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月。 I knew it would be my year. M094的Party在最后一堂语法课上完之后终于开始,几乎所有的同学都有参加。倾诉欲大爆发。当然我们如愿以偿地看到了传说中的舞蹈。 GMAT班的结束,意味着我的复习迎考开始了(其实GMAT班的开始就已经开始了)。不过很不幸,4月之前的好日子都已经被预约了。好日子,也就是换题库的时间前,JJ最多的那一段时间。不过那时候不懂,先复习好了!不过说来惭愧,一天只看三小时的书,定了复习计划,因为自己都觉得不科学,所以也就不献丑了。 目标是要定下的,720分。 模考,先来一套。630分,那么还有90分需要提高。 2008年2月。 2月19日,定下了XDF所谓的“Day of Dead”。6月18日。 有时候下班后会去交大自修,不过,我还是喜欢平常心,不因为日子定下了,就更加突击复习,保持平时的Pace,考试才能表现出自己的成绩。 2008年3月。
直接引用我的Blog: “... 上周末老婆的老板无缘无故给我们送来一条萨摩耶。运气真好。 神那,还能再幸福一点儿么? 有点黑心。只不过,今年最大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申请CEIBS成功! ” 时间还早,形势一片大好,趁早做一些重要的事。比如,联系我的另一位推荐人:原单位的CFO, A,或者S。他们和我的关系都不错,先和他们通气也好。 2008年4月。 我给自己留下了足够的时间复习。但是时间过得飞快,已经4月了。尤其是和小白一起复习。它就在我的座位边上陪着我,使我不觉得孤单--即使只是一个人复习。 而且,正确率持续上升,XDF蓝皮书全部做完。OG第三遍的时候,几乎可以说出每个选择支的解释了。真的很享受当时的状态,因为GMAT的缜密逻辑和英语基本功应用在工作上还真是得心应手。看来即使GMAT靠不出也不算没有收获。 应该没有问题了吧?不过还有一个月,做什么呢?上CD一看,还差得远!天山+GWD一套也不能少。 2008年5月。 可是这让我迷惘了!天山和GWD的Verbal正确率最低的时候才40%多一点! And the worst situation was, time was running out! 之前的自信和平常心又一次消失。当离开考试当天,只有不到432小时了。除了吃喝拉撒睡和上班,还剩余144小时。 2008年6月。 惴惴地迎来考试月。天山和GWD的试题已经全部做完,Prep的题目也做了3遍,到了考试前一天才发现还有全Prep题目的破解版存在。虽然可惜,但是也没有办法。这整整8个月的GMAT不仅已经远远超过了我计划的时间,而且最后一次模考,只有650。比起5个月前的那次,几乎没有提高。 我应该哭吗? 最后一天,我匆匆地过了一遍JJ。感觉,很悲怆。纠结的感觉再次袭来,失败好像在预演。心跳加速,开始恶心。 我大概太看重申请MBA了。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GMAT已经成为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似乎自己越来越喜欢它,它的语法应用在平时的工作email中;它的阅读应用在读财经短文中;它的逻辑运用在平时的讨论中;它的数学,什么时候都在应用中。如果失败,这些不都白费了? 辗转一夜,因为我不是NN。然后6月18日如期而至。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天,一早起来天灰蒙蒙的,还有密密的小雨。心情就很不好。老婆请假送考,我们沿着龙吴路一路向北,可是因为平时上班从不进城,因此并不了解这条路高峰时候的状况。所以,是的被堵在了路上。一看时间,只有半小时,却还有70%的路程。 跳下车,赶地铁。 刚刷卡进站,就听见站里的广播“有急事的乘客同志,因为列车出现问题,请考虑换乘其他的交通工具。” C'est la vie!? 许是8个月的准备感动了谁,列车在5分钟之后进站。然后开去中山公园,然后静安寺。一出地铁,离拒考的时间还有7分钟。我一路小跑去考场,还好前一天晚上蹲了点。 电梯也很不帮忙,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我进到考场,正好踏在拒考时间线。好说歹说,监考很不情愿地放我进去考试 -- 在此我对6月18日当天上午考试的同学表示深深歉意,也对下午用我这个机位的同学道歉,希望我没有影响到你们的发挥。但是我自己的发挥 -- 很明显受到了一路不平的影响。AWA两篇,我的手发麻发抖,不知所云。Math和Verbal出现的时候,已经把昨天的JJ忘记得一干二净。麻木地做完了所有的选择题。 咯吱咯吱。 再咯吱咯吱。 监考已经很不耐烦地站在我的旁边。然后她说什么我就做什么,点点点点点。点完所有的她要求的连接,我收拾收拾。离开考场。 680。一个Average的成绩。 我是该报喜还是报忧?This is a question. 2008年7月。 我的GMAT成绩发了五个学校。HKUST,CHKU,CEIBS,NUS和CKGSB。680的踌躇,让我很想放弃。 老婆开始帮我造势,她在张罗着在交谈中让我们的朋友都知道她的老公正在为MBA奋斗。但是我不想让她这么做。因为如果失败,会很难看,还要向那么多朋友交代。还是低调一些比较好。 人越是看重一样东西,越是会将它的光鲜给别人看。我越来越看重MBA将要在我的人生之中起到的作用,就越是不想让别人看到我的彷徨和踌躇。 这个时候,接到了Shoghi的电话,让我参加长江在建国路上举办的一次Last round的round table。并且告诉我,我的成绩单长江已经收到了,如果要赶2008的末班车,我得抓紧了。 我发现我在到场的参与者中,我是最悠闲的。因为我的Deadline不是2008年8月,而是11月。 我并不想说别的学校高高在上,但长江的平易近人在这个活动上让我着实喜欢。我并不知道,从这时候开始,我的MBA生涯,将紧紧地和长江联系在一起。 Round table上,我认识了Arthur,kangxingzhu,并且得知长风已经成为长江2008的Intake,还见到了M094的另外的一位朋友。世界之小让我突然觉得,MBA已经近在咫尺。而且长江,已经用她的高效和平易,通过Shoghi和Arthur向我初步展示了“全球新一代的商学院”。 2008年8月。 奥运,Essay和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工作。 2008年让我已经收获良多。受到Shoghi的肯定和鼓励,真的让我坚定不少。联系了S和Z,请他们帮我写推荐信,两位都是PhD而且都是我的direct boss;Z还和我经常讨论政治经济,开美国式的玩笑,和我的关系很好。请他们做我的推荐人,我非常放心。 工作越来越得心应手,有时候真觉得,这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团队,每个人都好可爱。我真的放得下这样的团队吗,如果真的能够申请到09年秋季的MBA的话? 在锦沧文华再次遇到Shoghi,是在另一次长江教授的info session上。 每参加一次Info session,总是让我能够坚定申请MBA的信心。即使每次来参加的人们水平都不弱,好吧,这才是挑战。 从2006年以来,我走过的这些路,真的让我成长不少,也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这好不让我享受。 奥运,四年一次,而现在又在中国 -- 虽然以前很少关心,可现在,呵呵,就当自己给自己放个假吧!
2008年9月。 辛苦了两年,再辛苦两个月。 Essay,info session,MBA Tour, recommendation letters和Interview preparation着这两个月之间,一个也不少。九月十月,不再悠闲 -- 可是时间依然如注。 Essay用了两个周末四天写了长江的前四篇。提交Z和另外一位Native speaker帮我把握+debug。其实写Essay和Coding极其相似。你不需要再真正伏案的时候才奋笔疾书,真正构造它的时候在你平时的行动坐卧走,吃喝拉撒睡--当然你可以在做梦的时候都在写Essay。 Info session和MBA Tour,是一定要做的功课,不过,去每个学校的Info session之前,从它的网站了解这个学校是必做必做的功课,MBA Tour也是。 Recommendation Letters,我发现我已经和S和Z说过好多次,终于要和他们正式确认的时候,虽然自己有些Shy,但是好老板和好朋友都会帮助我 -- 我非常感激:Your virtue will be rewarded。 9月,a month of accomplish。有人说,申请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Essay,你必须dig deep and deeper。然而,我却享受这个过程。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毫不孤独。和朋友们的邮件往来,短信往来使我不断被激励。和MBA的admission office的staff的互动让我开始更加了解,我究竟要的是什么。 我的努力,终于要结果了。 2008年10月-11月17日。 一切水到渠成。 成绩单早在7月大学放假之前的最后一个礼拜拿到;Recommendation letters由S和Z直接发送到长江;Essay在10月最后一周定稿;穿戴整齐去快照店拍两寸照;束之高阁的奖状证书在复印机之前聚集;Application fee付掉;最后,Submit。 所有的计划按部就班。 不过听说18日长江在上海就要开始面试,为什么我到现在还没有拿到通知?难道……连材料关都没过就被拒了?? 2008年11月17日下午 - 终结前夜 终于和Admission Office确认了面试时间。迟迟没有收到Interview inform的原因是我gmail设置的问题。Office问我要不要延期。我从07年6月份一直在延期,连面试都要延期么!? “不用,我准时到”我坚定地说,“我还有19小时,不是么?” 尽管因为一直没有收到面试通知而忐忑。而且也没有面试的准备,对于长江的Mock Interview,心里还是没有底。我不知道哪来的勇气? 立刻就行动。我马上联系了Shoghi,还有一些问题得好好问问。Shoghi很忙,但是他答应我有15分钟的时间能帮我。 晚上下班,立刻驱车赶到长江。很不好意思地把他从统计课里面拉出来--晚上还要上课么?我问。原来是因为统计学很难,晚上教授应大家的要求帮大家开小灶,先上一个预备课。这真是让我太惊讶了,这么敬业的教授!这让我不禁对CK的精神有了实质的认识。 只有15分钟,我要好好问,抓紧时间!我见Shoghi之前,准备了一个Sheet的问题,真的面对面,却又无从问起了。幸好一个小小的Ice break,让我们在接下来的1个小时之中坦诚相见。现在想起来,我仍然感激Shoghi,他在这个小时中全用英语和我对答 -- 这原来也是为了我明天的面试阿! 原定15分钟的会面进行了一个小时,回到家已经9点了。 早些睡,明天好好面 -- 但是,和Gmat前夜一样,我又失眠了。第二天的面试在眼前预演好几遍。突然还是发现有很多问题没有问。 辗转一夜,再一次地。 2008年11月18日 - Judgement Day 我称它为Judgement day是因为这一天,将对我两年的努力做出审判。 即使没有准备好,我也要豁出去了。Here I just want to quote some pieces from my essays: “... At that moment, I felt that to win or lose this application game will never be that important. This is my standard of honesty and integrity. I applied this standard to real cases and it shaped who I am today. ” 就像Shoghi说的那样,Angela和Prof. Zheng是两个来帮你的人:他们来帮你了解长江,也帮你了解你自己。这是一个win-win senario。如果你录取,当然是好事;如果没有录取,那只能说明这个学校和你不match。 所以,我在面试的时候,just behave myself。9点到12点,这三个小时,很快。 然后,回家等通知。 后来 终于等来了CK的Offer。然后,打勾,接受。所有的东西,轻描淡写。所有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
两年来所做的事情,全都是为了这一刻,终于可以如释重负。
感谢所有在这条路上帮助过我的人,你们太可爱了。
2009年10月之前的时间,亦会如白驹过隙。如果说我已经得到了CK的承认,那么接下来,让我好好地承认一下自己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2-9 23:04:5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