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5813|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领之路——追踪十五位归国MBA(余立伟)

[精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15:00 | 只看该作者

金领之路——追踪十五位归国MBA(余立伟)

还没见到余立伟之前,就感觉他一定是个非常有趣的人。第一次通电话,他便不失时机地幽了我一默。那天和他约见面地点,他说常年住在美国,对上海不是很熟,让我来挑地方,我便随口说了个我常去的茶坊,叫寒舍,在上海有很多家分店,人尽皆知那种。他马上回答:“寒舍?那就是说去你家?” 我开始一愣,随后才反应过来他在开玩笑。当时我非常惊讶,因为在我的印象里,那些在商海摸爬滚打了无数年的MBA应该都是成熟稳重、谨言慎行的,没想到会遇上这么一个素未谋面就大开玩笑的,对他我一下子产生了兴趣。我倒很想见识一下这个毕业于芝加哥商学院,现今在某财富五百强跨国公司任大中华区总经理,却又如此“顽皮”的MBA到底是什么样的。
   
听说是为写归国MBA人物而采访他,而且是怀着仰慕的心情,他转转眼珠,说:我先给你谈一谈“海龟”的特征吧。“海龟”,有三气:第一,说话洋气。经常要夹带英文单词,比如我还不敢SURE,或ANYWAY等等。诸如此类这些用中文表达没有任何困难的话;第二是穿着土气。不伦不类,回来后显得特别土。第三嘛就是花钱小气。弄得我不知道该怎么接下面的话。看着我尴尬的神情,他嘿嘿地笑了,补充道:“我知道你一定要问我回国的体会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什么的,没有猜错吧?”我当然只好点头称是,于是他脸上闪过孩童般狡黠的光彩,愉快地说:那我就先就这两个问题给你讲两个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吧。就说我刚刚拿到美国MBA学位时,也萌生过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千里迢迢回来把村料递到人事局,接待我的人反复看了我的文凭,沉吟半天对我说:小徐啊,目前工商局已经没有名额了。你这个工商管理硕士,不大好找对口的单位哟!我不禁哈哈大笑,他也开心地讲了下面这个段子,说是关于东两万文化冲突的:92年广交会,我出去多年后回国来做生意,有个朋友帮忙要介绍徐经理与我认识,约好明天来找我。第二天一早,一个女声来电话问可以上来吗,我以为是徐经理,马上热情地邀她上来,一开门,见一女,妖媚暴露,我说:真不好意思,没想到你来得这么早,你先坐一下,我去冲个凉。女的说不用了,你躺下吧。我整个傻掉了。你想想,我89年出国的时候中国哪有这样的事,现在东西方文化开始有冲突了。
   
听这么有趣的人回顾他的成长经历是件非常愉快的差事,感觉就像不花钱听评书传奇似的。虽然细细听来,会渐渐发觉在他自我调侃的语气下,其实包含着种种不为人知的艰辛曲折,但一个成熟男人的魁力也许正在于此吧。这种幽默不是少不经事的胡吹乱侃,也不是游戏人生的夸夸其谈,而是一个历尽沧桑的男人在风风雨雨的磨顾中逐渐释怀,逐渐洞明,逐渐走向海阔天空的境界。到了这个境界的男人,不管窗外阴晴圆缺、花开花落,他心中自有一面明镜,洞穿世事人情、超越万丈红尘。
   
我感觉,对于这个心态越来越成熟坦然的男人来说,他的成功人生才刚刚开始。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17:00 | 只看该作者

山城小顽童


余立伟出生在四川重庆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政府机关的小公务员,母亲是中学教师。他的父母并不是那种从小把孩子管得死死的家长,他们甚至对小伟的将来都没做过太多的规划,只希望孩子能各方面都健健康康地成长;除此之外,并没有别的太高要求。所以小伟小时候是个特别顽皮的孩子,每天一放学,不玩到天黑决不回家,爬树、掏鸟窝、打弹子、玩弹弓……样样都是能手。不过因为他从小就很聪明,不怎么读书每次考试也都能在班上名列前茅,所以父母也就更懒得去管他了。
   
当他说起童年往事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满足的神情,而且对自己当年因为调皮而犯下的种种过失,比如说打碎了邻居大妈的玻璃窗、上课迟到被老师罚站等等,都好象特别得意似的。我不禁和他开玩笑说:“你爸妈那么由着你去,你怎么没变成不良少年,现在反倒成了成功人土呢?”他嘿嘿一笑:“我现在就是不良成功人士,你不知道吗?”
   
过了一会儿他正经了一点,说道:“我觉得父母对孩子管教太多未必是件好事,特别是男孩子,即便他以后很成功,心理还有可能永远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不健全。我爸妈也许是放纵我过头了,但我想这是基于他们对我的了解,而且他们很注意教育我如何做人,所以即使我再皮再捣蛋,也从没做过一件真正的坏事。父母能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也就是做人的道理了,别的应该给他一定的自由,让他学会自己成长。”
   
我问他:“那你现在是不是这样对你的孩子呢?”““咳!”他一摇头,“我倒是想多管管她,毕竟是个女孩子嘛。不过她住在美国,我除了大部分时间都要呆在国内以外,还老是要飞来飞去的,在飞机上的时间比在她身边多。一年到头能见上她几面,就已经算很不错了。”说到这里,他眼中飘过一丝伤感。采访过后几天,他正好要回美国总公司公办,还打电话约我一起去帮他女儿挑礼物。这时我才真正发觉,在这个男人玩世不恭的表象下其实藏着一颗很传统温柔的心灵。
   
在六七十年代的男孩子心中,科学家和军人是唯一至高无上的理想。而好动爱玩的余立伟打小就对宇航特别感兴趣,小学开始就加入了课余航模小组,还拿过不少奖呢!一百到了高中,余立伟对宇航的兴趣还是没有减弱。其实当时他是个全面发展的孩子,文科成绩和理科一样出色。知道我本科念的是中文后,他还来了劲,和我大侃特侃了一番文学:从《红楼梦》到《长恨歌》,从王蒙到卫慧……没想到学理科出身、一直在商场上打滚的人还会这么精通文学。而且博览群书的他看书还看得特别仔细,一些细枝末节都记忆犹新,问起我来倒是有许多都忘却了,搞得我非常汗颜。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书海中倘佯流连的喜好,对于他以后的成功必然也是大有跨益,知礼明事、口才修养都还在其次,最重要的是一份看透了世事。白茫茫一片真干净"之后再回过头来“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豁达心态。虽然如此热爱文学,但高考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自己从小的至爱——宇航,结果被中国最专业的航天学校南航给录取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21:00 | 只看该作者

从洗澡到MBA


我的一个好朋友曾经对我说过:“永远不要把你的兴趣变成专业。”当时年少的我觉得她说得很没道理,因为成功人土不都是在说一定要矢志不渝将兴趣进行到底吗?现在我终于明白她的意思了,把兴趣变成专业,成功的可能性是50%,但丧失兴趣的可能性是99%。
   
初出茅庐的余立伟也面临着这种困境。他满怀着乘火箭上天的青春梦想来到了大学时,年轻冲动的他以为进了南航,就和宇宙拉近了距离,似乎连邀游太空、登上月球也都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的事儿了。可一开学,他就发现自己完全错了:除了课本,还是课本;除了理论,还是理论;除了图纸,还是图纸……连中学里的小航模都没机会再造一个,更别提什么宇宙飞船了。天性好动的他简直被那些厚厚的机械课本、理论资料、设计图纸压得喘不过气来,他开始渐渐发觉了兴趣和专业之间的距离。大学四年,他反复自问:难道这就是我一辈子要干的事吗?
   
到了大四上学期,大家都开始为毕业以后找工作的事情做准备了,他却总是懒懒地提不起精神来,因为他不知道凭自己现在所学的一点宇航皮毛、纸上谈兵的东西出了校门到底能干什么?不如考研究生,给自己一个缓冲的三年时间考虑好未来的方向。他思之再三,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办法,但一想到还要再过三年这样的生活不由得又感到有些灰心丧气。就是在这种不进不退的尴尬心态下,余立伟开始准备考研。不过和那些一门心思考研的同学不一样。他一向都不是那种为了应付考试没日没夜苦读的人,他就这样抱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情有一搭没一搭地复习着。
   
一天下千,宿舍里的人都去上选修课了,那是一门特别沉闷的理论课,余立伟不想去,就躺在寝室里睡了个午觉。醒过来之后,他一看表,正是学校浴室平时开放的时间,他想干脆洗个澡吧。想着,就从床上跳了下来,收拾完东西,随手从同学桌上拿了张旧报纸把拖鞋一包,奔浴室去了。到浴室门口一看,恰巧那天锅炉坏了,整修不开。余立伟当时觉得特委屈:怎么连个破浴室都欺负我?偏偏挑我来这会儿不开。这都是什么事儿啊!一路上咕咕爆嚷抱怨着回寝室去了。到了寝室,火还降不下来,书也看不进去,想找人说说话,寝室里又空无一人。当时他觉得特别百无聊赖,一时种种不如意都浮上了心头,尤其是想到渺渺茫茫的前途时,他更是感到郁闷。他在寝室里像困兽般转来转去转了好一会后,心情还是难以平静。他把皮鞋一脱一扔,换上拖鞋,又在床上躺下来了,闲来无事,顺手把那张包拖鞋的旧报纸拿起来看了看。没想到这一看,就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在报纸的右下角,登着一块巴掌大小的广告,内容是关于中国成立第一个MBA学习班的。上面写着上海某某高校新办一个MBA学习班,聘请国外MBA教授上课,毕业颁发硕士学位证书等等。下面还附了一段关于MBA这一名词的解释: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主要学些什么课程,在国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如何、有哪些著名学校……
   
这是余立伟第一次听说MBA这词儿,但不知道为什么他一下子就被这条广告给抓住了。虽然当时他还不是很明确所谓的工商管理到底要学些什么,学了又有什么用。但年轻的他觉得由外国老师执教是个很有诱惑力的条件,哪怕这个专业没什么用,至少外语水平总提高了吧。而且他隐隐直觉这个对谁来说都很新鲜的东西将来说不定会很管用。其实最主要的还是他太迫切地想离开这所学校,换一种生活方式了。一开始报名的念头冒出来时,他自己都吓了一跳,凭这么一条偶然看到的广告就决定自己的前程,未兔也轻率了吧?但他盯着那块豆腐干广告看了半天,越琢磨越觉得可行,他突然心一横,“呼啦”一下从床上跳了下来,决定马上写信去报名。那天恰好是报名截止前的最后一天。
   
人生有时就是这么充满了偶然性,如果那天余立伟没有逃课、如果那天他没拿那张报纸包拖鞋、如果那天浴室没有关门、如果那天回寝室后他睡着了没看报纸、如果他晚一天看到这条广告……有太多的如果都有可能就此改变他的人生,然而一切就是这么巧合。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无数次偶然的机会,是擦肩而过还是牢牢把握,真正的决定时间也许只在一瞬间。虽然余立伟把这一切都说得轻松简单,好象一切都出于上帝的安排,注定了他要和MBA结缘,和他个人无关似的。但是我想,如果换作一个优柔寡断、思前想后的人,面临这样的机会,反应应该会截然不同吧!相信自己的直觉,果断地把握机会,有时候可能比思之再三的决定更有效。   

我问余立伟:“如果这一切如果都发生的话,那你现在会在干什么呢?”他眨眨眼,做出一副苦思冥想状,然后笑着说:“我也不知道,什么都有可能发生,不是吗?不过如果按正常推理的话,我应该会在南航读完硕士、博士,然后留校当老师,要么就是进什么航天局、科研所,反正就是在宇航那条路上一路走到底。”“那你对转行从商有没有后悔过呢?”“咳,我那时根本不知道学这个东西是从商什么的,我只是想换换空气,顺便把外语学学好罢了。就这么简单,压根没觉得这是什么大事,也根本没把它和什么人生联系到一块儿去过。”“放弃自己最感兴趣的专业,不觉得遗憾吗?如果你坚持的话,说不定以后会成为名垂千史的科学家呢?”他哈哈大笑了起来:“一辈子已经够长了,还谈什么千史!老实说,有时候我也会觉得如果当初一直留在学校里蛮好的,那就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生活状态了。可能会清贫一点,但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多,自由而且精神充实。我感觉自己蛮喜欢当老师的。国外留学回来后,很多高校都请我做过关于MBA的讲座,和那些充满青春活力的学生在一块,我觉得思路活跃了很多,心态也变年轻了,是很愉快的经历。所以我想有可能过两年‘退出江湖’了,去做一个MBA教授,教教孩子们好象也不错哦,还能整天看到年轻漂亮的女孩子。”说到这里,他又坏笑了起来,看上去真像个二十多岁的男孩子一样。
   
人生就是这样随时充满了各种取舍,很难说清你的选择是对还是错,成功的定义更不是香车美人、高职厚薪就能等同的。看得出来,余立伟虽然并没有为当初的选择后悔,这毕竟是他现在事业成功的第一块垫脚石,但这个经历过太多商场是非的男人已经感到一丝倦意,而且很多身外之物也都开始渐渐看透了,他之所以会以轻松调侃的态度来面对纷扰复杂的商场,原因大概就在于此吧!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2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MBA学位


余立伟大学四年,虽说不怎么来劲,但除了偶尔跷跷课、喝喝酒以外,基本上还算是个循规蹈矩的好学生。再加上他天资聪颖,学东西特快;所以不怎么花工夫,成绩都还挺优秀的。从决定到上海去读工商管理硕士到正式国家考试只余下几个月的时间了,所幸地原来就准备考研,英语和政治一直都没拉下,所以他把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准备专业课上。我问他:“这些东西,你从来都没学过,当时考研不是很吃力?”他眉毛一挑,看着我说:“难道你不知道我很厉害吗?这碟小菜怎么难得倒我?不过当时真不觉着有多了不起,考得上就上,考不上就拉倒呗,没啥大不了的。而且理科都有相通的地方,高数什么的都学过的,只有金融会计之类的吃力些;但花些工夫也就搞定了嘛!”看着他不以为然的神情,我不由得想这个男人确实有一种化沉重为轻松的能力,这对他个人、对他身边的朋友,必然都有很大的作用。其实我自己也经历过考研这道坎,个中艰辛我很了解,特别是跨专业的话更是需要付出双倍的努力。不过同样一件困难的事情,抱着不同心态去做的话,过程和结果都会截然不同,如果你严阵以待,那一定会做得很丰苦,即使成功了也觉得很累;如果你轻松自如,那不仅过程愉快而且即使最后失败了也不会遭受太大打击。有时候个人心态真的能决定一辈子的生活状态,余立伟令人羡慕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他轻轻松松地准备。轻轻松松地考试,最后也轻轻松松地被录取了。就这样;成了中国第一批“国产MBA”三十多人中的一员。关于那段求学经历,余立伟似乎没有太多感觉,他耸耸肩:“真的很平淡。上课下课,如此而巳。”“那你觉得学到了些什么呢?”我忍不住追问。他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好象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似的,然后缓缓地说:“肯定学到了很多吧,不过我真的记太不清了。主要是专业知识。你知道,我们那个年代,计划经济体制下,关于市场商业的知识很贫乏,读这个班让我学到很多新鲜的概念。”他又想了想,好象在考虑该不该说,“但是我觉得其实那段时间学的还都是些纸上谈兵的东西,就像在南航的时候一样,理论上我能造一架宇宙飞船,但实际上我绝对不行。读MBA也是这样,学了很多新名词新理论,但如果让我一个人去管理一家公司,公司肯定要倒闭。”说着,他就笑了起来,他总是这样善于自嘲,其实我看倒也未必。
   
因为他是我接触的MBA中唯一一个读过两个,并分别在国内和国外读的人,应该对国内外MBA教学的异同最有切身体会,我便接着问他在国内读MBA和在国外有何不同。因为从我所认识的MBA嘴里,我所得知的信息一概是说读MBA一定要出国读的。哪知道余立伟却摇了摇头说:“我不觉得有什么区别。因为在国内的时候,我们用的教材都是国外直接过来的,老师大部分也都是外国人,连我们分析的案例都是国外知名企业,所以后来到国外再读的时候甚至发现有些课都是一模一样的。”说到这里他耸了耸肩,随后自嘲着说:“你觉得我挺傻吧,读一次MBA已经够傻冒了,我还一读读俩!”我赶紧向他解释说我对名校毕业的MBA都特别怀有景仰之意。他斜着眼睛看了看我,我们不由都笑了起来。
   
我追问他:“一点区别也没有吗?那你后来为什么要再到国外去读?”他说:“其实还是有区别,在国内看到那些外国公司的案例都觉着隔得特别远,那个年代又不像现在,体制不同,信息也特别闭塞,所以很多都没有直观概念;更别提感性认识了。总感觉连纸上谈兵都谈不起来,接受那些知识总是处于半懂不懂的状态。现在国内MBA学校多起来了,但教材里的案例分析还全是那些国外企业,我觉得这不合理,应该也有些国内企业的成败案例,这样对于本土的学生来说,借鉴意义更大一些。”
   
为了怕生于七十年代的我不明白他们当年的情况,他还给我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书上写着一个麦当劳的成功案例,现在中国城市里几乎没人没吃过麦当劳了,所以理解起来不存在任何障碍。而我们那会儿根本不知道所谓快餐连锁店是个什么玩意。你知道当时我们下个馆子是怎么回事吗?我们得先在外面一个柜台上买票,然后再凭票到各个窗口去领,那时侯国营饭店又特别少,每次去还要占位子。所以你一个人去外面吃饭可就惨了,两个人还能一个占座位,一个去领饭菜。一个人你知道怎么办吗?就只能一只脚勾着那长板凳,一只手往那窗口伸着,跟练功夫似的。”他边说边向我手舞足蹈地比划,惹得我不由大笑了起来,他得意洋洋地看着我,摆出一副长辈的样子:“怎么样,没见识过吧?所以说啊;你们这一代算是很幸福的啦!INTERNET一上,全世界都在你眼前,和我们那时候比绝对是两码事儿!”
   
就这样,余立伟半懂不懂地完成了他在国内的MBA课程,拿到了学位。这时候,他不禁又茫然了,这会儿自己又该干些什么呢?这时候读大学时一段不平常的经历在他脑海中浮现了起来,他突然找到了自己应该去的地方——海南。
5#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29:00 | 只看该作者

初生牛犊闯荡海南


余立伟是那种到哪里都能交到很多朋友的人,因为他轻松调侃的人生态度会令他身边的每个朋友都觉得很愉快,连我只和他见过一两面后也就成了朋友,谁不喜欢幽默风趣又有涵养的人呢?我想这一点对他从商成功肯定也有很大帮助,无论何时何地,朋友总是一笔财富。在南航读书的时候就是这样,班里面的同学大都很喜欢他,同宿舍的室友更是个个都是哥们。他们几个哥们每天晚上一熄灯就开始胡吹乱侃,天南地北无所不谈,从国家大事到身边趣闻、从专业知识到如何泡妞,不过对于这些胸怀壮志的宰宰学子而言;最关心的话题恐怕还是未来的前途。
   
有一天晚上,他们又开始像往日一样聊开了,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聊到了海南开发,在他们的想象中,这个偏远的神秘之地就像哥伦布刚发现的美洲大陆一样,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正是一个闯荡江湖的绝妙起点。他们越说越起劲,一个哥们突然说:“那我们暑假就去吧!”寝室里忽地安静了下来,每个人似乎都被这大胆的主意给震住了。片刻之后,大家只听得余立伟说话了:“好,说去就去!”顿时整个宿舍一片响应之声。如此冒险的事在一群毛头小伙的闲聊中就这么给轻易地定下来了,所以说初生牛犊不怕虎真的是一点儿都没错。
   
到了暑假真要去的时候,好几个人都打起了退堂鼓,这么远的地方,又举目无亲,而且还是去打工,万一碰上些什么意外怎么办?最后只剩下余立伟和另外三个同学是坚定不移的参与者。听到这里,我不禁和地开玩笑:“看不出来你年轻的时候还这么冲动啊?”他装出吃惊的样子:“看不出来吗?我现在很老成持重吗?”我故意点了点头,他马上开始叹气:“完了,完了,看来我是真的老了。不过我年轻的时候真是很敢闯敢拼,你听下去,就知道我们几个有多大胆了。”
   
当年高校里的学生不像现在的大学生那样打工的时间比上课多,那时候除了分配到单位实习一段时间以外,学生几乎没有任何兼职的机会。所以他们四个都是那种标准的穷学生。这会儿穷学生要自个儿出远门了,经济问题谁来解决呢?他们只能自己挖空心思想办法省钱。
   
最先考虑的当然是火车票。他们四个人把平时的积蓄凑起来一看,只够买两张全票的,这可怎么办?小伙子们合计了半天,终于想出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先想办法私自篡改了学生证,以此买到了两张半价的火车票;然后又买了两张站台票,想靠逃票混到海南去。一路上的种种与乘警斗智斗勇的艰险经历,余立伟交代我一定不能写出来,“咳,您可千万别提这事儿,免得孩子们看了这书跟着我学坏。他们想,人家MBA早年不也逃票吗?那我们也干去。那可就糟了,铁路局准来找我麻烦,说不定还要补罚当年的票钱。,,我微笑着答应了他,心底暗想;听余立伟现在自我调侃年少无知的胆大妄为是无比轻松、博君一笑的事,当年他们敢想敢为的气魄虽说是年轻气盛、少不更事的结果,但这股英雄草莽之气却伴随了某些人的一生。
   
余立伟这三个曾经与他一起逃票睡地铺的同学当中,有两个毕业后都走上了创业经商的道路,现在都是有上亿身家的国内著名企业总经理。对于在游戏规则尚未成型、风云迭起的八、九十年代,创业打天下的人来讲,这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草莽精神也许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余立伟有很长一个阶段也是这样,包括突然决定考MBA、包括MBA毕业再回海南、包括临时决定出国、包括在国外的创业经历……不过,随着岁月的打磨、历尽成王败寇的炎凉世态,余立伟“鸿鸡高飞,一举千里,的英雄气渐渐淡泊了下来,慢慢步入了“心旷神恰,宠辱皆忘”的成熟心态,所以和那些创业的同学不同,最后他选择了高级打工的道路。
   
对于这几个年轻人来说。刚刚开发的海南一切都显得如此新鲜,逃票的兴奋还在脑子盘旋,新的问题又来了。凭他们几个手头剩余的钱,估计在旅馆里只能住上一两天,怎么办呢?几个臭皮匠一商量,“好主意”又来了。临出门前,为了路上方便,他们从在大报实习的哥们搞来了一张见习记者证,这会儿他们就打算靠它来“坑闷拐骗”了。
   
他们大模大样地来到海南市经委的特区开发办公室,自称是北京某大报的记者,专程来了解海南开发的情况,主任一听非常热情地招待他们到会议室落座。开始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他们确实想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便问了很多相关的问题。不过到了后来,他们把此行的主要目的—一食宿问题提出来的时候,那个主任觉得有些不对劲了。招待吃顿便饭是很正常的事,但哪有大报记者出差公干,全部食宿要被访者解决的?看着几张稚气未脱的面孔,他开始心生疑虑,便开始问他们一些问题。毕竟年轻缺乏社会经验,几个大学生一被盘问;就马上露了馅,很多问题都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而且越是这样越紧张。那个主任愈发怀疑了,态度开始由热情转向严肃,他板着脸说:“你们到底是哪儿的?”他们一听这下心里发慌了,不过他们几个都还算聪明,找了个借口,说是还要去别的单位采访,便乘机溜之大及。
   
他们边灰溜溜地下楼梯,边低声合计怎么办,到了二楼,他们还不死心,想看看能不能再撞上什么机会,就在各个办公室门日探头探脑的。这时有一个办公室里一老头看见了他们,怀疑地大声问:“你们几个,找谁啊?”他们吓了一跳,想赶快开溜,便随日回答了一句“我们找那个一那个……小赵啊,对,小赵!”本打算说完就逃之夭夭的,万万没想到屋里还接了茬:“哦,找小赵啊,他到一楼收发室拿报纸去了。你们下去找他吧,要不在这儿坐着等也行!”
   
这下轮到他们给蒙住了,怎么会这么巧,真有小赵这个人?几个人议论了一番,觉得既然有机会就不能错过,说不定是天助我也呢,于是便真的找到收发室去了。他们在门口大喊了一声‘小赵”,一会儿工夫,出来了个斯斯文文戴眼睛的小伙子,看到几个素未谋面的大汉站在门口,他不禁狐疑地问:“你们是……” 他们一看遇到了原来是个年龄相仿的青年,心里先轻松了几分,想着大家都是年轻人,也许会好说话一点,便壮着胆子直说了:“我们是南航的大学生,到海南考察来的。”“哦,南航的。”小赵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那一定是小张介绍你们来找我的吧!欢迎,欢迎。”他们几个不由一愣,怎么又冒出个小张来了呢?还是余立伟反应快,赶快接了嘴:“对,对,正是小张介绍我们来的。”于是小赵便热情地招呼他们到办公室休息,听说了他们的困难后,又爽快地把自己的单身宿舍让出来,自己暂时到同事宿舍借住几天,还把他们领到食堂买了饭菜票,这下他们的食宿大难题终于算是解决了。可他们一百感到纳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直到临走前几天,他们才总算从和小赵零零星星的聊天中,推断出了事实真相,原来小赵有个中学同学也在南航念书,曾经跟他提起过会带大学同学一起来找他玩,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都没有成行,所以小赵一听说他们几个是南航的大学生,就误以为是小张的同学呢!看来,这几个莽莽撞撞的小伙子运气倒还算不错,出门遇贵人,要不是这么盲打误撞碰上了个热心人,真不知道他们几个穷光蛋沦落在海南该怎么办?
   
现在回忆起这段带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余立伟还是很兴奋,可是又稍稍有点不好意思,毕竟这是年轻气盛的热血男儿才能干出来的事儿了。不过没想到这次偶然的海南之行,会决定他毕业以后的工作方向。
6#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33:00 | 只看该作者

黑木耳事件


拿到MBA证书后,怀着雄心壮志的余立伟想再去机会遍地的海南闯荡一番。不过这一次与上一次可是截然不同了,如果说上一次还带着几份年少轻狂的游戏心态的话,这一次可是正儿八经想干一番事业了。
   
虽说来海南不是第一次,但毕竟还是人生地不熟,就算是硕士,一开始找工作也不容易。迫于无奈,堂堂MBA连快餐店打工的活都肯干了。他一边在快餐点打工以支付房租,一边寻觅好的工作机会。不久之后,终于找到了一家电子进出口贸易公司。
   
老板一看余立作的学历证明还挺满意:南航毕业,那一定精通机械,还读过什么外国人上课的学校,那外语大概也不错,这样又懂机械又懂外语的人才放到什么部门最合适呢?他看着余立伟的简历沉吟了半天,害得余立伟站在一旁心里七上八下的。最后老板突然想到什么似的,高兴地说:“对了,我们单位最近新买了一台复印机,这种先进的机器就应该交给你这种人才去管理,你既能看懂英文说明书,又懂机械原理,坏了还能修修什么的。对,你就去管理复印机吧。”说完,老板还得意地看了余立伟一眼,仿佛为终于给这个高材生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岗位而高兴。
   
听到这儿,我不由得一声笑了起来,他说得也大风趣了。可他却认真地看着我说:“你觉得MBA管复印机挺可笑是不是?当时复印机可是个珍贵的玩意,复印一次都要处级干部批条才行呢!怎么,你不信?咳,你这毛孩子,十几年前的中国和今天完全是今非昔比,你还这么小,根本没经历过那个时代,也难怪你不理解。”听他年纪不大又开始倚老卖老,我不禁吐了吐舌头以示反抗,“那后来呢?你就一直在管复印机?”“那倒不至于,如果真这样,后面也就不会有这么多故事了。”他笑着说。
   
工作几个月后,他们单位新成立了一个部门,经营除了电子产品以外的对外贸易。老板看余立伟这个小伙子平时办事挺认真,头脑也灵活,便把他调到了新部门去。这时候,他们老板听一个台商朋友说现在有个国家黑木耳价钱抬得很高,如果从国内产地出口的话,肯定能赚一票,便动了心,于是新部门接的第一笔生意就是从国内出口黑木耳到国外。当他又听说四川是黑木耳的最大产地,便一下子想到了余立伟,这个小伙子不正是四川人吗,和当地人打起交道肯定有优势,而且看上去还蛮精明能干的。于是他把余立伟叫到了办公室。余立伟记得那天老板语重心长地和他说了好些话,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最后还颇为神秘地加了一句:“现在部门主任的位子还空着啊,如果有年轻有为的人能胜任这个职位,我一定会不惜余力提拔地的。”余立伟好不容易挨到一个被领导垂青的机会,当然是感激涕零地痛表了一番忠心,拍着胸脯说决不会辜负领导的信任,一定会把这第一笔生意做好。
   
他也确实觉得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来说;领导委以重任的第一次考验太重要了,况且还有这么一个主任的空缺在后头诱惑着他。他深感责任重大。领导为了表示对他的信任,同时也为了赶时间,还特地为他订了飞机票,当时坐飞机出差可是部长级待遇。这下,余立伟更是感到诚惶诚恐了,当时暗地里痛下了决心,一定要把这件差事干得漂亮。
   
来到四川的黑本耳产地后,余立伟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为了使进价尽量降低,他不和供应商联系,而是直接跑到了山区里的原产地,和当地收货的采购员联络。余立伟使出浑身解数,软磨硬泡,又用老乡的身份套近乎,经过几番讨价还价,最后采购员给了他一个比市场价低很多的价格。他兴奋地赶紧跑到邮电局给单位发了封电报:“已谈成,进价四十元一斤,速汇款。”
   
等回音的那几天,余立伟整天沉浸在美好的希望中。他没想到自己第一次谈生意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成功了,他不由有些洋洋得意,心想,原来我还真是做生意这块料,MBA也没白读。而且一想到自己回去后风光的功臣身份,以及做了主任以后的光辉前景,他就高兴得睡不着觉。每一个初涉尘世、胸怀大志的年轻人应该都能体会这种旗开得胜,迈向成功第一步的兴奋感。可是余立伟的兴奋没维持多少天,就被一封电报回函给彻底打破了。他期待已久的回信竟然是:“价格比这里还高,再谈。”
   
他顿时傻了眼,这怎么可能呢?难道是那个采购员骗他不成,可是他事先到市场上实地考察过市场价呀,确实比他谈成的进价高很多,他千辛万苦砍下来的价怎么可能比海南那边还要高呢?他实在想不通。不过既然老板这么说,一定假不了,他立马又去找那个采购员,狠狠把他说了一通,他说:“我这么把你当哥们,你却好意思欺骗老乡,给我的价竟然比海南还高,你这不是坑我吗?”那个采购员一听急了:“凭良心说话,我还从没给过这么低的价呢2要不是看在你是老乡,人又豪爽的份上,这点薄利我根本懒得赚。你要是不相信我,我现在就带你到农民家里去,你自己和人家谈价钱,我一分钱也不要赚了,看你能谈成什么价。”说去就去,余立伟当时就跟着采购员跑到了那些养木耳的农民家里,挨家挨户地和人家谈价钱,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又砍掉了五块钱,直接从衣民手里拿到了三十五块钱一斤的低价。他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又马上到邮局发了一封电报:“三十五元一斤,最低价,速汇款。”他想这下总算成功了吧,没想到过了几天,他接到了一封更令他忐忑不安的回信:“速来电。”他看着三个字琢磨了半天,也没猜出来老板的态度到底如何,但既然钱迟迟不肯汇过来,当中肯定出了什么问题。怀着七上八下的心情,他到邮局给单位打了个长途。一听老板严厉的声音,他就预感大事不妙,果然老板语调沉重地问他:“小余啊,我真没想到……唉,你竟然这样辜负了我对你的信任。”余立伟一听,当时脑门上就汗珠直冒,他结结巴巴地说:“徐总,我、我到底怎么了?”“你还问我?”老板的语气更不悦了,“还是先问问你自己吧。”“可是,可是……”汗流陕背的余立伟真是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我巳经尽了全力了,现在的价格是本地的最低价啊!”“最低价?!”老板冷哼了一声,“你知道海南黑木耳多少钱一斤吗?二十。知道吗?只要二十!’余立伟顿时呆住了,他想开口为自己辩解,但又不知道从何说起,用余立伟现在的话说:“当时老板的意思很明白,一定是我从中搞鬼,拿了回扣什么的。如果我真做过,倒也认了。问题是我这么千辛万苦地卖命;却换来这样的结果。而且人格还受到了怀疑,当时我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万念俱灰的心情。”他只知道呆呆地拿着听筒听老板在那头意味深长地说:“唉,算了,就算我这次看走眼了吧,你也别谈了,马仁回来再说吧。”
   
挂了电话后,余立伟脑子里一片空白,他不明白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自己到底又错在了哪里。从部门主任虚位以待,到老板的严厉指责,一切只发生在短短的几天内,他就像从天堂掉入了地狱一般,这是他生平第一次遭到严重的打击。他左思右想,实在想不出什么道理;他只能感叹这一切都是上天的安排。一想到回去后要面对种种的猜疑和不信任,他就望而却步了。反正人在四川,心灰意冷的他干脆心一横,回到了重庆家里。那是他踏上社会后第一次的人生低潮期,事业受挫,未来渺茫,整天心里头茫茫然无所计,只是知道反正那个单位是回不去了,至于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却根本没有头绪。
   
说到那段遥远的灰色岁月,余立伟眼角眉梢至今还有一股郁闷之气,不过他马上又眉飞色舞了起来,让我猜到底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他神情调皮地看着我,仿佛算准我猜不出来似的。结果我也确实是精不出来,我说了好几种可能性都被他—一否决了。关子卖够了后,他自己把谜底说了出来:“你知道吗?原来木耳有粗木耳和细木耳之分,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细木耳的价格要比粗木耳贵上好几倍。其实当时我和老板所看到的根本就不是一种本耳,没有可比性。老板在海南看到的是粗本耳,二十块一斤都已经算贵的了,而四川盛产的其实是细本耳;我当年砍下来的价钱其实真是低得不能再低的价了。”他自嘲地摇了摇头,“所以生意场上讲究不熟不做,是很有道理的。再小再普通的行当;都是一门学问。连小小的木耳都有这么多讲究,外行根本不知道。因此做生意最忌讳的就是跟风赶时髦;看别人做什么成功,自己也就跟着去做,这样注定要失败。无论来自书本还是实践;一定的基础知识是随便做什么生意都必须具备的,不然肯定不会成功。”
   
听了他一番成功名言,我觉得很受启发,于是便问他:“那这段失败的经历其实对你的成长也有好处的,对吗?”“对啊”他点了点头,“对我后来自己创业有很大帮助,我不会挑我一无所知的行业随便投资的。因为这是我从自己人生经验总结出来的教训”。说完,余立伟看着我又笑了起来,我问他怎么了,那么乐?他说他突然想了一个好主意,“这个故事够荒谬吧?我们不如把它写成一部短篇小说吧,我看它的黑色幽默不比什么《黑炮事件》差,说不定都能赶上海勒。”你瞧,这么痛苦的往事被他这么一说好象又轻如鸿毛了一样。
7#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38:00 | 只看该作者

第二个MBA学位


其实正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世事无绝对。要不是黑木耳事件,他顺利办完事回到了海南,说不定这会儿他还在那个公司窝着,大不了升到局级干部,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他也不会再出国,再读第二个MBA更不会有今天这样在华尔街做高级白领的事业成就。所谓成败得失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回过头来再看,许多当时放不下的东西都会变得无足轻重了,那些曾经牵挂的起伏跌宕在回首之际只留下一道淡淡的痕迹,对于漫漫人生而言,真的没有什么是不可逾越的,所谓挫折尤其是这样。关键不在于败得有多惨,而在于你重新站起来有多快多稳。历尽坎坷之后的成功比之一帆风顺更经得起岁月的风雨。
   
不过,话虽如此,不是亲身经历失败的人是很难体会受挫者当时的心情的。虽然余立伟回首往事一切痛苦失意都被他如今的调侃冲淡了去,但我还是能猜测得到当初年轻的他是一种什么样的状e。
   
问到他怎么会想到出国,他说那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因为闲在家里没事,心里又闷得慌,他就整天靠走亲访友打发时间。有一天,他到一个高中同学家里去玩,正好那个同学在复旦大学读书的妹妹放假在家,于是三个人就闲聊了起来。聊到关于前途的问题,那个女孩子便说:“余哥哥,你为什么不想出国呢?”余立伟一摇头,“你别拿我开心了。我又没钱又没背景,怎么可能出什么国呢?”她笑了起来,“瞧你这都是什么老主观念了,枉你还在海南呆了那么久呢。现在我们学校里的学生都在自己准备考出去,只要你托福或者GRE分数高,就可以申请奖学金,干吗非得有背景才行啊?你以为现在还像你们读书那会儿啊?”余立伟将信将疑,“真的有那么容易?”女孩子笑盈盈地看着他说:“凭你的外语基础,绝对没有问题!而且我听朋友说现在国外学MBA很吃香呢。你以前不是也读过吗?你不如出去再读一个,熟门熟路,肯定很方便。出去镀层金,回来可就大不相同了哦!’,余立伟听她这么一说,不由心头一动,反正现在也没什么别的出路,试试也好啊,不行也没什么损失。不过当时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这是个很重大的决定,而且家里人又一直劝他回海南原单位去工作,不要敲了铁饭碗。
   
那天晚上,他从同学家出来骑车回家,一路上都在想着这件事。突然,天下起了暴雨,一会会工夫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车都没法骑了。余立伟只得把车扛在肩上,在泥路上蹒跚而行,路上还不小心撞到了一个行人,被人家狠狠骂了几句粗话。暴雨不断冲击着余立伟的身体,闪电雷鸣下的城市显得如此肮脏不堪,余立伟扛着沉重的自行车在泥泞中越走越慢,他短短的人生经历像流星般从他眼前划过。就在那一瞬间,他突然下定了决心:抛开往日的一切,去美国读MBA!不知道为什么一下完决心,他顿时感到轻松了很多,仿佛一切的顾虑都不存在了,现在的目标只有一个:申请、考试、出国。
   
第二天,余立伟按照同学妹妹给的资料;到市图书馆找到了一本关于美国著名高校介绍的书,把有名的MBA学校都抄了下来。随后便开始了申请出国的行动:写信、填表格、准备TOFEL。GRE考试……
   
他同学的妹妹说得一点都没错,凭余立伟的外语水平和聪明才智,想出国真的不是什么难事。很快,GRE成绩优异的他就收到了芝加哥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他真的没想到一切来得这么简单这么迅速。
   
口袋里揣着家中七拼八凑凑齐的四百美国,他只身一人来到了芝加哥。
   
就我所听到的MBA故事中,很多人在名校念MBA的经历都是蛮痛苦的。有些是因为文化隔阂,有些是因为商业常识匾乏;有些是因为专业概念模糊;更有甚者最基本的语言关都成了问题。可是当我问起余立伟时,他一副顽主的模样:“千万别觉得MBA有什么了不起,简单的要命,谁都能读得下来。”我吃惊地问他:“谁都能读得下来,难道我也能?”“当然!”地瞪大了眼睛看着我,“比你笨一百倍的都行。”他的话我不知道是真是假,但有一点至少能肯定,那就是在他读MBA期间,学业上没有遇到任何障碍,是轻松自如地完成的。也许是因为他天资聪慧,也许是因为他英语熟练,也许是因为他在国内读过一次MBA……到底为什么他读得比任何人都轻松,我就不得而知了,我只知道他对所有读书的经历都没兴趣多谈。因为按他的说法:“国外读MBA也不见得比国内好多少啊!都差不多,反正全都是纸上谈兵的玩意儿,没多大用处。不过是有了张文凭好找工作罢了。”像他这么说话的人可着实不多,把自己贬得一钱不值才高兴似的。
   
“那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呢?”我还是忍不住要问。他做出一副痛苦状,想了半天,突然说:“有了,我给你做一套心理测试题吧!”。我心里暗想怎么这样牛头不对马嘴,但我还是乖乖地配合他把那套心理测试题给做完了,结果发现还蛮准的。“准吧?”,他得意地说,然后笑了笑,“这是我读MBA时在MARKETING课上老师给我们做的,现在我能拿来给你做,还被你夸准。这不就是收获吗?”这爱开玩笑的家伙,真拿他没办法。
   
“除了学习上以外,生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你只带了四百美国。据我所知,MBA是不能申请奖学金的。”“对,所以要打工罗。但我不觉得这是什么困难,反而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说我进一步明确了每一行都有自己的学问,不熟不做的观点。”
   
“给你说个打工时遇到的故事。”一说到好玩的事,他马上又兴奋了起来,“初到美国时,我在一家餐厅找了个端盘子的活,别看这个活好象很容易,其实大有学问。所以当时餐厅老板都要找有工作经验的。我去面试的时候就跟他说我有经验,老板才答应试用我。没想到上班第一天,就闹了个大笑话。
   
从餐厅大堂通向厨房的门是个弹簧门;一般餐厅都是这样的。那些经验丰富的服务生习惯于两只手端着装得满满的盘子,走到门口时,用脚把门踢开,乘它弹开还未弹回的一瞬间刷地一下子冲进去或者冲出来。其实这是很讲究的,踢门的力度多大,弹簧门反弹的速度多快等等。所以第一、二次我还挺老实,少端一些东西,然后用屁股顶着那个门慢慢挤进去。后来我看得多了,觉得这好象也并不难嘛,就想试试。当时我手里端着两个装满餐桌收拾下来东西的盘子:有七八个杯子,还有一些装着剩菜的碟子。我走到门口,用尽了全力把门一踢,我当时想我用力大,它不就能弹得远些吗?哪知道会起反作用,用力大就弹回来快,我才刚跨出一步,那门就啪地一下弹回来了,把我的盘子打了个正着,只听得稀里哗啦一阵乱响,杯子碟子都砸在地上摔了个粉碎。我当时傻了眼,根本不知该如何是好。但这还不算,后面还有更乱的。就在那会儿,一个伙计又端着盘子从厨房里出来了,他并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我刚想张口提醒他脚下留神;他的皮鞋已经踩在了剩菜的牛油上,当时我就张大了嘴巴,眼睁睁看着他躺倒在地像滑滑梯一样刺溜一下向餐厅大堂滑去了。他是个印度人,嘴里一边用印度话大叫“救命”,手上还习惯性地托着那个盘子。那个场面可真是……堪称壮观,顾客都站起身来伸长了脖子看,还有人鼓掌,他们大概以为这是什么饭后娱兴的杂技表演呢!”
   
“那老板是不是把你骂了一通?”“倒也没有。他只是把我叫到一边,看着我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Mike啊,我看你是没有工作经验的,你还是另谋高就吧’。”说到这里,他自己都忍俊不禁地笑出了声来。我跟着他哈哈大笑完了后,突然感到有些辛酸,也许是我太过感伤,但我想到一个年轻人只身在美国打工读书的生活,就能联想到许多艰辛的画面;包括端盘子这个可笑的故事其实也是如此。    不过到了第二年,余立伟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因为课程不太紧张,老师又很欣赏这个聪明能干的中国小伙子,给他在学校里找了个兼职助教的活。这样,他靠批批考卷、改改作业就能轻松支付学费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09:42:00 | 只看该作者

创业与高级打工


从芝加哥商学院读完MBA后,余立伟在美国的好几家知名企业打过工,也曾与同学合伙开过公司。当他回顾自己创业的峥嵘岁月时,他似乎不愿意多谈,“太复杂了,会牵涉太多的人和事,那些公司、那些朋友都还在,我真的不方便说。你只需要知道,我创业过,没有太大的成功,也没什么失败,小小赚了一点钱,后来洗手不干替别人打工去了,就行了。”
   
一提起商场的事,他的脸上马上会浮现一种疲倦的神色,我也不想过于勉强,便没有再问下去。但我想给外国老板打工应该也不会比自己做老板更轻松啊,他仿佛看出了我的想法;有点无奈地跟我说:“我确实不觉得现在的生活有多大意思。其实外国公司和中国公司都一样,大事不干;小错不犯,就行了。提拔,升迁还是要靠跟上司的关系,和业绩没多大关系。人家觉得财富五百强的企业怎样怎样,其实没什么特别。说实话,自己创业太烦,给老板打工又太没劲。很多人都会觉得总经理多开心啊,有钱有车,什么都不缺,但我觉得这不是生活的全部。现在这份总经理的工作我就没什么喜欢的,每天去见低智商的人,说着一成不变的话:IWANTTO……总经理嘛,你知道,可以干很多事,也可以什么事都不干。明天我又要去香港谈一个并购的事,一点意思都没有。我开会的时候常常集中不起精神,老是不停地想着把手里的这杯水泼到讲话人的头上是个什么样子,特别是水接触皮肤那一瞬间。”说着他自己又笑了起来,我心想,这个人可真是,说说正经的就会跑到不正经上去。不过接着他又很正经地说:“我很羡慕那些人有勇气放弃高薪厚职,开一家自己的公司、从事自己喜欢的行业。最幸福的人就是从事一份自己热爱的工作,即使钱不
多,也比什么都充实。”
   
“那你现在也可以这样做啊?”我有点激他的意思。“嘿嘿,”他好象明白我用意似地笑了笑,“说起来,我错过的创业机会还真是不少。从最早92年回国时看到国内没有快餐店想搞麦当劳连锁加盟开始,到后来还想过搞过信用证明公司,为准备投资的人服务,现在这些在全国各大城市都有好多了;但当时根本都没有,如果我有勇气实施的话;如今起码也赚了上千万了。包括前几年;网络刚刚起步的时候,也有朋友拉我一起做电子商务,但开会的时候我一看,这些年轻人怎么满嘴谈的都是如何挠钱,完全抛弃了我读MBA时学过的成本、预算那一套,当时我就觉得这种带投机性的生意我不做。不过现在想想,这么多机会都错过了,是有些可惜。但我还是坚定我的信念,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些我不熟悉的行业我是永远不会跨入的。至于今后的道路,创业,不是不可能,但我会在适当的时候选择最适合的事情去做。现在时机还不成熟。”
   
我暗地里认为像他这么内心顽皮、童心未眠的男子其实不是最适合经商,做更有趣的行当会好一点,但我也知道以他现在这种成熟稳重心态,一旦出击,大抵也是不会失手的。于是我便试探着问他有没有彻底退出江湖的意思。他想了想说:“有时想到一切都不过是过眼云烟,短短一生只要开心就好的时候会这么想,我不是跟你说过我想做MBA老师吗?但转念一想又难以舍弃现在所拥有的一切,要我从别墅搬到普通公寓,从开私车到乘地铁,这些转变对于一个人到中年的男人来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光是我最钟爱的高尔夫球,我就割舍不下。说到底,我还是一个凡夫俗子啊!”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眼前这个衣着普通的男人没有什么大多辉煌历史,也没有什么光环笼罩在头顶,我却觉得他分外可亲。其实会公众生,哪一个抛得开尘世种种;哪一个不是凡夫俗子,只有抱着永远年轻的平常心才是最值得羡慕的。
9#
发表于 2003-9-22 11:04:00 | 只看该作者
我随便看了一点,这种文章修饰的成分都比较重.
10#
 楼主| 发表于 2003-9-22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AlphaBeta在2003-9-22 11:04:00的发言:
我随便看了一点,这种文章修饰的成分都比较重.


I agree with you. Among those 15 interviews, some are very impressive, others are just so s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7 09:44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