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5059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6-2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早在考试之前就下定决心,无论考得如何,都要好好感谢CD的帮助。从2009年在CD入门,到弃考,到今年下定决心再考,作为一个在职考G的人,每天在现实与梦想中挣扎,深感坚持的重要。总结一句话——如果真的下定决心了,就别再犹豫!
在职考试最大的难处是无法连续,由于我的工作不算太忙,平时上班还能看点儿语法啥的,但即便如此,效率不高不说,很容易来点儿工作就被打断,一晃两三个小时就过去了;开个会,一下午就没了;好不容易有空了,还剩半个小时吃饭了。。。心里那个着急啊,但是没办法。。 所以我很能理解那些在职每天坚持看3-4个钟头看书的人,已经很了不起了,我发自内心佩服这些人!!
LZ此前09年曾动心考GMAT, 在CD上了解了一下入门,后来总觉得不确定性较大,成本收益不匹配,加上找到一份觉得还不错的工作,就放弃了。因此,对在职的人来讲,考虑的因素总是很多,前思后想,瞻前顾后,会不断衡量和比较各种选择的成本收益,想要一本心思考试复习比较难。在刚开始看书时,我也偷偷摸摸不想让同事看见,但是基本上不可行。刚开始看语法很慢,很细,不计算时间和速度,因此还好见缝插针看书;但是到后来要开始计算时间、提高速度了, 在办公室就完全没办法复习了。因此我只能开始明目张胆看书,用耳机将耳朵捂住,一边听从CD下载的提高记忆力的音乐,一边计算时间做题。那时候我就发现,不能给自己留后路了——但不能肯定这样就是对的。
对工作会有影响是肯定的。哪些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的人,我佩服,但我做不到;从5月4日开始我甚至请了假病假在家休息看书,还被领导发现了——曲折复杂极具戏剧化的过程——但是我总算过来了。。。依然还有很漫长的过程要去经历,只是,如同CD这个我十分喜欢的名字一样,选择了要为某个理想不安于现状的,总是要付出代价的。看到一个很不错的说法,一个人要能回答出三个问题才可能获得成功:第一,你有什么?第二,你想要什么?第三,你愿意放弃什么?对于前两个问题,估计大多数都能很快答上来,可是最后一个呢,估计就不那么容易了。最后,给所有在职考G的人,加油鼓劲——凡是在职考G的,一定都是已经有一份比较好的工作、但依然有理想、有追求的好同志!!!
最后说说考试情况: 坐稳: AA:是卖衣服的店认为应该向卖音乐的商店学习,为提高销售和利润,把广告从报纸形式转为电台形式。逻辑漏洞很多,随便抓几个点都能成文 AI:很经典的那个leader应该采取highest ethical standard
数学:想要51还是不能投机,我花在数学上的时间太少了 一部分是寂静, 一部分是很简单的计算, 剩下的就是大概三四道不确定的题目,并且还忘记了,不好意思
语文: 第一,语法确实不容易抓点,但是仔细读的话,还是有排除的依据的,就是有点儿慢。主要是逻辑主语、平行什么的,跟一般考生的感觉差不多。 第二,逻辑,寂静很给力。 第三,阅读,四篇有三篇是寂静,有一篇最长的,我特地认真回忆了一下。讲的是虚拟经济(symbol economy)和实体经济(real economy)的关系。 第一段,介绍了一下虚拟经济的定义,并指出是和实体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 第二段,说传统理论认为应该是实体经济决定虚拟经济,但是1985年伦敦市场的数据显示,实体经济交易额为4trillion,而虚拟经济交易量达到75trillion(有一题问传统理论是什么,还有一题问75trillion这个数据的作用),说明作者反对这种观点。 第三段,提出某位仁兄的新理论,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有某种正相关关系,但是作者也不同意。并举例比较美国和德国的情况,举例日本的情况,说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并不符合人们的语气。(有问题问举例的作用) 第四段,作者总结说,尽管不知道具体的原因,但是虚拟经济确实对当今世界的basic economy带来了变化。(有问题问结论的) 貌似还有题是主旨题
最后,祝所有CD的追梦人,梦想成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