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46042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9-8-1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設定隱藏防沈
46. 星體形成
[現象解釋+新舊觀點/作者介紹新假說]
先介紹目前學界普遍認為的行星形成機制,是先形成一個核心,再逐漸匯集(condense)宇宙中的氣體與塵埃所形成的。如岩石等質量較大的物質,形成的行星會靠近太陽,如氣體等質量小的物質,形成的行星會遠離太陽。形成後,行星會停留在原先的軌道上而不會移動。
然而,近來發現了其他類似太陽系的恆星-行星體系,跟太陽系不一樣的是,在靠近太陽的地方發現了像是木星般氣態的行星(Jupiter-like planet)。科學家們對此表示疑惑,因為:
1. 離太陽近的地方溫度過熱,氣體分子活動快,難以聚集(condense)形成行星。
2. 離太陽近的地方不會有足夠多物質可以聚集在核周圍形成行星。
(Q2)
因此,有人懷疑這些氣態的行星並非是在太陽附近形成的,而是形成後才過來的。
後來,學者提出了關於行星如何形成的新假說,來解釋行星的遷移:
1. 氣體在聚集的時候形成氣流(flow),帶動行星脫離軌道而遷移。
2. 兩顆行星在形成時靠得太近導致引力相互影響而相斥,
3. 使得兩顆行星一個接近太陽一個遠離太陽。
Q1: 主旨題
新的發現對傳統觀點提出質疑。
Q2: highlight「1. 離太陽近的地方…2. 離太陽近的地方」問說明了以下何者?
氣體行星並非以原先所認為的方式形成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