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如何应对GMAT 我记得小学有一篇课文叫《唐打虎》,说的是某地有虎患,请来著名的唐氏打虎家族的高人,结果只来了一个老头和一个小孩子,大家都很失望,没想到老虎出来只一个回合就被做掉了。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的话:“看见老虎不要怕,更不要逃”。用这个故事来比喻对待GMAT的态度我觉得很合适。像武松那样的高手,没有准备,仗着酒胆打死老虎,那不是我们能做到的。但是我们要做到那个老头和小孩的心态,战略上藐视GMAT,战术上重视GMAT,以羸弱之躯做掉GMAT,我相信大家都能做到。 关于各个分项的分类训练,有很多大牛的文章可以参考,我只能谈谈怎么从宏观上来看待这些东西。 1、语法 GMAT语法考察的是英语正式写作的标准文法,和《纽约时报》的文风似乎比较接近。他有自己一套相对固定的规则体系,我们常规意义上语法正确的句子,在GMAT中可能会因为“有效性”不够而变成错误答案。以我个人的经验而言,不经过任何训练,我大概只能作对50%的语法题(与之相对比的是逻辑题我不经训练可以对80%)。关于语法,我个人建议在所有的复习中用最多的时间(可能是整体时间的30%-40%)。原因如下:1、语法题目在Verbal部分题目数量相对最多;2、语法题和我们最初的理解偏差最大;3、经过一定的训练,语法最容易提高。 我在XDF结课以后,有一段时间曾经因为语法正确率不高很苦恼,后来我专门用了10天时间,别的都不看,只做语法,做的过程中把不确定的题目标出来,对完答案,不光要回顾做错的题目,还回顾作对的、但当时不确定的题目。后来情况就好多了。我的一个G友(古风?),曾经专门花好几天时间把白勇的语法书仔仔细细过了几遍,水平也马上就不同了。 但是我感觉随着GMAT考试的不断演化,XDF也好,白勇也好,都稍微有些把问题、技巧过于绝对化。比如XDF有一个原则,that引导定语从句,一定要紧跟在被修饰名字的后面,当中不能有插入成分,但是在GWD乃至真实考试中,这个原则一再被突破。因此我觉得要理解XDF、白勇他们所说的规则、技巧的背后原因,就比方你不光要知道相关的定理还要知道定理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样在出现五个选项都和某定理有不同程度的违背的时候,就能够从“矮子里挑将军”,找到正确答案。 还有一个建议就是模考软件Prep的破解版的语法详解要看一遍。Prep破解语法一共有320道题目,CD有这320题的详细解释的PDF文件可以下载。当然不用每道题都看,因为到了复习的后期,大家都已经有了一定的水平,但是如果这些题目你有某些不太确定,或者做错了,看看自己为什么错了,看看别人是怎么解释的。我感觉这些题目和考试的真题风格最接近。有人可能想把Prep留在最后模考,不想太早做里面的题目。建议这样的同学可以先把Prep1模一遍,然后把Prep1的169道语法题做完,留Prep2在比较晚的时候模考。这样的话,最好在考前留一点时间看Prep2的151道题。 2、逻辑 我的逻辑原本就还行,其实这样一来我所说的关于逻辑的东西反而参考价值不大。只有那些原本逻辑不好、经过训练水平提高的人的经验才有价值。 我逻辑的训练就是XDF蓝皮书290页以后的题目,OG,GWD。本来想做完费费逻辑,结果只做了36道,后来没时间就没做了。我的逻辑题目的训练,实际上对我帮助最明显的只有一个问题,就是“A和B有同时发生或者有某种相关性,结论是A导致B发生。问Assupmtion。答案是B没有导致A发生”。我第一次见到这类题目时很不理解,后来搞懂这叫“排除他因”。A和B有相关性,实际上可能是A导致B发生,也可能是B导致A发生。所以排除他因就是B没有导致A发生。 有两个90%原则供大家参考。 90%原则一:Assupmtion题目的正确答案有90%的可能性是个否定句。因为题干实际上是一个逻辑推理的结论,而Assupmtion的任务实际上是排除一种有可能Weaken题干结论的可能性,所以Assupmtion的正确答案一般是“XX不会发生”。(这一条由我的G友老居提供,感谢老居) 90%原则二:凡选项中出现some、slightly等表示“少量”概念的词汇,该选项90%可能是错误的。因为有了表示“少量”的词汇,该选项所陈述的内容就不足以对结论产生任何影响,所以这样的选项很难成为正确答案。 3、阅读 XDF的教材中,阅读文章都比较长,现在的考试中有很多文章只有两段,长度很短,所以我认为GWD的文章相对比较接近真题(我并没有说XDF教材没有参考价值)。阅读的能力在整个GMAT中很重要,逻辑题其实也对阅读能力有要求。同时,如果阅读能力比较好的话,相对整个Verbal部分的pace就容易把握一点。 如果你的复习时间还比较充裕,而阅读能力又不强的话,建议把《杨鹏难句》看一看,如果时间不够充裕的话,希望这样一段话对你会有帮助:GMAT的阅读基本上也是在考逻辑思维能力,跳开具体细节,很多题目可以归结为“原文明说了什么”、“原文暗示了什么”、“什么和原文所说的(或者文中某人的观点)相反”。而回答这样的问题,其实并不难。因为这些东西原文都能找到。而找到这些内容,未必需要你有多大的词汇量。因为跳过那些艰涩的名词,基本上是动词、形容词在表明文章的态度。 例如这次实战中,我遇到了“沙丘鸣响”的阅读,当时我本来就很郁闷,因为基本上没有遇到什么JJ题,遇到的偏偏又是信息不够详细的、文章读起来也比较难懂的东西。所以文章我基本没有读进去。当我在做题的时候,有一道题问“文中说了什么内容”,有一个选项是“沙丘在移动的时候会响”,我不报希望的在原文扫视,居然发现一句基本上差不多的话。那一瞬间我突然镇定下来,突然看透了GMAT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这样,他用无数的虚张声势的东西包装自己的题目,而题目本身并不复杂,如果你被虚张声势的专业术语、长句等所吓倒,你就会把最简单的题目做错,如果你认识到GMAT的本质实际上就是一个难度中等甚至中下等的智商测验,看透他布下的种种疑云,你就会发现原来所有的东西都很简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大家在做GWD的时候,可以留意一下主旨题。我感觉GWD的阅读的主旨题和XDF的教材中不太一样,选项的迷惑性很强,大家多留心。实战时我感觉真题比GWD的这部分题目略简单一点,但比XDF教材的主旨题略难一点。 4、数学 数学只有一句话,JJ很重要。 重要不在于他告诉你答案,而是他节约你的时间。建议看JJ不要背答案,而是要真正的计算一遍,掌握解题的方法。这样的话不管具体数字怎么变化,你都会做。 我数学基本没有复习,两次Prep都是50,实战终于51…… 当然有的同志没有JJ,怎么办?这个问题我的回答参考意义不大,请参见其他大牛的文章。但是我感觉费费数学应该够了。因为不管是Prep还是实战,基本没有非常难的变态题目。 5、作文 我的作文成绩还没有出来,所以我的关于作文的言论参考价值也不大。 上过XDF的话,听老师的话,基本上没什么问题。顺便说一句,我感觉XDF的姜Steven老师挺不错的,上课的时候一再试图在教我们crack GMAT的同时,教我们增加内力的一些方法,可惜我没有按照他的话做。 如果没有上过XDF,Argument建议看看七宗罪。总之Argument就是抬杠,“现象不能说明结果,结果不能说明原因,原因不能说明结论”。比如有一篇说“某人M,在做市长期间,每开张一家公司就倒闭两家,……,所以不能选M,要选X做市长”。我来攻击就是1、现象不能说明结果:每开张一家公司就倒闭两家,很可能是开张大公司,倒闭小公司,总销售额上升;2、结果不能说明原因:就算总销售额没有上升,未必是M导致的,可能是经济危机,要不是M在,会倒闭更多;3、原因不能说明结论:就算是M导致的,几年之后他现在来做,能力已经提高很多了,还是比X强。 我的体会是,找一篇(几篇更好)大牛的模板,自己修改一下。修改的理由是1、不修改有被判抄袭的风险,虽然这个风险不大;2、不修改成符合自己语言习惯的东西,用的时候不顺手。修改完以后用两个小时背下来,宗旨是要能够变成自己的语言(如果不能变成自己的语言,上考场你就用不出来)。然后练习几篇。看你时间多少,多就多练几篇,然无论如何不要没练习过就上考场。那不光是作文成绩不好的问题,还有可能影响后面的考试的心情。我的模板一直没有背下来,平时练习一直很辛苦,时间不够,在考前我用了1个小时把模板背了下来,上考场第一次尝到了作文提前写完的喜悦。 Issue的话,我只准备了首末段的模板,其他是自己胡诌。就不误导大家了。 6、其他(GWD、JJ、Pace等) GWD。对于还有一定时间的G友,建议重视GWD的训练。GWD和真实考试比较接近,尤其是阅读,我觉得十分接近。我用过最好的版本是TN-24,一共24套,我只完成了19套。这对我的Pace作用很大。我感觉GWD的难度分布不是太均匀,我错2-12个的都有。这反而给了我们训练pace的好机会。因为你可以体验快和慢、顺利与不顺利两种情况下的pace的建立。我在临考前半个月开始GWD,有点晚了。当时我每天晚上两套GWD,每套严格75分钟,中间严格休息10分钟。这样的工作量和实际考试的工作量比较接近(我觉得作文+数学的工作量基本等于一个Verbal)。有的时候可能会75分钟完不成,那在临近结束的时候,在相对谨慎的前提下加快速度,允许遗留几道题,等这两个section做完以后再回来做。这个策略也是我事前指定的临考万一时间紧张的应对策略,只可惜考场上前半段心态没有没有把握好,提前7、8分钟结束了。 JJ。数学JJ有一定帮助。其实客观来说,GMAT的数学要求并不高,51其实允许错2-4个的样子,只是有个别题目可能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计算,这个有可能使得心理素质不太好的人在考场上急躁,影响发挥,数学可以帮助大家事前熟悉一部分题目,在考场上节约一定的时间,还有就是DS题经过大家的验证,避免一个人考虑会片面,仅此而已。但如果考前进行了一定的准备,熟悉GMAT数学的风格,认真细致,没有JJ考51也不稀奇。 Verbal JJ大家一定要客观的看待。V JJ有一少部分是GWD原文,当然参考价值很大,但有很多是G友们回忆的中文的内容,信息可能不完整,所以看应该看,但是不应该给予很高期望。有的朋友说JJ是双刃剑,我觉得某种意义上是这样,但是如果心态良好的话也谈不上。考试的时候不要因为遇到了比较详细的JJ得意忘形做错题,也不要因为没有遇到JJ而郁闷心烦,要坚信自己正常发挥一定会700+。这样的话JJ就不会成为双刃剑。 (待续)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6-23 9:53:22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