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18393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2-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各位兄弟们、女同学们好。我在8月23日参加了考试,最后的成绩是 750,MATH 51, VERBAL 40,IR 7分,AWA还未出。这是我的第四次考试,第四次才考出这个可以让我告别GMAT的分数,蛮惭愧的。但是考虑到自己是个学渣,能有进步我还是蛮开心的。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的复习经验,另外还附上一些啰啰嗦嗦的心路历程,理想与感性结合一下。
我的前三次考试的分数分别是690,630和710,其中630那次是我重感冒,所以发挥失常,因此可排除。总而言之,我的前三战的实力,是在700左右。
前三战看的书就是大家都会看的主流复习材料:
前期复习部分: 0G 12,MANHATTAN SC
中期练习部分: PREP 07,PREP08,PREP数学
中后期提高部分:PREP语法笔记,LAWYER逻辑方法,小安阅读法
后期练习部分: GWD 24套
OG看了4遍,曼哈顿看到几乎都能背了,语法笔记也看了两遍。逻辑方法和小安阅读法都看了。GWD做题的时候,错误大约在8-14个题。最后最好的成绩算是710.
我现在回过头来总结,其实当初是走了很多错误的路。首先是太依靠PREP 语法笔记,这本书很好,整理它的人是个大牛,很佩服。但是语法笔记有个缺陷就是在于它把所有的SC都归结为语法问题,但是当你碰到了700+的题库时,甚至到了750的题库时,你所能看到的SC的题,其实已经超过了简单的语法知识了。考生光运用语法知识,是绝对找不出正确答案的。而LAWYER逻辑方法和小安阅读法也是,可能因为本人太笨,实在看不懂这两个方法,LAWYER太深奥,我研究了好几天都没看出门道来,后来是生搬硬扯的联系它去做题的;小安阅读法我是压根没学会怎么会用。。。。。
四战没看多余的资料,就是看了新版的曼哈顿SC和OG 13,其他的都没看,PREP 12没时间不做了,数学就拿JJ当练习了,IR 50题我都没做完,GWD就做了两套。
后来按照我的总结,我列出了各项的学习方法:
1.MATH:这部分我觉得不用多说,用寂静练习就可以了,多看两遍记牢点。基础不足的看看陈向东。
2.SC:它考的是一个句子如何正确有效的表达,这是OG上写的。因此从根本上它就不是语法题,虽然它会考一部分语法,这点相信很多人都已经说过了,考生们也都接受了。我对做这种题的方法是:首先判断原句想要表达什么意思,其次判断有无语法问题(请注意错误的语法会影响对于句子意思的理解,因此考生的阅读能力很重要,要能看出语法混乱的句子的原意,就好像你能很轻松的判断出句子有问题的中文一样,还要从意思上去判断语法问题,而不是拿语法知识硬套)第三比较哪个选项是相对最正确的。我的理解是SC部分没有绝对正确的答案,只有相对最正确的答案。需要比较,而不是死扣某个正确选项其实也有某某问题,然后再查一大堆资料最后自欺欺人的来说明有例外情况,那会误导自己。
3.CR:其实能看懂就能做对,这类型的题考的是阅读能力。至于逻辑推断能力的话,按我的理解其实人类正常的逻辑思维能力就足够了,不需要舍本逐末的去看什么逻辑学之类的学术性资料。逻辑推断上:文中没有提到的排除,文中没有做比较的排除,剩下的再看看比较下就行了。关键是把题目看懂。LAWYER我没看懂,所以就完全靠理解了。
4.RC:其实是大逻辑,或者说CR就是小阅读。RC的文章和IBT的文章不一样的地方在于,RC的文章很精练,每一句都要看。要理解文章的论点,如何发展的,还有逻辑上的联系。其实也没那么深奥,也就是你能看懂就行,我的阅读一直不差,速度也快。做题的话,逻辑类型的题,和CR的做题方法一样:看懂,然后用正常思维去推断。
5.IR:我其实真没怎么复习,也没怎么分析,IR 50就做了38题。这种题型不难,只不过是因为信息量大,时间紧张,所以才显得难。我是考了7分,但是我觉得是我读的比较快,再加运气而已。而且IR也不那么重要,不要太低就行了。
AWA不说了,分数还没出来,而且我一般都是4-4.5,拿不出手。只能够用。
平时练习的时候,和考试的时候,是两种情况和压力。所以考生要特别注意PACE的练习,简单的题秒过,难的题多看几分钟,不要把每题的时间都平均分配,做不到也没必要。如果你PACE掌握的好,你每题都会很仔细的看,冷静的去分析,而不是到最后5题像热锅上的蚂蚁。
所以总结一下:1.资料还是大家主流复习的那些,其中OG 12,13,曼哈顿SC,PREP语法笔记必看。其他的,大家自己看着办,我个人觉得没必要。
2.资料只是基础,重要的是锻炼阅读能力。
3.PACE一定要练好,不然考不好的。
四战之所以能提高,是因为我的阅读能力提高了很多,速度和精度都没有问题。最后感谢下整理数学JJ的同学们,我考的时候中了很多很多。VERBAL部分的寂静我没看,因为觉得没什么用。
接下来是我啰啰嗦嗦的心路历程啦。。。。。。。。。
与论坛上各路大牛相比,我是很惭愧的。一直都比较失败,看着当时一起混的人都已经毕业回来了,我却还在考试上挣扎。感受到了特别大的差距。记得之前经常和因考G而认识的一帮好朋友交流,说起别人都是在有基础的情况下,下定决心度商学院,然后在短时间内就完成了整个过程,达成了自己的目标,开始往下一步前进了。而我是在英语基础很差,不知道天高地厚的情况下,就开始考G,还一个劲的去参加infor session,其实连成绩都还没考出来。
我2012年就开始GMAT考试,每隔一个月左右各考一次,分别是3月份的690,4月份的630(那天重感冒了)和6月份的710.因为已经到了6月份所以就没有再考,想着考完托福就先开始申请学校,如果有时间就再刷一遍G。
结果让我很挫伤,我的托福一直没考出100+来,一直在90左右徘徊,而且考位又难报,因此我在12年12月左右的时候,开始考雅思,结果连考两次都是6.5,欲哭无泪之下,草草结束了12年的申请季。
13年的时候,我只考了两次,分别是5月份的雅思和11月的雅思,5月份那次还是6.5,11月到了7分(难受的是,那次阅读发挥失常,所以没拿到7.5)。虽然分数不高,但是我还是比较高兴,毕竟取得了进步,但是时间已经很晚了,我的分数又不高,加上当时工作也蛮好,而且结婚的事情已经提上日程,所以就想着晚一年再申请。我是大龄申请者,再晚一年也就那样了(破罐子破摔的感觉)。
14年年初,发生了很多事情。因此我忙于处理这些焦头烂额的事情。在整个上半年,我只有在3月1日有个托福考试,才考了100分,因为那天我进场特别晚,位置又在大门旁边,我还在考听力的时候,很多人已经考完了,进进出出的,还有人不长眼撞到门发出巨响,影响到了我的听力考试。在这给大家一个建议,TOEFL考试进场早点比较好,有的人是建议晚点进,因为可以听到人家的口语题。其实我想说,就算听到了如果口语实力不行也就那样了,更何况别人的口音你还未必听得出来。
上半年就偶然零星的看点书。时隔两年再看G,大部分还是很熟悉的,我所做的就是把OG13和MANHATTAN SC过了一遍,其实大部分都和老版本重复,看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大部分都很熟悉,就没特别细看。考试的时间也一直拖延,一直到了8月,觉得不能再拖延了,因此就在8月23日去参加了考试,当天我还很紧张,觉得自己没有像两年前那种满脑子都是G的状态了,怕考不好,比之前还会糟糕。但是实际上考试的时候我很冷静的处理每一个题,最后我是觉得会有提高,但是到了750我是没想到,因为没想过会提高这么多。
接下来我要准备申请了,G的分数虽然满意了,但是其他方面都一般,特别是我的大学GPA超低。所以要专注在申请材料上了,希望能有TOP 20的学校要我。另外在11月的时候我会再刷一次T,希望能刷到110以上(上次的100不服气啊不服气)。不过10月和11月的学校我就用750+100的分数去申请了,希望能有好结果。我快结婚了,毛多事情啊。
希望能给考生们一点帮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