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975|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听听大家看法:华尔街裁员14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5 20:51:00 | 只看该作者

听听大家看法:华尔街裁员14万

除了金融行业,没哪个会这样裁员吧?真得想清楚要不要报金融

-------------------------------------------------------------------

  “华尔街很多人现在没有工作了啊!”12月14日,在摩根士丹利纽约总部的办公室里,Peter Heed(化名)向电话这头的记者说。

  在华尔街供职的1.5万名投资机构职员,一直是这个金融帝国脚下的“黄金部落”。他们居住在曼哈顿岛最昂贵的上东区,在被称为“世界十字路口”的时代广场办公。去年这个时候,他们平均每人领到了13.7万美元的红利。

  而现在,华尔街正在度过7年来最冷的一个冬天。蔓延的次级债危机不断击倒一个又一个骨牌,裁员风潮正在席卷派克大街上那些每平方英尺月租突破100美元的写字楼。

  管理人才猎头公司Challenge,Gary&Christmas12月初发表的一份报告显示,由于次级债风暴的打击,今年前11个月,美国金融业总共裁员14.6万人,是去年的三倍,打破了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时裁减12万个金融业职位的历史纪录。

  以中金公司为首的新兴中国金融机构则跃跃欲试,企图借此机会低成本吸纳华尔街人才。

  14万人大裁员

  Peter Heed是摩根士丹利的一名分析师,他所在的部门并不涉及次级债业务,并且今年还取得了盈利,但仍然有4名员工接到了解雇书。

  10月2日,摩根士丹利宣布将裁员600人,裁员的目标是与次级债关系密切的抵押和固定收益部门,约占该公司房贷部门员工总数的1/4。公司表示,旗下3家美国抵押贷款公司将裁员约500人,旗下一家名为Advantage的英国
住房贷款公司将裁员90人左右。公司同时把原有的三个抵押部门合并为一个。

  摩根士丹利是在第三季度报表显示公司在次级债上亏损9.4亿美元后作出这一决定的。

  大约两周后,10月17日,摩根斯丹利再次宣布裁员300人。“为了应对眼下的市场环境,我们有选择性地改变一些部门的规模。”公司发言人Jeanmarie McFadden解释说。

  除了摩根士丹利外,自夏季的次级债危机爆发以来,贝尔斯登、美国银行、雷曼兄弟、UBS、汇丰银行和瑞士信贷等华尔街金融巨头也先后宣布在住房抵押贷款、银行业和杠杆金融部门裁员。损失惨重的瑞银、花旗、美洲银行等裁员的幅度更大。

  次级债危机的“0号病人”贝尔斯登11月28日宣布裁员650人,而之前该公司已经因为次级债损失裁掉了900人,涉及证券交易部门和抵押贷款创始部门等。截至第三季度,这家美国第五大银行的次级债相关业务账面损失达到16.5亿美元。

  “涨潮的时候看不出孰优孰劣,一旦潮退便泾渭分明。”Peter Heed说。次级债给美国金融机构带来的损失估计在300亿美元以上。世界头20名最大的次级债借出方中,已有3家申请破产,另有4家被合并。

  根据《纽约时报》统计,截至今年10月,因为次级债损失而裁员的银行有8家,共裁掉8270人。若加上贝尔斯登11月份裁掉的650人,8家银行共裁掉将近9000人。

  次级债危机导致下半年私人股权投资活动和结构性融资产品销售的成交量骤降,依附于华尔街投资银行的律师事务所也不得不采取自2001年以来的首次裁员。

  11月5日,全球营业规模最大的律师事务所Clifford Chance,解雇了6个在负责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高级受薪律师。纽约的另一家律师所McKee Nelson也要求他们的受薪律师开始长达1年的无薪休假,或者拿着4个月的薪水和福利离开公司。

  根据Challenge,Gray&Christmas的统计,纽约金融业今年头11个月就裁掉了4.4万人。“6、7月份的时候我还经常接到猎头公司的电话,8月份以后就再也没人找我了。”Peter Heed说。

  1990年经济衰退时,纽约金融业的雇员数量由26万减少到21万,这意味着每5名华尔街职员中就有一人失去工作。华尔街之后用了5年时间才恢复到衰退之前的雇员数量。

  “街上遍地简历”

  裁员是减少次级债损失的最简单办法,但也并非没有成本。贝尔斯登11月裁员时,公司表示将向被解雇员工提供一次性买断费用、津贴和再就业服务。

  据Peter Heed介绍,通常公司会给出6个月的工资作为解雇费。这笔钱以华尔街人的收入结构来看并不高。因为收入的大头在年终分红。

  通常,被裁的员工会选择去别的银行工作,继续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或者更多的人是去研究正在兴起的领域。“我估计他们这次会去做跟国际投资相关的领取工作。”美国东北大学商学院教授Harlan Platt在邮件中告诉记者。

  Peter想象不出他那些被解雇的同事能去哪里。“现在哪儿都没有工作,除非你有非常好的人脉和合适的工作背景。”

  Challenge,Gray&Christmas公司公共关系经理James K. Pedderson在邮件中告诉记者,这些被裁掉的员工并不是没有机会在次级债以外的金融部门寻找工作,“但是有一个大的问题是华尔街超级细化的分工使得人们很难转换领域”。

  “现在华尔街遍地简历,我案头上堆的简历数量比去年年底多出两倍。”Challenge,Gray&Christmas的CEO John Challenger在接受《纽约太阳报》采访时说。

  还有更多的华尔街员工正在润色简历,以防拿到红利之后就领到解聘书。

  就业市场的不景气也殃及大学。处于MBA课程二年级的学生,现在已经开始物色工作了。但是一位自称来自美国顶级商学院的网民Goddie在纽约时报的论坛上留言说:“招聘受到了影响。想去银行工作的人得到的offer少了,甚至有一些顶级银行根本没有全职的岗位提供。”

  哈佛大学商学院媒体关系负责人梅森告诉记者:“现在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找工作的时间尚未到来,现在来说有没有影响还太早。”

  华尔街裁员影响到纽约的税收和其他行业的就业。曼哈顿研究所(Manhattan Institute)一家提倡自由市场的政策研究中心12月11日发布报告称,华尔街每失去一个工作岗位,纽约就会同时失去两个工作岗位。“没有了华尔街 (和主街楼市)的奇迹,纽约的市级政府开支将可能出现5%的赤字。”

  在2003到2006年间,华尔街雇主们直接创造了2万个工作岗位,影响其他行业创造出4万个就业岗位。当去年华尔街分红239亿美元的时候,纽约的财政也因此增加了5亿美元。

  “抄底”招贤

  华尔街的淡季,成为全球各地金融机构趁低吸纳人才的好机会。

  对冲基金和买断公司都在挑选被解雇的那些银行家和分析师。加拿大和欧洲的银行正利用目前的裁员雇佣一些顶级的银行家。部分资赋优良的机构正利用机会发展自己的业务。

  作为后来者的中国公司也迅速行动起来。10月23日,中金公司在纽约靠近华尔街的丽兹-卡尔顿酒店展开大型招聘工作。据悉有100余人前来面试。

  这是中国券商首次大规模在海外招募人才。有消息说,中金打算在年底之前为投资银行部门招募200人,把队伍扩展到1000人。

  “中金最近由于公司规模扩展,急需人才。”中金公司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新成立的主权基金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也挂出了海外招贤令。其招聘网站显示北美和日本市场投资岗位拟招聘一名有海外学历和海外工作经历者,有7到10年的工作经验。目前中投公司的网申已经结束,12月15日,申请人将进行网上测试。

  本周和下周将是华尔街发放红利的日子。通常,红利会比整年的工资都高。在次级债中损失惨重的雷曼兄弟、摩根士丹利等大投行去年这时曾向银行家和经纪人们派发了最高达6000万美元的奖金,激活了从曼哈顿区价值2000万美元的豪宅到私人飞机的整个奢侈品市场。

  而一年后的现在,对分红微薄的担忧正在街上蔓延。有传言称,某些银行可能最终将用公司股票来替代现金分红。纷纷赶在年底之前裁员,也有减少分红人头的盘算。

  John Challenger表示,华尔街目前普遍相信花旗银行在年底之前会裁掉4500人。预计今年全美金融业将裁掉15万人。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6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sorry, what is CICC?

seems i really should reconsider my application to mba in finance

板凳
发表于 2007-12-16 23:5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anfromars在2007-12-16 22:53:00的发言:

sorry, what is CICC?

seems i really should reconsider my application to mba in finance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老兄,要去投行混,起码您得先补充点儿常识了:)
地板
发表于 2007-12-17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CICC简称中金。。。的确有很多海外的MBA们申请在国内的工作。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17 18: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ycweaver在2007-12-16 23:51:00的发言: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老兄,要去投行混,起码您得先补充点儿常识了:)

都还没打算入行呢,哪能把这些搞清楚

6#
发表于 2007-12-18 22:33:00 | 只看该作者
做金融是要靠天赋的....如果你有就大胆往前冲
7#
发表于 2007-12-20 00:02:00 | 只看该作者
华尔街和你没什么关系的。
8#
发表于 2007-12-20 16:0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rusher在2007-12-18 22:33:00的发言:
做金融是要靠天赋的....如果你有就大胆往前冲

呵呵,我就是530那天大胆冲进去的,感觉的确靠天赋,还有个性。

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21:0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llfar在2007-12-20 0:02:00的发言:
华尔街和你没什么关系的。

以cr或是aa来看,这句话都是充满谬误。别说蝴蝶效应,这已经算是龙卷风了。如果有1/3涌入亚洲,对于亚洲金融的就业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10#
发表于 2007-12-20 22: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anfromars在2007-12-20 21:08:00的发言:

以cr或是aa来看,这句话都是充满谬误。别说蝴蝶效应,这已经算是龙卷风了。如果有1/3涌入亚洲,对于亚洲金融的就业影响都是非常大的

对不起,我的GMAT不好,更没什么逻辑性。但是我对自己有信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NTU MBA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8-19 21:5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5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