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
- 1315598
- 在线时间
- 小时
- 注册时间
- 2017-11-13
- 最后登录
- 1970-1-1
- 主题
- 帖子
- 性别
- 保密
|
嘻嘻嘻,12月10号二战终于分手了,730对于大神们来说算不了什么,但是我已经对这个分数相当满意甚至有点惊讶了。
暑假考完雅思,深知备考过程如苦行僧一般,实在不想准备GMAT,就这样一直拖到10月初。可无奈一心只想去爱大,最后只能硬着头皮准备。
第一次报了11月14号的,一个月多一点的准备时间,身边的朋友很多准备两三个月都没有分手,天资平平的我也不知道哪来的自信,就做梦自己一刷就能上700.这一个月里,很不能每天都搭在GMAT上。刚开始做OG的时候,因为题目比较简单吧,所以正确率还挺高的,但是越往后,我就越深刻的意识到了GMAT的博大精深,开始觉得自己简直就是痴人说梦,1个月竟然想上700,要知道我做的prep上的两次模考都只有600 。这还没完,我考前一天换库了,换库了,换库了。不过说实话这点对我影响并不大,其一因为早就预料到我可能处在换库日,其次呢,心高气傲的我根本也没想靠寂静。(建议宝宝们,还是要靠提高实力为主,不要单纯把自己分手的希望寄托在寂静身上)我同学笑我:你这运气,我也是服气。拜托,你可以质疑我的实力,但你不能质疑我的运气啊。就这样我雄赳赳气昂昂的跑去考试了,680,比我想象的好很多。
没高兴几秒,中介说这个成绩太没竞争力了,好波,一盆冷水浇在头上。没办法,为了爱大爱大爱大,豁出去了。就这样思考加缓了一星期,感觉元气恢复了大半,我这个小胖子就又踏上杀鸡的征程了。因为申请ddl的关系,我只给自己20天的时间,是的,我没有记性,我又开始做白日梦了,而且这20天里来来回回修改文书加申请投递,也耽误了我为数不多的复习时间。但是最后考到730,真的还挺出乎我的意料的。以下给大家分享以下我的拙见(复习方法因人而异,希望大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CR:二战的时候我看了Heler的批判性推理一书,讲真,我茅塞顿开。感觉我以前学的可能是假逻辑。我个人觉得这本书还是给我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最重要的是他激发了我学习逻辑的兴趣,每天一想,啊又要做逻辑了,我就和打鸡血似的(事实证明兴趣是关键哦)。这套书整理的7种逻辑推理的结构和评估方法我来来回回的看,做完书上的题后。我又把OG18的逻辑题又刷了一遍,并将每道题都按照这7种类型进行定位。熟练了之后,你就会预估出一道题的大致答案方向了。
SC:曼哈顿很重要。曼哈顿!曼哈顿!我这本书可以说仔仔细细的看了有5遍(算上粗看的得有7、8遍吧),我将其中的知识点整理到笔记上。我觉得把这本书吃透,要比题海战术强不知道多少倍。说起来可能有点玄乎,但我真的觉得学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就在这20天的某一天,我突然感到醍醐灌顶,觉得SC很简单。至于做题,我真的没有做很多,只是会把每一道错题研究明白。
CR:因为雅思阅读满分,所以这部分我其实没有投放很多精力。但是我还是会每天保证4篇的阅读量。建议大家没事不要刷微博了,多看看经济学人之类的,真的百利无一害。哦哦,对了,我还养成了阅读时候做笔记的习惯,虽然阅读速度回降低一点,但是对你理清整个文章的逻辑结构还是帮助很大的。同时,渐渐的,你就会预判文章中可能出现的考点。
数学:数学的话我就是刷了OG和陈向东,注意错题的积累以及相应数学名词。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备考过程中难免会有焦虑,那么大家不要去想后果,应专注于现在,将每分每秒最大化去掌握更多的考点,杀掉更多的错题,不要将大量时间浪费在消极情绪上。
送大家一句我很喜欢的话:人生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既然选择了出国,就请坚持自己的梦想。加油!
|
|