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3二战770,一点心得
在厦大考场,V44,M51,Percentage99。历时3.5个月,所用主要材料OG和GWD。OG用来熟悉、练习和总结,GWD模考。两次都是。没有参加辅导班,备考工具就是CD,非常感谢,把自己的一点心得拿来分享。
总的看法:
1、 GMAT不仅是一个考试,也是一次很有用的大脑能力和思维训练。连续4小时的实战是对身心的综合考验,更是对大脑工作能力的挑战。
2、 对普通人而言,准备工作很重要。准备的节奏和方法都要重视,并非单纯强调大题量或长时间。选准材料,有计划地复习就行。
3、 复习要有个人针对性,绝不是模仿某个大牛的计划。分析自己的弱项,强化复习,同时兼顾其他部分。边做题边总结——自己的总结。
4、 速度重要,正确性更重要。实战中pace要跟,但更要根据题目进行调节,不能单纯为了赶pace,而忽略了一些可能很重要的题目。
5、 好的身体和心理状况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6、 机经和作文模版请根据自己的习惯使用。我的习惯是完全不看机经,以保证自己实战中对每一题都能全心投入去判断;作文没有准备模版,但有些习惯用法。
分部分总结:
数学:不难,OG没太大用,可以做一做狒狒数学难题。考的是思维的严密性,临场尽量谨慎就是了。
阅读:这个纯粹是实力,靠长期积累,很难短期突破。阅读要求高速而且尽可能地理解意思。尽量抓主干和作者思路。其实我们中学语文不就是学这些:中心意思、分段分节、段落大意、文章的起承转合。而GMAT只是对理解要求更高。越读越发现GMAT文章写得真好,清晰严密明确,没有任何废话。
逻辑:其实还是阅读。真正读懂题干,找到逻辑联系,应该都能想通。
语法:我最头痛的部分。读了两遍OG解释,第二遍读的应该比较透了。要看CD上的讨论,但要有自己对og的理解和把握,不可人云亦云。
二战总结
第一次其实准备的也还行,但是心态太焦躁,太贪心,而且考前一周连续模考,大脑太兴奋,太疲惫。第二次则心态放平许多,压力小了,身体和大脑状态也调节的好,在考场上精力可以集中释放。
各人的理解不尽相同,我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再次感谢C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