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阅读复习在“纵向(分科)”中,着急的朋友就先看那里吧~
先简单说一下自己情况 四级五百出头,六级莫名其妙考了个刚够口语加试的成绩(本以为会不及格),其他英语考试都没参加过 暑假上的XDF,当时踌躇满志要速战速决搞定GMAT,报11月底考试,结果假期班上的傻乎乎啥也没学明白(连续20天强度太大),只能凑合抱着一大摞笔记和练习题混完一个暑假。开学后复习更是有一段没一段,眼看11月了啥也不行,无奈延期 寒假又开始复习,因为效率太低实在没辙了从春节开始天天学校上自习,二月底开学后能翘的课尽量翘,这样大强度复习(每天可用时间至少十小时)持续两个月,才终于见到曙光,所以我的成绩就是复习时间的累加,所以要相信自己,努力是有汇报的! 我的复习过程供大家参考
复习情况(根据当初订立特别扯的计划和实际完成的部分记录情况尽量复原) 横向(时间) 1、 莫名其妙: 去年后半年里,把OG的SC部分做过一百多道,RC做过十几篇,错的都很夸张,分析也没完成,CR把费费上课讲的题复习一遍,还是没懂 2、 稍微入门: 寒假开始,SC过一遍白勇的知识点,做其练习题150道左右,详细分析并做笔记,感觉语法能稍稍入点门,又做XDF小兰部分题;CR再看费费留的课堂作业题,以及当时留的笔试题目,按照他的方法把每题研究明白,逐渐理解费费的理论;RC把OG剩的文章做完,分析差很多,也没有进步 3、 分项突击(2月): SC,细细研究PREP破解,不管对错,每一题都分析,看注释,第一遍完成便开始PREP第二遍;CR,做两套LSAT逻辑(Section*4),XDF小兰机考题(发现就是GWD较新的机考题,对后面模考有一定影响);RC,只做了XDF小兰第一部分核心篇的10篇文章,重操部分OG阅读再看,阅读实在有困难,再看几天长难句(直接看5星级的) 4、GWD模考:3月4日至3月22日共做17套,每套完成后详细分析,其间重点突击阅读 5、PREP模考:3月23日、3月24日,PREP包括作文完整模考 6、实战:3月25日上考场
纵向(分科) SC: 最大提高是在做PREP时候,让我明白什么叫做SC逻辑为先,参看注释时一定每一个考点都搞明白,重点知识记在笔记中,方便回顾。不要认为PREP做完就万事大吉,好的资料一定反复炒。过第二遍时会发现自己有地方重复犯错,或者暴露出新问题,这都要好好搞明白。 在GWD模考阶段,发现语法水平直线下滑,于是再做PREP1,1次50道,很快语法感觉就找回来。再看分析时,又能发现不同的重点。每次分析,速度都能更快,也会对SC的理解提高一个层次。包括我在考前一天狂补PREP2的80道题时也是如此。 GWD的语法题目我相对就没有这么重视,模考完,把错题分析明白,太糊涂的查下讨论,有时模考过程中拿不准的题也做上标记,考完再巩固一下。 总结语法:提高快,一段时间不做题手生也快,感觉手生后就做PREP,很快就能找回感觉。
CR: 一直按照费费的方法分析题目。最开始也不能理解他的方法,便在分析题目时把文章A推B、B推A的过程,以及选项是如何加强削弱(如某项是异因异果加强、某项为他因推B非的削弱),哪些选项为无关(要想清楚为什么无关,如涉及无关比较、反对前提等),在纸上写明白,并有此题得到的启示。开始分析很慢,慢慢熟练后,便不用写,确定自己想清楚就可以了。 中途按费费所留作业开始进行LSAT逻辑,狂错超时,一套题做到后面时候脑子真的要想爆炸了,做完痛苦但也要分析,发现LSAT逻辑思路特别清晰,全部是AB互推及各种逆否命题。搞定两套后回归GMAT(时间不允许并且发现确实没啥用),突然感觉GMAT逻辑简直就是没有逻辑,几乎没啥可比性。但总结LSAT逻辑确实让我清楚理解了费费的理论,做题速度也有很大提高。 GWD时,逻辑错误率一直居高不下,分析原因后发现大多不是逻辑思路的问题,多是由于阅读的短板连带使得短时间内文章看不懂,题目关键点看不出,细节信息记不住,也使我深刻意识到攻克阅读的必须性。 阅读提高后,我只复习过自己总结的GWD逻辑分类里削弱(我比较薄弱的环节)的30题,好好总结了无关选项的排除,训练一下在读题时关注文章细节及读完文章后一定要明确前提结论,之后逻辑就感觉没什么大问题了。
RC: GMAT所有项中最愁阅读,并且阅读确实是自己最短一块板,整个复习阅读过程中几经绝望,痛苦异常,但最后终于迎来云开雾散一刻,总结经验:多亏坚持! 开始时自己的阅读状况:一篇OG阅读要做20分钟甚至更长,错误率绝对稳定在>50%(恶心的篇目我就全错…),文章结构,是不可能读出来的,更确切地说是那时候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文章结构,文章套路判断不出,细节题定位十分困难(因为读不到用于定位的细节)。断断续续读过挺久的杨鹏长难句,甚至背过几句,完全没效果(后期才明白因为我当时根本不知道啥叫读句子结构)。 阅读的复习一直特别痛苦,OG每篇做完就按照“木木逻辑简图”(地球人都知道的好东西)分析,把细节题画在复印本上,逻辑简图是看着文章都写不出,就硬写,这样导致分析速度极慢,经常一晚上只能分析1篇。OG都分析完后,开始做XDF小兰核心篇,做完也如此分析。这样抠阅读很久,但真是一点点进步都没有。 开始GWD阶段,感觉GWD阅读难度大大超出自己的接受范围,正确率极恐怖(如TN1,14道RC错11),分析时更是痛苦万分,很多看着正确选项死读原文都不知道为什么。没办法,不知道为什么就再读,读出为止。刚开始分析速度特别慢(TN1只分析1篇用了一下午),后来能快一点,至少4篇阅读是都能分析到的。 自己阅读的感觉,明显分为几个层次,每层次都是跳跃式进步而非渐进式,以前没有进步正是在进行量的积累,没有坚实基础便不可能出现质变,正因如此,努力的复习阅读往往看不到效果,很多人会没有耐性的在飞跃前停止付出,便永远见不到自己阅读进步的一天。 举个实例,某天分析GWD文章时遇到瓶颈,自己思路与文章总是扭不到一起,正确答案怎么看也不顺眼。于是很短一篇文章被我反复读了很多遍,最终参破作者意图,突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第一次看出文章结构(提出问题,观点1,举例,观点2,举例),第一次佩服作者如此清晰的文思,此后RC正确率升值50%,又进入平台期。 考前两周,终于被逼无奈开始进行“小安阅读”(又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好东西)中的第二轮复习。由于时间紧破及具体操作缓慢,我用OG阅读(怕GWD太难效果不好),按小安的方法8篇1单元,先做一遍然后看所有细节题,还原考点在文中highlight(我用自己搞的窄页面OG电子版),分析无关和错选项特点,再分别看主题题、态度题、信息题,再按方法所述,重读一遍带还原考点的文章,然后不看文章回忆或写出逻辑简图及考点(我擅自加了几项,回忆尽量多的细节,细节题正确答案对原文的改写,主题题态度题的正确表述),个人认为最后看文章回忆的步骤极为关键,正如小安所述,这使我对文章结构整体把握以及细节内容的记忆能力得到极大锻炼,并建立起细节题正确错误答案的良好感觉。如此分析很慢,我只能一天8篇,远远达不到小安所说两三天内过完全部80篇的要求(我每天还需GWD模考及分析),并且只进行了两天,即用此法分析了OG前16篇阅读,但感觉获益良多。此后便在每天GWD中4阅读第一遍分析时采用此法,阅读速度及正确率均有很大提高。 此后再一次进入平台期,直至考前不到一周阅读又有提高。这次提高主要在于速度,即便文章一两句没看懂,回读,第一遍浏览文章也不过2、3分钟,且能记清文章框架,甚至部分细节题可以不定位直接确定答案。 此时,逻辑也从中获益,可以花时间细读题目及文章,尽量不漏掉细节,答案自然清晰多了。也正是阅读再次进步,使GWD模考终于可以提前5分钟完成,做题时不再慌张掐时间,错误基本保持在8-11。 阅读不是不提高,就是切忌要坚持!
附:“窄页面OG电子版”是我把OG页面宽度稍作调整,然后利用word“并排查看”功能(视图——新建窗口——并排查看,取消“同步滚动”)上机练阅读的好方法,左边窗口放在文章位置,右边窗口在题目位置,就是简易word版机考阅读环境,后期练习阅读时我都采取此办法,非常方便,大家可以试试看~ 下面word2003版 追梦者终会梦想成真! 最后附上我的PREP及GWD模考成绩吧,方便参考,更可以增强信心(已超过最大限制字数,只能帖第4页在31楼了) 第6页52楼新增关于“感觉” 实在在CD上搜不出来,只好发一遍吧 Mumu逻辑简图 小安阅读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14 20:34:3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