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22705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04-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04-9-18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4><b><FONT color=#ff4500>三:国殇:8.13淞沪会战<br /><br /></FONT><FONT color=#ff0000>淞沪会战之一:日寇疯狂进逼,挑起八一三战事,淞沪会战爆发</FONT></b><br /><br /></FONT><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y/yiming/zgbn/19371945/007.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y/yiming/zgbn/19371945/007.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y/yiming/zgbn/19371945/008.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y/yiming/zgbn/19371945/008.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FONT size=4> 1937年7.7事变以后,日军在占领平津地区后于8月上旬日军部分主力沿平绥线在察、绥地区与第2战区国军部队激战,另一部分(约4个师团)则沿平汉、津浦两线向南进攻。 <br /> 华北鏖战正酣,日军又将侵略矛头对准了中国最大的工商城市--上海。<br /> 1937年8月13日,日军驻上海的海军陆战队及陆军6000余人沿北四川路、江湾路、军工路向中国军队阵地进攻,淞沪会战拉开战幕。为争取主动,中国军队从14日起对日军在上海的各据点实施反击,准备趁日军援兵末到之际,一举歼灭驻沪日军。日军凭借坚固的防御工事和舰炮支援,固守待援,中国军队的进攻未能奏效。<br /> 8月23日,日军大批援军在吴淞、川沙登陆成功,随即向罗店、月浦的中国守军阵地猛扑过来。双方鏖战月余,轮番增兵,相互层层包围,阵地犬牙交错,短兵相接,形成拉锯战。罗店全镇毁于炮火,化作一片焦土。中国军队前仆后继的战斗精神令日军胆战心寒,称那里为“血肉磨房”。<br /> 日军在罗店受阻,无法作侧背迂回,便改变了战术。9月初,日军将30余艘军舰集中在吴淞口,以排炮轰击中国守军阵地,企图夺取宝山县城。日军除以炮火轰击外,还向宝山城施放硫磺弹,使全城燃起熊熊烈火,工事民房成为灰烬。守卫宝山的18军583团3营受日军围攻,伤亡惨重,在日军入城后的危急时刻,仍与日军展开巷战肉搏,激战两昼夜,500余官兵弹尽粮绝,全部殉国。9月下旬,日军又增派3个师团到上海作战。9月底,中国军队退至蕴藻浜南岸阵地,同时增加兵力,调整部署。双方遂以大场为中心,展开争夺。lO月15日,中国军队为摆脱困境,分3路反击,将阵地向前推进。22日,日军大举反扑,中国军队由于日军炮火封锁,粮弹补给困难,忍饥耐渴与敌苦战,3路反击部队约3万人大部牺牲。日军挟海空优势,不断进逼。10月25日,大场失守。中国军队退至苏州河南岸阵地。10月25日,大场失陷,中国军队腹背受敌,不得不将主力撤至苏州河以南阵地。26日晚,88师524团副团长谢晋元奉令率800名官兵坚守四行仓库,掩护主力部队撤退。谢晋元率官兵孤军奋战4昼夜,毙敌200余人,完成任务后奉令撤退,进入公共租界。图为坚守四行仓库的士兵,时称800壮士。 <br /><br /></FONT><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y/yiming/zgbn/19371945/013.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www.cnread.net/cnread1/lszl/y/yiming/zgbn/19371945/013.jpg" border=0></FONT></A></DIV><br /><FONT size=4>11月5日,日军第10军在杭州湾登陆,迂回中国军队后方。中国军队为避免被歼,被迫全线撤退。 经3个月激战,日军终于在11月12日占领上海。占领上海后,日军乘胜西进,迅速向南京进击,12月6日已到达南京外围。<br /><br /></FONT><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jpg" border=0></FONT></A><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forum.xinhuanet.com/transfile?id=00869D37.002C"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forum.xinhuanet.com/transfile?id=00869D37.002C"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淞沪会战时,日寇疯狂轰炸上海市外滩时引起的大火。</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21.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21.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日海军陆战队在日本海军司令部天台向上海市区猛烈炮击</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22.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22.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1937年11月5日于杭州湾北部登陆的日军后继部队</FONT></DIV><br /><DIV align=center><b><FONT color=#ff0000 size=4>淞沪会战之二:全国抗日情绪的高涨,国共两党合作的形成,中国军队血战淞沪。<br /><br /></FONT></b><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23.jpg" target="_blank" ><b><FONT color=#ff0000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23.jpg" border=0></FONT></b></A></DIV><br /><FONT size=4> 1937年11月5日日军在金山卫登陆,从而淞沪地区国军态势急转恶化。薛岳将军时任19集团军总司令,当夜薛岳正在集团军司令部(位于安亭)和泗江口断后的67师师长黄维(当时黄隶第15集团军罗卓英之18军罗卓英兼军长所属)通电话,但双方通话时刻均同时遭到日军攻击,通话中断。薛将军急令特务营抵抗,同时率司令部人员撤退。途中又遭受日军袭击,薛岳之坐车司机、副官和卫士均被日军射杀,薛岳此时正感冒发烧,只身跳入路边河中,凭借自己广东佬之泅渡技术,游过河沟幸免于难。深夜薛岳将军爬上对岸后,又乏又冻,加之重疾高烧,几度神智模糊,幸得14师(时14师师长陈烈,隶54军霍揆彰,当日夜霍揆彰军长随14师转移)路过,霍军长急脱去身上大衣为薛将军换上,并护送后方,薛岳将军才死里逃生。此为两人事后合影。<br /><br /></FONT><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2.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2.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在八字桥附近的国军88师将士与日军反复争夺阵地,付出了巨大牺牲</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3-08/18/xinsrc_7499466ecce811d786a80050baba04d9_813shanghia.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3-08/18/xinsrc_7499466ecce811d786a80050baba04d9_813shanghia.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上海一隅之抵抗,对于整个中国均有极大之影响</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3.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3.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准备与敌巷战的88师战士</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4.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4.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巷战中的88师战士战至最后一人</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0.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0.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8月下旬,罗店前线国军反复与敌肉搏,曾使敌人迂回我阵地的企图未能得逞。这是金家宅阵地的步兵跃出冲锋,扑向敌阵;罗店战斗惨烈,被后人称为“罗店绞肉机”。</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1.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1.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国军第88师师长孙元良(中,著名影星秦汉之父)、副师长冯圣法(右)、参谋长陈素农(左)</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5.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5.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中国军队在蕰藻浜缴获的日军军械</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3-08/18/xinsrc_74994672cce811d786a80050baba04d9_ChineseArmy.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www.chinadaily.com.cn/gb/doc/2003-08/18/xinsrc_74994672cce811d786a80050baba04d9_ChineseArmy.jpg" border=0></FONT></A></DIV><br /><FONT size=4>8 月21日,陈诚兼任第15集团军总司令。此前,张治中统率的京沪警备部队改编为第9集团军,继续担任围攻上海市区之敌;张发奎统率的苏浙边区部队改编为第8集团军,守备抗州湾北岸,并扫荡浦东之敌。8月23日,日军第11师团和第3师团开始在川沙口和吴淞登陆,陈诚指挥第15集团军担任攻击登陆之敌。于是战局从虹口、杨树浦扩大到吴淞、宝山、罗店一带,真正演变为“淞沪会战”。8月25日,顾祝同调任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统一指挥淞沪战役。这时,中国参战部队已扩展到三个集团军,并配备空军和炮兵支持的主力部队,大规模作战态势初步出现。<br /><br /></FONT><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7.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7.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坚守四行仓库的谢晋元团长(中坐者)与部下</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6.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superarmy.com/zzms/others/20040419/sh16.jpg" border=0></FONT></A></DIV><br /><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战火纷飞中的四行仓库,其西边的中国地界均被日军占领,仓库的东边是西藏路,属公共租界;仓库的南面是苏州河,过河也是公共租界,这里成为一座孤岛</FONT></DIV><br /><br /><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602.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mil.eastday.com/eastday/mil/node3042/node23757/images/00089602.jpg" border=0></FONT></A></DIV><br /><FONT size=4>日军进攻闸北,纵火焚烧。 日本发表宣言,拒绝参加在北平举行的“九国公约会议”。 10月28日 坚守闸北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实为452人)英勇事迹轰动全国。 <br /><br /></FONT><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我军退守真如、彭浦一线,血战竟日。日军侵占闸北,大肆焚烧,房屋尽成焦土,平民死伤枕藉。我军转入新防线,由沪西中央造币厂起,向西经真如、江桥,转西北至小南翔,折东北至广福镇、登桥镇,与浏河成一垂直线。 我军放弃真如,撤退至苏州河南岸;沪西方面,双方在中山路、北新泾一带,隔苏州河对峙。 <br /><br />10月29日 <br />日军占闸北后分两路:一路由大厦大学直插苏州河;一路由真如向周家桥镇进攻。<br />11月2日 日军强渡苏州河,我军迎击,敌陷重围。 <br />11月3日 苏州河畔激战,渡河日军被我严密包围。广福、南翔日军均受重创。 <br />11月4日 日军续渡苏州河,朱家浜北发生激战。 <br />11月5日 <br />晨,日军第10军(司令官柳川平助)以第6、18、114师团及国琦支队为骨干,在舰炮掩护下,于杭州湾北岸金山卫附近的漕泾镇、全公亭、金丝娘桥3处登陆,向淞沪我军主力的右侧攻击,企图会同越过苏州河之敌全力夹击我军。 <br />中国统帅部急令浦东第62师及第45旅与枫泾第79师夹击金山卫登陆之敌。并令第11预备师由苏嘉铁路驰援。 <br />金山卫登陆之敌分两路:一路由全公亭向新仓进攻;一路由漕泾镇及金丝娘桥向张堰镇进攻。<br />11月6日 敌占松隐镇。日军大批登陆,总数已达六、七千人。 <br />11月8日 日军窜至石湖荡、张庄市,松江失陷。 <br />我第67军由豫北调沪,阻击登陆之敌。淞沪我军主力侧背受到重大威胁。 <br />我第3战区长官部下达转移命令。 <br />11月9日 我军放弃苏州河南岸除南市以外的阵地。我军向青浦、白鹤港之线转移。 <br />日军进占虹桥机场和龙华镇。敌续向青浦、白鹤港之线突进。我第58师174旅旅长吴继光指挥部队阻击时阵亡,该线于10日弃守。 <br />11月10日 日军佐藤支队在浦东登陆,步兵第5旅团向南市发起总攻。枫泾镇失陷。 <br />11月11日 敌第6师团攻占青浦,进至苏州河岸。南市我军奉令撤出阵地。 <br />上海市长发表告市民书,沉痛宣告上海沦陷。 <br />11月12日 我左翼军主力西撤,右翼军撤至苏嘉线附近及其以西地区。 <br />11月13日 沿京沪路西进之敌,抵安亭西南。 <br />敌重藤支队于6时乘艇,在白汲口西南中洲登陆,向常熟推进,进攻支塘,企图截断公路交通。 <br />我军于当晚向台浦、平湖、嘉善之线及苏州、福山阵地转移。 <br />11月14日 日军第13师团攻占浏河镇,太仓相继陷落。 <br />11月15日 敌我双方在兴隆街、福山、常熟及沿江一带激战。 <br />11月17日 我军坚守吴江新阵地。太湖沿岸展开剧战。 <br />11月19日 日军攻占苏州。 <br />由太仓前进之敌,突破萧家桥、谢家桥我军阵地,协同浒浦之敌,进逼常熟、福山。 <br />我军当晚向锡澄线转移,并令第15、21集团军向太湖西南的安吉、孝丰、宁国、宣城等地转移。 <br />11月20日 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称为陪都)。 <br />11月21日 京沪线我军坚守江阴、无锡。太湖南岸连日激战。 <br />11月25日 敌重藤支队截断江阴、无锡之间公路。敌第16、11师团及第9师团主力进攻无锡,无锡失陷。 <br />11月26日 京沪线我军一部向常州撤退,主力向浙赣皖边区撤退。吴兴失陷。 <br />11月27日 我江阴要塞与敌激战5天,援绝陷落。守军第103师、112师突围向镇江转移。 <br />苏州之敌秋山支队渡过太湖,北向常州迂回。 <br />太湖南岸之敌第10军攻陷长兴后,主力经宜兴、溧阳、溧水向南京进攻,一部经广德、宣城向芜湖进犯。京沪路方面,敌上海派遣军主力分路经无锡、金坛、王天寺、丹阳、句容、江阴、镇江桥等地会攻南京。</FONT><br /><br /><b>淞沪会战之三:淞沪会战中牺牲的数十万英魂永垂不朽!</b> <br /><br /><FONT color=#ff4500> 淞沪会战历时三月,中日两方军力悬殊,中国军队虽多,但分散在各自防区死打硬拼,注重正面防御,忽视侧翼安全;日军装备优良,取正面强攻,屡遭挫败,改从侧后登陆,迂回成功。但在我军民拚死抵抗下,日军伤亡9万多人,损失飞机二百多架,舰船二十余艘。我军虽然伤亡惨重被迫自上海撤退,但此战坚定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振奋了全国同胞的爱国热情,使日军被迫转移战略主攻方向,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白日梦宣告破灭,为中国沿海工业的内迁赢得了时间。而中国军队的牺牲精神和战斗能力也获得了各国军事观察家的高度评价。拥有强大作战潜力的中国遂在艰苦战争磨炼之下,慢慢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上抵抗日本侵略者的重要力量。</FONT> <br /> <br /><br /><B>“八一三”淞沪抗战殉国将领姓名录 </B><br /><br />任云阁 男空军第二大队九中队少尉飞行员1937.08.14吴淞空战 <br />姚子青 男18军98师292旅583团3营中校营长 1937.09.07 宝山 <br />路景荣 男 98师583团少将师参谋长1937.09.10月浦 <br />邱 林 男 陆军36师父06旅11团2营5连长1937.08.28枫泾镇 <br />方学苏 男 陆军11预备师21旅41团上校团附 1937.11.10 <br />蒲华暄 男15师85团3营上尉营附1937.03.09刘行 <br />谢晋元 男88师262旅524团上校团长 1941.04.24 上海 <br />薛先维男18军11师62团上校团附 1937.12月上旬 罗店负伤无锡李家桥故 <br />蔡炳炎男18军67师201旅少将旅长1937.08.25.罗店陆家宅 <br />梁鸿云 男 空军第五大队二十四队上尉飞行员 1937.08.14 吴淞空战 <br />秦 霖 男 第七军171师511旅中将旅长 1937.10.23 南翔 <br />吴克仁男第67军军长1937.11.09青浦 <br />金焕章 男陆军11师62团3营营副 1937.08.25 罗店 <br />唐惠浴 男 上海保安总团上校参谋主任 1937.11.11 安亭 <br />方液仙 男 国货公司总经理 1940.07.25被日伪特务暗杀于上海 <br />爱国实业家刘维权男空军九大队二十六队准尉见习1937.08.15 浙江曹娥 <br />秦庆武 男 第20军133师517旅113团团长 1937.10.07 大场 <br />庞汉桢 男 第七军170师510旅少将旅长 1937.10.27 陈家行 <br />吴显曾 男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第一大队军医 1937.11.09 松江 <br />陈绥之 男 第九师50团二营四连连长 1937.09.10 嘉定 <br />乐以琴 男 空军第四大队22中队副队长 1937.12.03 南京空战 <br />陈锡纯 男空军第八大队第九队少尉飞行员1937.08.19 杭州湾 <br />方长裕 男 空军第八大队第30队中尉飞行员 1937.10.15南京至上海途中 <br />傅啸宇 男 空军第五大队第24队少校分队长 1937.10.05 芜湖 <br />谢鼎新 男 陆军第176师上校团长 1937.10 陈家行 <br />张韬良 男 空军第三大队第八队少尉飞行员 1937.10.14 南京空战 <br />魏国志 男 空军八大队三十队少尉飞行员 1937.10.15 南京空战 <br />马步祥 男 江阴要塞司令部电雷学校总训练官 1937.11.13 金鸡港江面 <br />金祖祥 男 58师营长 1937年 闸北 <br />杨 杰 男 陆军第一师第一长兼二团团长 1937.10.11 蕴藻浜西塘桥 <br />任松龄 男 空军九大队二十七队准尉飞行员 1937.08.25 上海 <br />曹芳震男 空军五大队24队少尉飞行员 1937.10.12 南京空战 <br />李恒杰 男 空军2大队14队少尉飞行员 1937.11.11 东海花鸟山 <br />宋以敬 男 空军2大队14队少尉飞行员1937.11.11 东海花鸟山 <br />朱 赤 男 88师262少将1937.12.12 南京 <br />易安华 男 87师259少将 1937.12.12 南京 <br />李 忠 男 63师361团上校团长1937年上海 <br />李伯皎 男 28师187少将长上校 1937.11 金山 <br />李友梅 男 陆军1师4团团长 1937.09.18 罗店 <br />蔡朝焜 男 陆军176师上校团长 1937年 谢家桥 <br />解固基 男43军26师152团上校团长 1937.10.27 大场 <br />谢志恒 男 508上校团长1937年常熟李家桥 <br />夏国璋 男 7军172师中将副师长 1937.11.11 大场 <br />彭德明 男 空军二大14队少尉飞行员 1937.11.11 东海花鸟山 <br />王天祥 男 空军航空第8队上尉队长1937.08.20上海 <br />蔡思焜 男176师105团长校团长1937.11.16常熟 <br />雍济时 男 第33师195团上校团长 1937.10 大场 <br />黄梅兴 男 88师264旅长 1937.08.13 虹口钱家塘 <br />朱国戎 男 67师398团7连上尉连长 1937.08.28 罗店 <br />黄家胜 男 6师18方34团1营2连中 1937.09.05 刘行 <br />耿明堂 男 21军32师1903营少校营长 1937.09.13 刘行 <br />叶良骏 男 6师36团3营8连上尉连长 1937.08.01 罗店 <br />吴继光 男 陆军58师174中校长副师长 1937.11.9 青浦白鹤港 <br />丘云纪 男 税警总团第五团上校团长 1937.11.01 大场 <br />陈蕴瑜 男 102师304团上校团长 1938.05.27 江苏 <br />韩师愈 男 空军第七大队16队副队 1937.10.25 <br /> <br /> 除此之外还有无数...默默无闻、甚至连敌人的影子都没见到的先辈,他们:或因拼杀死于数把刺刀之下;或因孤军无援、本打算放弃抵抗但仍死于先辱后杀; 或因饥饿无助而死于阴湿寒冷、积水泥泞的战壕之中;或因疲惫而慌乱无序的行军中死于空袭之下; 或因受伤无法得到及时医治而死于痛苦但本不该死的战创.... 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或许:满脸愚蠢无知无识、并不知道为什么而战;甚至连飞机为何物致死都从无概念;死后还著着从偏僻的乡下出发就没有换过的草鞋;死态窝囊毫无壮烈可言... 但是,他们都是这个民族尽管受尽凌辱、饱经风霜、不屈不挠至今仍顽强存在的灵魂之花。<br /><br /></FONT><br /><DIV align=center><a href="http://61.177.235.198/sujiaoban/yuwen/yw7/ziyuan/xc0701/xc701030.jpg" target="_blank" ><FONT size=4><IMG src="http://61.177.235.198/sujiaoban/yuwen/yw7/ziyuan/xc0701/xc701030.jpg" border=0></FONT></A></DIV><br /><FONT size=4><B>谨此,以毛泽东起草、周恩来题写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悼念淞沪会战中牺牲的数十万英魂: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B><br /></FONT></DIV><br /><DIV align=center><FONT size=4></FONT> </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