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104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书节选连载2---芝加哥商学院之旅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22:19: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选自《我就这样绽放自己》第一章 迷失异乡 不破不立

市场化的竞标选课制度---百分百自我设计

我在来读书之前,一直认为排名靠前商学院的所谓不同只是对外市场营销手段不一样,比如说有的学校强于技术管理,有的学校强于金融等。其实综合实力好的学校各科都应该不错,没有想象中那么不一样。


然而,我不得不说芝大商学院在选课制度上真的很独树一帜,以至于这是对新生来说需要花最多时间研习的第一要事!与别的商学院第一年固定课程与固定班级制不同,芝大从一开始的学风就是完全放任自由。秉承了全校一直以来相信人之自由选择的理念,教务处认为新生也应该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学校无权强制规定,你的青春你作主。各学院和高年级学生最多是给新生一点辅助意见,但你两年要上哪些课,以什么顺序全都自己决定。这对于向来按步就班,由易到难,被动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确实很不习惯,一下子失了方向。学校把一开学的两周称为Disorientation (迷失方向),真是恰如其分。


具体来说,选课这一招真正深度体现了市场经济的精要:每个新生帐号内均发放初始8000点虚拟bidding points,即竞分点数,用完为止,不得转让,无法出售。每学完并通过一门课程,便再累积2000分。总点数于你毕业的学期自动清零。每门课程都需要竞标获得,由“市场”决定所扣分值(即某位教授的课程有50个席位,那么所有学生竞标的第50名分值便为此课最后市场定价,若选择人数不足50,则该课称为open class,零分即可)。没有选上的同学,即竞标分值过低的那些人,则进入下一轮,每学期大致在三周内设有五轮竞标机会。


学院会提供所有的历史数据,即以前所有课的市场价供竞标参考。所有的学生在竞标的那一周里真的都各自埋头估值,谁都想以最低的价格拿到最理想的组合。因为这是一个组合概念,每个学生一学期都要学3-4门课,势必要分出主次,必要时投车保帅,保住自己最想听的主要课程。同时,这也意味着两年的规划需要一开始就有个完整的自我设计。一开始,学生们难免冤声载道,因为人人都想上明星教授的课,但学校无形中传递的信息就是市场的供给就是有限,请抓主要矛盾。还有些大牌教授只在每年秋季或春季授课,又会影响学生们理想的听课顺序。每年的价格受当年的需求与供给影响并不相同,比如同一门课某一年上的老师多,所以价格偏低等。于是乎,每个学生几乎都花了不少时间研究市场和自己相应的战略,并列了一个清单与备选方案,有些同学还建立了模型,根据系列变量推算今年这学期的价格,一时间好不热闹。选课,绝对是开学第一周大家见面讨论最多的话题。特别是前几轮的结果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午夜等着刷屏。因为第三轮过后,就正式开学了,后两轮的同学沦于调节阶段,由于不知道想上的课还有没有,都得先去旁听,非常折腾。大家都希望在前两轮就能命中,能够顺利开学。


学校这个制度一方面保障了某些新来没有声名的教授的课也总会被学生选到,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总体的供给。但另一方面又以点数毫不留情的将课与课,教授与教授之间的受欢迎程度一目了然的告白于天下,存放于历史。好老师的课堂总是被挤得水泄不通,大家不行就进去旁听。而不受欢迎的课程真是门可罗雀,下面的学生都替老师捏把汗。这一点上来说,这里的教授真是不太好混,没有两把刷子,立马就会被学生口口相传地打入冷宫。除了最后市场成交的点数会历年公布以外,每门课最后一周的学生评分及各种意见均会被输入系统,同作为记录数据留给下一届参考。这一点上不得不说西方市场化的反馈机制是极其有效的。


所以,开学初,经常在芝大校园听到许多好笑的选课对话,有的便如下:


“这下我破产了,好几万块钱全投进去了,一定要中啊!”
“啊?你为什么能投这么多,好有钱啊!”
“所以,你可以想象我为了这一天,上一年都上了多少零分课!”

收藏收藏 收藏收藏
沙发
发表于 2014-2-23 01:34:33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把所有的连载都放到一个帖子里,方便阅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所属分类: B-School生涯

近期活动

正在浏览此版块的会员 ()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2-4 00:55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