是为了和人交流.要让人听的懂,怎么说最规范,怎样说最地道,听力里已经给出了答案.练听力,也是在练人的总结能力,和阅读,口语,还有综合写作一样是相互促进的. 口语,练口语也是在练听力和写作.口语发音的正音过程其实就是听力的正音过程.而谴词造句,对作文也有帮助.说都会了,写还能差么? 写作,写作的题材,不就是口语的话题么?我第一次考试,就拿着李的185一篇篇练口语找例子说. 所以,这四个部分,既是独立需要各个击破的又是触类旁通的.掌握一定的方法,可以很效率的拿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6 18:09:4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