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CD是以申请MBA为主的论坛,但不少CDers还是在校的学生,特别是托福区,就更多了。 这里,我想发贴提醒一下各位在校的朋友,备考T/G的确是很辛苦的事情,但是千万不要因此放松了GPA(Grade Point Average,其实是大学的加权平均成绩),也就是自己大学期间课程的学习。申请时,GPA一般要求3.0以上(大四上时申请的学生算前三年的成绩,毕业生则算所有四年成绩),如果不能到达,2.5是“底线”。不过,一般小于3.0,奖学金就不太好拿到了,尤其是本科毕业直接读研的话。(本文所说的GPA都是4.0为“满分”,4.0一般是百分制的90分,3.0一般是百分制的78-80分,2.5则是百分制73-75分)。
有很多准备留学考试的朋友,可能受了国内一贯以来的“一考定终身”的影响,误认为只要TOEFL和GRE/GMAT考好了,就能出国,就能申请到好学校。的确,国内高考如此,考研也几乎如此(当然,还要能拿到高中、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但是,申请国外的大学,其实T、G成绩、自荐信、推荐信、GPA成绩等因素当中,T、G的成绩所占因素并不大。一般来说,而GPA的重要性不亚于T、G成绩,对于本科毕业直接申请出国的朋友来说,GPA比T、G更重要。如果要申请出国读书,一般来说,GPA不能少于3.0,越高越好,最好3.5以上,如果学校老师给的分数本来就严格,那也要保证自己在系里的排名尽量考前。因为国外老师看一个申请人的背景时,本科成绩是他们非常看重的因素,他们会根据本科成绩判断这个学生有没有“值得挖掘的潜力”。
而在实际大学学习生涯中,GPA其实就是每一个课程的学习,一般来说,每门课程只有一次考试机会!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我们学校不及格了可以重考或者重修。如果是这样,那也要看大学的具体规定,如果重考或者重修的分数只能给一个较低的分数(一些学校是给60或70以下的分数),其实也没多少意思,更重要的是,如果成绩单上会注明你重考、重修的经历,那将是一个很难看的“污店”。所以,GPA的获得,其实是不可逆的过程,或者说,每一次考试都要尽量考好,尤其是自己感兴趣的,自己学可以得好的课程,千万不能放弃。而托福考试,理论上是可以考很多次的,万一一次考砸了,还可再考,之前的成绩可以不拿去寄送。另外,GPA的获得,只能在大学期间完成,而托福的成绩,则“随时”可以获得。所以,各位在大学学习的同学,请不要放松目前正在学习的课程,应该在保证本科学习的情况下,利用“余力”去考T、考G。
下面,我再说几个大家可能会问的“特例”:
1.我准备先考研,再出国读博,那我是不是只要研究生课程学好就行了? ——如果以研究生身份申请,一般国外的教授还是看重本科成绩,至于原因,可能是他们认为本科成绩代表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潜质。
2.我正在参与一些科研项目,是不是可以弥补GPA? ——这要看项目的成果了,比如能否在国际上发表,或者更“功利”的说,如果你研究的项目和你要申请的大学的教授正在研究的方向一致,倒是可以对申请有点帮助。不过GPA3.0的还是最好有。
3.我准备先工作,然后申请MBA,用工作经历弥补GPA的不足行不行? ——相对本科生直接申请,有了工作经历再申请的话,GPA的重要性是会降低些,但也要看工作具体经历来定。不过,3.0最好还是要有,是在不行,2.5是“底线”了、(不排除个别低于2.5申请成功的,但很少,而且几乎都有非凡的、特殊的经历、背景)
4.我不喜欢现在的专业,想出国换个专业读,是不是GPA低对方也就可以理解了? ——这样的话,目前的专业成绩不高,对方或许可以理解,但是如果低于3.0,特别是连2.5都没有,那往往只会被认为没有基本的学习能力,所以还是要保证3.0。
总的来说,还是希望大家有限保证大学期间个门课程的学习,托福成绩一般不如GPA重要,托福成绩一般高于学校要求就行,而GPA则是越高越好。或者说,同样是高出学校的成绩要求,托福高出要求很多分,和GPA高出要求很多分,一般是后者更容易获得offer,获得奖学金。
最后,给出一个GPA计算和相关知识的帖子,请大家仔细阅读 http://forum.chasedream.com/dispbbs.asp?BoardID=13&replyID=91248&id=13724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30 22:52:56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