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意料之中的分数. 先说JJ吧. AI: 大家都认为大学附属医院比community和private医院有更高的quality of care是不正确的. 根据统计, 大学附属医院跟私人医院比, 医生少了15%, 病人治愈率低20%...(就一堆大学医院不如private医院的数据). 所以大学医院的quality of care要比其他种类的医院都要糟糕. ISSUE: people are becoming more respectful of one another's difference. 数学: 碰到很多很多JJ上的题目. 重复的我就不说了, 有一题补充一下: 192 说邮费=0.32+0.23*[w-1],[w-1]就是取整嘛,然后告诉w=6.5,问邮费多少。注意的地方就是问的是w-1,不是w。所以是5.5取整得6。 其实[w-1]是(w-1), 并不是大家之前讨论的[w]取整. 0.32+0.23*(w-1)是First class的邮件费用计算公式. w是weight. 该公式应用于1g(单位记不清了)以上的邮件, 所以是(w-1). 想起来几题:
1. 一个在x,y plane上的正方形, diagonals 的两个顶点是(1, -3), (-2, 1). 问正方形的面积. 很简单. 2. 根号[2根号63+2/(8+3根号7)]
还有几题有印象, 等我酝酿一下再补充. 语文:
4篇阅读JJ上有4篇了. 可惜我JJ没怎么仔细看, 所以考试的时候也没怎么太用得上, 还是老老实实的读了 8. 唯一很爽的一篇是AFL工会那篇. 前天刚刚做完gwd的原题, 想不到今天就碰到了, 4道题起码有3到是一摸一样的(RP大爆发...).
碰到的四篇是:
39. 宇宙星云组成 34. 1938年一个 conference(FDA organization) 42.如何评价投资 22. Originate of agriculture.
碰到的第一题是语法题, 考点跟JJ一道题一样, 也是考preference for的组合, 不过JJ上面没有. 原题忘记了. 逻辑草草看了一遍JJ,不过一点都没记住 (因为很多JJ主人给的选项都和我心目中的答案不一样, 懒得记了, 免得影响思路), 也不知道有没有碰到相同的. 逻辑的题目现在想不起来, 等想起来再告知吧~~~ 下面是废话:
本人高中毕业跑到美国, 考了托福(真是托福, 赶上最后一届笔试, 语法满分, 混了个580), 没考高考. RP不好签证签了3次, 终于在05年8月初赶到美国某州立大学, 会计专业.
浑浑噩噩过了两年, 到07年终于知道自己英语底子其实不如自己想象中的好, 开始发奋努力读书. 无奈从小就没有养成好的学习方法, 常常事倍功半. 尽管大学后两年有50%+的时间是耗在图书馆里(基本上除了上课和运动,就是耗在图书馆看书), 这两年的gpa也只有3.2. sigh... 我是08年12月20号左右第一次正式准备考09年1月8号的GMAT. 当时什么都不懂, CD这么好的资源也不懂怎么利用, 傻傻的下了个gwd31就开始做了.每天做2套verbal, 坚持了1个星期, 每套错19-24个, 从不总结(其实当时也知道要总结, 不过不懂要总结些什么. 实力差到连总结都不会, 实在是愧对父母...). 后来发现这么下去不是办法, 改做og11. 因为08暑假有上过xdf, og的题目在课上都过过, 所以做得很爽, 直到到09年1月1号, 第一次模考. 这次模考让我彻底崩溃: m47, v16, 530. 发现势头不对, 开始专攻语法. 当天晚上在CD上了解到有prep语法笔记, 接下来3天看完了3/4. 到1月5号, 开始看JJ. 不知道是不是我天生RP低, 1月7号竟然换题库了...于是1战裸考上阵, m49, v15, 560, 作文4分...唯一庆幸的是, 这个分数用来读会计硕士是够了... 09年1月11号开学,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 虽说绝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剩下的最后一门专业课, 杀g之心依然不死. 趁3月初有个一个星期的长假, 利用其中6天, 再次挑战GMAT. 这6天的效率比第一次备战高多了. 前3天将新prep sc做完+总结了1遍, 第4天和第5天做了50道左右的prep逻辑, 并在第5天的下午和晚上抓紧时间看了100道数学题.其他JJ完全没时间看.最终,二战结果依然不尽人意, m46, v23, 570, 作文第二篇没写完, 分都懒得看了...虽然考得不好, 可是感慨良多. 痛定思过, 总结如下: 1.sc的重点在于对句子优劣的判定, 而不止语法, 此前光从语法来判定句子对错, 在实战中往往会有2个选项无法判定; 2.做逻辑题, 没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不行的, 连最基本的句子意思都没读懂, 做题等于瞎猜. 5月中旬份毕业, 申请上美国东北部某小学(小规模的学校,哈哈)的会计硕士, 8月份开学. 审视过去4年的大学生涯, 英语是我的最痛. 正是英语不够好, 让我在大学挣扎了4年却没有好成绩. 于是我下定决心, 一定要把GMAT攻克, 把英语搞上来. 这样才对得起自己, 对得起爹娘. 三战之旅: 1.语法 - 第一阶段 处理完毕业和转学籍等杂务, 5月底正式准备3战. 经过2个月, 做过的新Prep sc也忘记不少了, 正好可以拿来热身. 4天做完了prep sc, 领悟到了做sc还要看句子意思, 于是在之后的总结中特别有注意句意的合理性. 之后开始以1天两套的速度做tn24 sc. 非常仔细地去总结选项间的差异, 并常常上来cd讨论. 这段时间的训练让我获益良多. 做到tn第12套的时候, 发现6月份好几个740+大牛都推荐看白勇, 于是也开始看"白勇". 其实在1战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白勇"是gmat入门的法宝, 但当时觉得时间紧凑, "白勇"的题目难度不高, 没必要去看. 正是这种想法铸就了我前两战的失败. 不看不知道, 一看吓一跳, 我前两战总结出的血泪教训, 全部都有在"白勇"里面提到. 后悔莫及, 要是当时早早看完"白勇", 就不会沦落到现在这种境地了...花1个星期看完了"白勇", 这时候再看gwd和prep, 和之前比较, 对题目和选项的理解完全是两种不懂的境界. - 第二阶段 当再把tn24做过的前12套温习完之后,觉得自己要进步, 还是要从基础入手, 做新题并不能让我的实力有太大的提升. 于是上网订了一本og 12, 把sc做了一遍. - 冲刺阶段 做完og sc之后, 暂别了sc 2个星期, 专攻阅读和逻辑. 到最后考前最后一个星期, 花了1天半时间做完了剩下的10套tn语法(不明白为什么tn24的语法大全只有22套). 然后考前1个小时做了20题热身. 2.逻辑 - 第一阶段 6月中旬开始做逻辑. 首先是新prep. 错误率为50%-70%. 这段时间做逻辑主要还是打基础, 一个是分析逻辑题设的结构, 再就是弄懂各种问题(assumption, except, explain...)的答案"长相". - 第二阶段 完成了prep, 觉得逻辑还是没有太大的提高, 开始到处找高人传授经验. 这期间看了<杨鹏难句>, <陈向东逻辑>, 不过全部半途而废. 最后看到cd上有大牛推荐<feifei>, 就开始做feifei, 18题30分钟的pace. 虽然7套没有任何1套能准时完成, 并没有任何1套能有70%以上的准确率, 但还是觉得很有效果. 由于feifei的题都是来自于lsat, 题设绝大部分比gmat逻辑复杂, 对锻炼分析题目结构非常有帮助. - 第三阶段 量大高强度做tn24. 3天做完+分析了全部错题, 准确率大概为3-5 out of 12 questions. 在有了前面两个阶段的基础训练, 对问题和文章结套路构熟悉了以后, 大量做题有助于提高分析选项间的差别. 我终于在这个阶段的训练里面找到了做逻辑的感觉. - 冲刺阶段 过了一下之前做错的题, 总结了一下那类型的题目自己容易做错. 没有再专门针对逻辑做题了. 3. 阅读
阅读其实是我最放心的一个部分. 毕竟在美国呆了4年, 课本看不少了, 读文章不是我的弱项. 只要扫除单词障碍基本上阅读就没大问题了.所以并没有放太多的时间专门练习. 大概就做了6套tn24的阅读吧, 每套错3-5个. 4. 模考 prep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模考价值了. 其中的语法和逻辑题目答案几乎都能背下来了. 在这里推荐manhattan的gmat模考软件. 题目相似度非常高, 甚至, 很诡异, 在里面1套数学模考题里看到了一道本月的JJ... 不过manhattan是要付费的, 差不多40美金吧, 可以买一个模考账号. 1个账号有6套模考题. 做完之后还有做错的题目类型分析. 个人觉得还不错. 本人一共做了5套: 1. m40, v34, 610 2. m45, v35, 660 3. m46, v36, 680 4. m12, v36, 510 (因为模考是在网页上面做的, 大家千万别乱按浏览器的"后退"建, 否则会出现时间错乱...我就这样牺牲了1套数学...) 5. m47, v35, 680 5. 废话中的废话 - 经验总结
语法: a. 无论是否入门, 接触了gmat有多久, 只要你觉得自己语法基础不够扎实或者sc正确率卡在80%或以下, 小弟弟奉劝你老老实实把<白勇>做完. 吸取我的教训 (捣鼓了差不多半年才发现还是要从基础<白勇>做起...唉). b. og 12一定要看看. 很多gwd的争论题都能在里面找到最合理的解释. 了解一下gmat出题人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c. 新prep和tn24 sc做得越多越好. 这些题和实战相似度非常高. d. 旧prep语法笔记有些讲解是很片面的, 很容易把新手导入歧途. 建议对gmat不了解的筒子们先看完<白勇>再看prep. E. 切记, sc的全称是sentence correction, 不是grammar correction, 一定要看完原句, 理解了原句的意思才好做出选择. 单纯看语法错误只有死路一条. 至于其他做题的经验总结在<白勇>里都有提到, 我就不多废话了. 逻辑:
a. 先练好阅读. 看到很多筒子们叫喊逻辑难. 个人经历告诉我, 逻辑题不会做9成是看不懂题干. 不能做到短时间内看懂题干, 任何技巧和经验都救不了你. b. 在有能力看懂题目的基础下大量做题. 理解问题和答案套路是解决逻辑题的关键, 而这些都需要通过大量做题来理解. 这里推荐新prep, tn24 逻辑 和 feifei. c. feifei对练pace有极大帮助. feifei做顺了再做gmat大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 d. 解决迷惑选项的时候可以从题干的结论入手. 紧扣题目一定没错. e. 下面付上一个老外的逻辑技巧讲解的ppt, 坚持看完, 非常有用的一个东东. 阅读:
a. 背单词啦. 不识字, 怎么理解文章? 咬咬牙, 花它个10天8天把红宝书背完, 绝对划得来. b. 多读书啦. 多读, 阅读速度才能上来. c. 多做题, 用小安阅读法那个错题总结, 看看自己的弱项是什么.
虽然读研有着落了, 但我并不会就此放弃gmat. 进一流商学院读mba还是我的目标. 当我有朝一日4战gmat的时候, 我将会:
1. 再做一次<白勇>, 把基本功巩固一遍; 2. 再做两遍feifei和tn24的逻辑. 把错题好好总结一下; 3. 把没做的tn24阅读做完; 最后, 祝那些和我一样在寻求gmat高分的筒子们目标得以实现, 愿广大的gmat战友在将来获得好成绩! 感谢CD, 我会再回来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8/3 13:19: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