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考托福过程中的感受,因为我不是天才,所以看了后,还没有信心的同学也许能找到自信。(这些是我一战101分后写下的日记,指导我顺利通过二战) 先看入场,对于我来说入场太早不是一件好事,因为会紧张。我粗算了一下时间,9:30入场应该是最完美的;入场时间因人而异,但我的标准是和多数人一起入场,调整好心态再入场。 reading部分,平时练习最重要的是scan和skip的能力,这是需要每天用半小时到一点时练习的,对于做阅读题是非常重要的。说实话,我当时脑袋里只有两个字:紧张。导致精神无法集中在文章上,分心,读不进去,只知道文章讲什么,但细节看不进去,心中有个感觉,就是我好慢,我要快一点,时间不够用,这些思想导致我有很高的句子回读率,其实5分钟内读完一篇文章是来得及的,所以接下来我把训练重点放在速读上,每次练习都计时,20分钟的题,我要用12分钟完成,一气呵成,一气呵成就是一遍就成,没有回读,没有犹豫,势如破竹,而这是需要对心态训练的,练习“心如止水”功吧,这样方能成大师级人物,可惜我现在还没炼成呢。 对于听力部分,我再次见证了前辈们说过的真理:听力材料很简单,不必担心。最重要的是3个字:听进去。想像自己不是在考试,而是在听老师讲课,另外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清楚,考试时你只有一次机会,不可以重听,所以训练时要一次就成;听的时候很少用到笔,心记最重要,不过有些情况除外,有分类,有图片,有生词,则以开头字母记录。 speaking部分,我在平时训练时很自信,听完题后想想就说了,因为那不是考试,而考试的时候,你也有思路,你也想把内容写下来,但最好就把这个过程完成在脑袋里,然后做多次回想,说的时候,重要的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说话连贯,语速正常即可,而为了能在有限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传递重点信息,就要把没用的话省去,开门见山,干净利索,不要停顿,要不停的说(这是李安老师上课讲过的);我当时因为没有做到开门见山,想说的话太多,导致我很啰嗦,话还没说完,人家就不听了(被cut掉了)。 writing 部分,在一位朋友的提醒下,我意识到185题库的存在,于是我在二战前一个星期,每天都读上4篇文章,遇到新颖的开头结尾,我就把他们记下,总结每篇成功文章的结构和论证思路,读那么多文章,为的是找个感觉,综合感觉就是,老外喜欢言辞犀利,观点明晰的文章;就像李安老师说的那样,美国人做文章非常讲求具体、形象、生动,这一点在举例论证观点时特别明显,你可以不用引证名言名事,但你只要能把生活中一些切题的细节,向读者以形象生动的形容词、动词表述出来,就成功了。 最后,对于机经,我私下认为,阅读和听力的机经没什么用处(除加试题),但说话和写作的机经有大用处,咱们的机经论坛很强大,从中找出口语写作训练素材,没事的时候思考一下,实在没有思路呢,就和朋友讨论一下吧,有时候一个人准备考试真的很枯燥。希望这个或成功或失败的回顾能够给各位一些帮助+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