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seDream
搜索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2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投资家时代的“吴鹰路径”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4-20 17:41:00 | 只看该作者

投资家时代的“吴鹰路径”

企业家“退役”之后何妨转为投资家,将自己的资源、经验以及教训,跟后生们分享,让其少走一些弯路,成就另一个“自己”?有时候,与其新鞋旧路图谋东山再起,不如另辟蹊径转型桃李天下。

 

这是一个企业发展史被融资史覆盖的年代。

如果你再沉溺于中国第一代企业家“白手起家”的传奇往事,如果你还对依靠原始资金“滚动发展”的模式心存侥幸,对不起,你已错失了跻身第三代、第四代企业家行列的良机。

这同样是一个投资者队伍不断壮大的年代。

越来越多的第一、二代企业家们,在“退役”之后,不再留恋于亲历亲为,而是选择成为企业新秀的背后推手。

“我的理想是再造几个UT斯达康。”

今年1月正式复出的UT斯达康前中国区总裁吴鹰,如此踌躇满志地说。当然,他想再造的UT斯达康,并非如今这个因创始人纷纷离去、一直徘徊在亏损边缘而备受质疑的公司,而是2002年那个创造了让世人瞩目的神话的UT斯达康——入选当年美国《商业周刊》评选的全球IT100强,市值高达260亿美元,一度超过思科。

200761(美国时间)UT斯达康宣布这位昔日的“小灵通英雄”将从公司离职之后,吴鹰接触过很多投资基金,亦有不少著名企业找上门来诚邀加盟,但是最终,他选择了和利投资集团(CTC),任职资深合伙人。如今,迅速进入状态的吴鹰已看过不少项目,且陆续在投资。

吴鹰对自己曾在2000年联手孙正义投资阿里巴巴的经典案例津津乐道——是役拉开了软银8000万美元投资阿里巴巴回报率高达71倍的经典案例之序幕,UT斯达康投入的500万美元也在5年后赚取了5000万美元。

实际上,在2007116于香港挂牌交易之前,阿里巴巴至少获得过5轮投资,数目从500万美元到10亿美元不等。而在2007年净利润大增163.8%、达13.96亿元,且有望成为“最赚钱中国网游公司”的盛大,早期亦曾获得4000万美元的投资。

当然,投资家们带给企业的,并不单单是白花花的亿万真金白银,还有管理经验、人脉资源,以及敏锐的商业意识及判断力。如你所知,那些已被实践残酷而真实地验证过——每一个投资家身后,都有一个仍然或者曾经响当当的企业。

 

“退役”之后的新选择

对于48岁的吴鹰而言,做投资尽管有些被动,却不失为最好的选择。

“四五十岁创业,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你做具体的实业不能综合运用你的资源,总有一些资源是浪费的。”吴鹰分析说,“但是从投资来讲,同时能做几个公司,你何必做一个呢?中国机会这么多,应该有很多很好的机会。”

确实如此。2001年败走新浪的王志东,选择的就是再次创业。但是,他倾注几年心血的点击科技,如今仍没能再现当年新浪的辉煌。

与吴鹰类似,曾任雅虎中国总裁的周鸿袆,也是在对雅虎美国总部所谓的“官僚体系”失望透顶,并感觉“做不下去了”的时候,无奈转型做投资人的。但其一手带大的奇虎,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就做得声名鹊起。

但这并不意味着,转身投资家,只适用于那些功败垂成的企业家。事实上,在这个队伍里,亦不乏功成身退者。

雷军的转型,便几乎与吴鹰同时。这位金山软件前CEO,在金山软件于香港上市70天后(20071220)毅然辞职,并开始在中关村扮演新角色——天使投资人。

实际上,在金山上市之前,雷军就曾投资过3家新公司。譬如多玩网获得的400万美元风险投资中,就有100万美元来自雷军。

与“吴鹰们”相比,雷军走出的是另一条轨迹:依靠实力与勤奋一步步走向高位,直至担任CEO,并难能可贵地在颠峰时刻激流勇退——金山创始人之一张旋龙表示,自己甚至因为其决定离职而16年来第一次对他大发脾气。这不难理解,在金山整整做了16年的雷军,耗费了差不多8年时间,最终让金山圆了上市之梦,并力图让金山在国际化方面有所建树。

金山不愿放弃的人才,至少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复制甚至超越金山。这或许也是人们看好雷军转做创投的原因之一,正如人们看好柳传志、张醒生一样——在投资界,过去的辉煌,无疑是最好的招牌。

最终,殊途同归。他们所选择的,是一个近几年异军突起而又充满诱惑的行当——沈南鹏、唐越、杨镭、张醒生、周鸿袆、邓锋、林欣禾、王?……看一看投身其间的这些名字,你就可以感受到其魅力所在。

其实这与美国的情况也十分类似。

“在美国,成为天使投资的人,多半是一些创业成功的企业家转型而成的。他们给企业的不仅仅是钱,更多的是管理经验、人脉以及对产品和市场的敏锐理解、商业意识等。” IDG中国区合伙人周鸿祎曾如此表示。

 

充当初创企业“活字典”

即使在不少“现役”企业家看来,“退役”之后转做投资,也是个极为现实的主意。除了提供资金,还能将做企业的资源、阅历、经验甚至教训,跟所投资的企业分享,让新秀们少走一些弯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比不少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向往的“退休后去进行EMBA授课”要有效得多。

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新礼就表示:如果自己去做投资经理,那么,“我要看好一家企业,我不敢说是100%成功,但差不多也是80%”。

其实早有先例。人们对成功投资雅虎和Google的“风险投资教父”迈克尔·莫瑞茨并不陌生。其投资Google,把1250万美元的投资变为51亿美元的神话,不知让多少人艳羡而惊叹。事实上,这位风险投资教父几乎是“手把手”地把Google做起来的,不仅给钱,还帮着四处寻找客户,制定发展战略。

而在中国,亦有类似案例。软银在投资盛大时,就不单在股权和管理架构、发展战略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甚至还协调和参与了十几次盛大和韩国公司之间的谈判。盛大迅速崛起甚至后来居上,软银在其中可谓居功至伟。

“天使投资更像一个教练,帮助企业从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扶植到一个青少年。”周鸿祎如是称。

事实上,运用自己的资源与管理经验,扶植新企业成长,也正是这些转身企业家的愿望。

“过去十几年做的一件事,就是把企业渐渐做大。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方面对我今天的选择有很大帮助,第一是资源积累,第二是管理经验。”吴鹰说。

资源方面自然涉及广泛,包括:政府、电信行业、资本市场、企业等方方面面。比如:在与资本市场打交道的过程中,吴鹰就以一贯的务实诚恳风格,与证券监管机构、上市公司、运营商甚至客户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而在小灵通业务发展的过程中,他则与政府打了很多交道,有了很深的积累,并以处理各种关系特别是政府关系见长。在企业管理经验方面,吴鹰更是从白手起家做到几百亿元人民币营业额的。

实际上,如今活跃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的中国第一、二代企业家们,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资源和经验。他们的资源与人脉,犹如一个立体化的圈子,几乎涵盖了一个企业从初创到成长所需要打交道的各个层面,对扶植新企业成长难能可贵;而比这更可贵的是,他们的经验与阅历,则更像一部指导企业运营的“活字典”。

以吴鹰为例,1991年他凭借从妻子那里借来的2000美元创立斯达康,并在1990年代后期让小灵通红遍大江南北,无疑是中国通信行业的一位标志性人物。

但到了2005年,UT斯达康却收入锐减且市值缩水9成,并被纳斯达克警告“摘牌”。自此,吴鹰的命运出现了转折,先是20065UT斯达康宣布其董事长兼CEO陆弘亮已提交辞呈,UT斯达康中国区CEO吴鹰将接任全球CEO;然而半年之后,UT斯达康又惊人地取消吴鹰出任全球CEO的决定。及至20076月,董事会再度以“不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宣布吴鹰离职。

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直至盛极一时,再由颠峰跌落、备受煎熬乃至遭董事会逐出,吴鹰几乎尝遍了一个企业家的荣辱兴衰。

“跟没做过企业的人不一样,我们理解创业者和经营者的困难,我如果坐镇董事会,肯定会最真心地支持这个创业者。”复出当日,吴鹰曾如此动容地说。可以想见,在某种程度上,经历过胜与败洗礼的企业家,能给所投资企业提供的经验及教训或许更多。

 

投资竞赛的喜忧

由于众多投资家的涌现,中国未来的企业家们正经历着“武装到牙齿”的竞赛——缺资金,有人掏钱;缺经验,有人指导;缺资源,有人奉献。

1992年第一家境外风险投资机构——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进入中国以来,投资业如今正经历着一轮汹涌的热潮。

著名国际风险投资机构都已在中国设立了相关机构,中国本土的投资家也在最近几年里数量倍增。仅UT斯达康一家公司,就先后有薛村禾(斯达康创始人之一)、周志雄(曾任UT斯达康中国副总裁)、吴鹰等人转做投资;原UT斯达康中国区总裁周韶宁,在离职Google大中华区联合总裁之后,亦有传言称其可能转做投资。

有关研究显示:截至2007年年底,中国创投基金共有213.24亿美元的资金存量,其中外资创投管理的美元基金有145.55亿美元,占资金总量的68.3%。但从发展趋势看,人民币基金的增长速度要远远超过美元基金。2007年,本土创投共募集了32支基金,比上一年增长了128.6%;共募集资金12.97亿美元,同比增长65.3%。而外资创投的增长率分别是-4.3%25.8%

而且,投资家们的热情与信心十分高涨。在2006年,仅沈南鹏一人,居然就投资了奇虎网、我要网、宏梦卡通、利农集团、众合保险、高德软件、穗彩等十余个项目,总金额近4亿美元,占当年外资VC在中国总投资量的23%。由此,沈氏一时成为业界炙手可热的人物,并被形容为创业者的“救命稻草”。即使是“中国IT教父”柳传志,据说也已成为“完美投资人”,一旦听到一个好投资项目,他就会立刻拿笔记下来,派人去考察。

企业家转做投资家,已大大激发了人们的创业热情,毕竟,与中国第一代企业家们相比,未来企业家们的创业门槛及时间成本、资金成本已大为降低。

但沉浸在热情和喜悦中的投资家们或许要注意,做企业家的经验尽管对这个行业十分宝贵,但并非仅此就足够。事实上,这个行业也同时蕴藏着巨大的风险,目前也并未进入成熟阶段。“现在是创业者的天堂,是投资者的地狱。”被称为“中国引入高科技产业风险基金的第一人”的IDG全球副总裁熊晓鸽就曾如此表示。由于创投资金的海量倍增,以及众多企业家及高级经理人纷纷加盟,也会让这个行业显得浮躁甚至不切实际,比如:投资项目“鱼龙混杂”,让新生代创业者“在挥霍中创业式”的烧钱。这些方面,投资家群体需要向国外同行学习的还有很多。

值得欣慰的是,在众多投资家中,先行一步者如沈南鹏,如今已形成了自己的投资风格——所投资项目除了具备巨大的市场空间、出色的创业团队、吸引人的商业模式之外,还要“满足我的‘第一’情结”。

责任编辑:焦晶

沙发
发表于 2008-4-30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Thanks for sharing.
板凳
发表于 2008-6-3 14:45:00 | 只看该作者
good very good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Mark一下! 看一下! 顶楼主! 感谢分享! 快速回复:

手机版|ChaseDream|GMT+8, 2025-1-25 14:00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513号 京ICP证101109号 京ICP备12012021号

ChaseDream 论坛

© 2003-2023 ChaseDream.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