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7 V+Q=153+169=322 2014-09-28 V+Q=160+170=330
英语基础: 四、六级裸考609、565。 托福一战104
备考准备时间: 7月23日-8月17日一战 8月24日-9月28日 二战
复习流程: 单词--刷题开始(Magoosh、考满分)--看到题想吐—重新适应刷题--考试
备考资料:
1. Magoosh Premium (gre.magoosh.com)
之所以推荐Magoosh,是因为M是我一战全部的准备资料。
由于一战仓促地定在了暑假8月17日。其实8月1号才开始正式做题,先前做了陈琦24套,低估了真实考试敌情。然后在坊间不经意听说Magoosh,大家都说好。买买买!同时,M家还有很多很有用的衍生资源,比如说Magoosh Word FlashCards,Math FlashCards.
至于题目:Magoosh出题风格很接近于ETS,精髓在于其逻辑分析。每道题目都有视频和文字的讲解,内容很丰富,这估计是其定价的一个原因。 Verbal部分:整体难度偏大,尤其是双空和三空题。第一遍整体正确率只有59%。印象比较深刻的是逻辑题,比陈虎平逻辑10套要更难更有意思,值得多回味。 Quantative部分:数学500多题基本上把考试所有会出到的坑都涵盖了,二战前特意花了3天重新做了一遍,正确率97%。
2. 单词
词汇是GRE的基础,但是绝非全部。不得不说,词汇是准备GRE的第一步,也是至今觉得最痛苦的过程。今天我和这么多单词还是陌生人,明天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
1) 红宝书:背了两遍,很多单词用不到,但是还是背了。谁也不知道会考什么。虽然老G的时候就有了,但是新G照样适用。 2) 3K:买了紫色的逆序,发现真正有用的是最后20页索引。 3) 再要你命三千手机版:在APP STORE里面能直接下载,据说是和陈琦合作的,很方便,偶尔回家路上可以翻翻,也挺详细的。 4) Magoosh FlashCards:APP STORE也是有的,收录了1K个单词左右,比较常用,建议至少看一遍。 5) The Atlantic:这上面的文章涵盖了历史、政治、生活、财经等等各类话题。优点在于长短适中,略带深度,多读读可以提升阅读量。 6) Papers: 由于备考过程面临实验室的科研压力,我基本上把文献当成阅读训练,甚至二战前的一个礼拜由于陶瓷的原因,读完了那个老师大半的文章。总结优点是massive reading,锻炼注意力;缺点是时间精力耗费太大,针对性低。
3. 模考 没有模考过,不作评论。
解题技巧:
Verbal:
我们的最大敌人是语文。但是,我认为一切可以通过练习解决的问题就压根儿不是问题。
熟能生巧,不谈技巧。阅读文章读不懂怎么做题。即使可以靠前后语境、关系和连接词判断,正确率也不会太高,心里老不踏实。反倒是填空有些题目可以根据作者的正负态度作出判断。一开始,谁都会觉得困难,但是也就是刚开始。想起那会儿我刚拿起杨鹏长难句,那一个下午简直要崩溃了,而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句子有多难,而是脑容量没有适应GRE的题。慢慢地,强制自己,读多了,就通畅了。大象无形,不需要刻意在乎什么结构什么解题技巧,都是浮云。阅读的速度并不代表理解力,尽量在理解的前提下,慢慢提速,切记不回视。Magoosh老师说的对,active reading! 忍耐,辅之以大量训练,半个月肯定会好的,这就是我为什么二战前每天熬到凌晨一两点在考满分上刷题的原因。另外,老G的长阅读也可以做,如果长阅读做得好,做新G的短阅读同样没有问题。If there is any panacea, it must be your perseverance.
Quantative:
数学部分我不知道怎么说。两次考试前几天各做了遍Magoosh,注意常见的坑就是了,该拿的分不能丢,因为要在语文那补回来实在是难!
题后话:
有些细节,因人而异。
1. 平时练习最好在台式机上练,字体大小和观感更接近真实考试的电脑系统。考试系统分辨率是1024*768,不同的考点用的不同的电脑,字体拉伸不一样。
2. 准备时间的战线不易拉得过长,伤身伤神。每天最好跑跑步,放松大脑。
3. 考前一天放松下,考试中途的食物建议带点香蕉等水果。
写到这里,秘笈是什么不用说了吧。
附送一些基本上所能找到的一些备考资料,发在网盘里。(大部分在秘笈里已经有了 )。
http://pan.baidu.com/s/1bnEQ64n
考完试,松了一口气。珍惜每一次奋斗的过程。后面的申请之路将会很漫长。诸君,共勉!
苏格拉没有底 2014-0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