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生感悟。考G教给我的已远远大于考试本身。我想每位在奋斗的兄弟姐妹都有同感。曾几何时,对前途感觉非常茫然,每天虽然在上班,可却早就没有了兴趣与激情。人生总是需要目标的,虽然我不确定我是否适合读MBA,但有个牛人说过,MBA是一张牌,在人生失去目标时可以用它。另外,我不想现在就将以后几十年的人生定格,我想拥有更丰富多彩的生活。如果能够申请成功,出国留学本身就是一段宝贵经历和巨大财富,这个梦想值得我为之拼搏。我总是隐隐觉得,如果现在不试试,以后可能就没机会了。CD是个好网站,考G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自主的学习,其意义甚至超过高考。我很奇怪,这点复习量如果放在高三,根本不算什么,不就是41道语文题、37道数学题和2篇小作文嘛。但学生时代毕竟过去多年,在职复习真是劳累,一看书就想睡觉,注意力难以连续集中2小时以上,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大家也一定可以的。一战成功固然最好,但失利也不要灰心。我想和大家说,只要努力,一定成功。我受GMAT语法影响很深,连这篇文章的题目都符合清晰、简洁和并列的原则。二战进步还是显著的,这一个多月的努力没有白费,使我感到欣慰,但我还是遗憾的心情多些,750分,V上40的目标没有达到。但既然我二战时感觉和状态都很好(三部分都是从容不迫做完,pace掌握很好)的情况下,仍然是这个分数,就说明我的能力可能就是这样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遗憾,但不会再三战了,这个分数申请应该够了吧。总之,考G是一项全方位的磨炼,也将使我更加成熟。 四、下步打算。多数名校的第一轮报名截止日期都是10月中下旬,申请时间已很紧张。我托福还没考,申请材料也没开始准备,考G占用了太多时间,真有点担心来不及。但现在只能咬牙坚持下去。很感谢各位读完我文章的兄弟姐妹的耐心,并恳请对我如下几个问题给予指导。我也会自己上CD找答案,但还是希望大家给个意见作参考。 (一)我准备申请10所学校,是否有必要包括一至两所美国TOP10以外的学校,以确保成功率。 (二)现在有了新托福,取消了老托福的语法部分,新增了口语部分。几个名校商学院网站的招生要求并未区分新老托福,只说要有托福成绩,我应该准备考哪种托福。我认识的人都说托福比GMAT容易,现在看来不是这么回事,特别是新托福,我有点畏难情绪。 (三)考G时电脑问我对MBA什么专业感兴趣,我选了general management,但说实话并没想好。这种专业问题以后可以改吗?申请学校时是不是就要写清楚是哪个专业,还是笼统地说full MBA programme就可以了。 (四)对于国际学生而言,申请越早越好,但第一轮与第二轮是否差别很大。 最后感谢CD和CD上所有的兄弟姐妹和牛人,这篇文章我写了整整一下午,也算我对CD所作的微薄贡献吧。受GMAT作文影响,啰嗦了些,大家各取所需,顺便练练跳读略读。祝大家考试成功,申请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