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613786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1-3-9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我觉得大多数人准备出国或者准备移民都有种押宝的心态,即为了某一个固定的目的而去做什么,从而,一旦没打成原来的既定目标就开始很难承受,尤其一些想通过留学而留在国外的人的一些想法。
我觉得主要的还是要学会心态,比如申请MBA,如果最开始真正的目标就是类似于自己能力的提升的话,那么你会一路收获惊喜。 比如,毕业了,进咨询公司了。然后移民了.....把这些当做意外收获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喜”是多的。 ------------------------------ 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借快宝地,简单说下我的经历和感受。 2005年底的时候的我的英语水平,不瞒大家说,连初中生都比不上,虽然我最后复旦硕士毕业,但我走的是特殊流程(不是走后门)。但有一天,我路过北京HP大厦,看见里面出来的人,和老外边走边侃,那叫一个风光,那叫一个羡慕,我就像,啥时候我能那么有面子(我在年轻的时候有种骨子里就想出风头的劲,骨子里的)。
于是我决定开始自学英语,底子太差,但也天天坚持。学英语的后的半年,我接到第一个外企的面试,笔试通过了(全英文),说基本白费,但笔试成绩太好了,录取了。 大半年后想跳槽,于是投了几家,包括HP,ORACLE,还有一家叫THOUGHTWORKS的,结果让HR给鄙视了,说,“你这听说根本不行,到我们这里无法工作。。。。。。“, 深受打击,于是我决定不跳槽了,于是专攻听说,那个时候开始背诵新概念3,每天一课,当4个月过去的时候,新概念三 1-30课已经背诵了快3遍了,我接到了 HP 和ORACLE的面试。居然第一轮面试都是英语,虽然4个月英语不能提高太多,但也背了那么多了,就勉勉强强通过了,最后技术面试横扫,都给我OFFER了,最后我选择了HP。 但还没有继续放弃学英语。一直坚持到 去年 11月份,发现自己耳鸣了,才开始放缓每天都听近2个小时英语的习惯。 但这个时候我已经可以无障碍的听全英文的MBA课程了(参加长江教授公开课的时候发现的)。
我当时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学会英语,像那些白领那样酷,在大街上跟老外侃外语多有面子啊。真的,撒谎不是人,当时就是这个想法。什么学好外语为了去外企,学好外语改变生活,一点都没有,当时目标就是3年内,解决跟老外正常沟通,没什么具体目标,什么多少单词.....。
但是,我这一路收获了沿路的惊喜: 第一个外企,HP,没有HP的经历,也不能让百度从万千简历中找到我,然后进入另一个公司带领一个团队,完全直接的跟老外交流,到现在IBM。 可以说我的后期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不跟外语有关,但这些都不是我当时所想的,都是所收获沿路的惊喜。
所以,当你的目标定的小一些,甚至可笑一些,都可以,那么以后所有的一些收获,波折都是可承受的。
就像我读MBA,很简单,我想LEARN REAL BUSINESS KNOWLEDGE ,然后为职业生涯做准备。然后回国。 所以,万一我留在国外,那是意外收获,万一转行了,意外。什么意外没有,也达到自己的目的了,学到习了。
简单点,学会收获沿路的惊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