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0报到了10.15的考位,万分欣喜之下,发现只有短短两周时间复习,顿时囧然。。。幸好十一长假加之最近课也不多,给了我充分的复习时间。期间多受CD的照顾,这次能幸运的考到这个出乎意料的分数CD功不可没,因而终年潜水员也要露出水面吐两个泡泡做做贡献。 首先说一下我的复习进程,可能和版上很多筒子不同,我的战线属于短期密集战。虽然准备的不太充分,但是这样也是有点好处:心中的弦始终绷的很紧,因而鲜有浪费的时间,每天从睁眼到睡觉碰的都是G;而根据我其他长线考试的经验,几个月的准备中往往会有很多日子是浪费在自我松懈上的,当然N人就另当别论了。个人认为该战略的运用因人而异:特别适合我这种懒人,不过也需要一定的英文基础。8过偶不是牛人,之前考过GRE,分数比较凄惨,不过在背红宝的水深火热的日子中,在词汇量上还是受益匪浅的,所以基本上阅读没有多大困难。数学之前做了diagnostic test时错的也还可以。因而主要攻略对象就瞄准了逻辑和语法。所以从十月一日到四日,我把OG上的题除了第一部分的数学外全部做完,然后发现逻辑语法基本要错一半 ,心里那个慌啊~~然后在边做阅读数学题的同时边又看了遍逻辑错题。之后由于各种事宜(走亲访友写PS)又耽搁了约一天半的日程,假期末尾的时候开始接触GWD-24(谢CD~),以每天平均两套的速度完成。从第一套超时20分钟错18个,到后来平均稳定在8-14个的错误率,超时问题(约10分钟)始终没有有效的解决。期间模了一套Prep,Verbal三道来不及做680,打击极大,此时据考试仅剩三天左右。接着开始掐着时间练习,从CD下了Gmat计时器,完全模拟了考试的时间。我估摸着前十题需要保证准确率,因而分配了20分钟的时间(倒计时约55分),接着10题则掐在倒计时40分钟上,后20题则平均也用时20分钟。这样子练习下来超时逐渐缩减稳定到2题左右,找回了些许自信。考前一天做了两套,早上一套GWD-11,用时正好,只错4个,心中那个叫欢欣鼓舞啊~下午接着一套12想巩固下自信,没想到超时十分钟还错了15个!!算了,为了不影响考前状态,心中默念“小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无视之。。。今天实际考试中则提前了三分钟完成V。总的说来,这次考试的复习时间性价比还是比较满意的,其中幸运的成分还是比较大的。
关于如何提高做题速度,我也有些许体会想与大家分享一下。我认为做题的速度极大的局限在读题的速度上,特别是回视的次数影响颇大,如果回视成习惯,不但阅读速度慢,而且影响阅读理解。跳读,抓住关键词句,是改善阅读速度的关键,尤其遇到生词多的时候。不过这些理论已经是老生常谈,我们总是不禁要问怎么才能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形成快速浏览的阅读习惯呢。个人认为华山天险一条路,只有多读多练。我在考前阅读速度遇到瓶颈时开始不时地浏览一些英文网站(Times,WallStreet),其中我特别喜欢Economist中的文章,主要都是些学者Opinion。相信多阅读同时对写作也有促进作用(不过作文我考的极烂,issue都来不及完成。。。哭) 关于太太乐,我用的不多,不过考前略扫了下,还是考到些题目的,可惜时间太紧来不及细究前人经验。这里贡献下残存在记忆中微弱的颗粒。。。 Issue:a company's long-term success is primarily dependent on the job satisfaction and job security of its employees. Maths:1、考到了寂静上几个5平方的3次方,求最大 2、多少个单位立方体加总的表面积等于以12单位的半径的球体表面积,由于我忘了球体表面积公式了,就瞎猜了个B,答案有17000,18000,34000,具体数字不清。。。 Verbal:阅读抽到了寂静第一篇犁地till和non-till,另一篇长篇说的是在deregulation以后,discount brokage的成立填补了原先full-service的产品空缺,然后学者们原先预测deregulation后对full-service的影响是unbundle,事实上一开始full-service依然按照原先方式运作,discount brokage则提供了更丰富和更廉价的产品;之后两者发展逐渐模糊了界限;最后总结这种发展对消费者的有利影响。 语法考到了Darwin的those of another 逻辑:直立行走的猩猩和人类 暂时想到那么多,想起来了再来加吧~~祝各位都能杀G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