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里昂证券中国投资论坛”5月16日至19日在北京举行,里昂证券中国宏观经济策略师安迪·罗曼斯发布报告称,中国对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将维持强劲,中国因素将成为国际大宗商品可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报告指出,谈到能源和大宗商品的消费量,中国已经超越了它所处的“重量级”,虽然中国的经济产值在全球名义经济总产值里只占4%左右,但它是位列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基础能源消费国。
报告指出,中国现在已经是大陆型经济,其经济增长主要是受国内因素推动,那种认为中国还要依赖外贸和外国直接投资的观点已经过时。去年,中国的净出口额仅占GDP的2%。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国内需求和政府投资,因此不太容易受到其他国家市场滑坡的影响,也不太可能构成对其他经济体的威胁,鉴于中国对亚洲的出口增长贡献良多,而且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贸易逆差,所以很明显,中国的经济扩张并非是中方得益而其他国家受损的游戏。
过去3年一直预测中国经济高增长的里昂证券首席经济师韦卓思在“2005里昂证券中国投资论坛”上向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放缓,预测2007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将降至3%-5%。
韦卓思对记者说,中国经济发展周期将转入下降周期,然后再反弹。他预测2005年至2009年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将依次为8%、6%-7%、3%-5%、5%-6%、9%-10%。
韦卓思认为,撇开电力短缺、基础设施瓶颈、房地产投资及政策取向问题不谈,中国由于专业中层管理人员的日益短缺及内在的结构性问题,将导致其逐渐失去优势,出现经济调整。到2007年,中国经济将进入明显而痛苦的低迷时期。中国政府应该更加关注不断恶化的熟练工人和中层管理短缺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上升,及对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